工藝與設計 - 楊裕富講義:設計,文化,設計師。蔡子遊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常常講的一個名詞是〞工藝設計〞,而如果一但把這兩個名 詞分開成〞工藝〞與〞 ... 企圖解決問題的單製或複製的創造性過程或行為〞的設計定義事頗 為適合的。

楊裕富講義:設計藝術史之設計,文化與設計師 |工業設計跨文化|家具設計師|建築設計|視傳設計師|式樣議題|設計文化|造形裝飾|設計理論| 。

魏碑體。

工藝與設計(CRAFTAND DESIGN).........................熊堅智   前言    我們常常講的一個名詞是〞工藝設計〞,而如果一但把這兩個名 詞分開成〞工藝〞與〞設計〞時,他們兩者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關連 呢?是兩者都具有不同的含意,合併之後變成不同的含意。

還是合併 之後,變成了相輔相成的含意。

其次的問題是在工藝與設計的行為關   係上究竟是工藝的活動過程中引發設計呢?還是在設計的興起茁壯下 下打壓了工藝。

    在這個報告裡,從工藝與設計的來源探討起,嘗試著建立起這兩 者的關連性,還想從這兩者的演變裡,隨其脈絡尋得一些其合併之後 的發展。

  一.工藝的起源    人類為了維護生存追求生活,及克服困難環境;運用人類的本能 ,依靠雙手解決了生活上的需要:諸如挖洞穴和營巢避風雨,摘樹葉 和取獸皮以蔽體,打獵網魚和採野果以求生,此外須與與其他動物鬥 爭保全性命?這些活動雖出於人類天賦的本能,但也是工藝行為的表 現。

人類原始生活興鳥獸無甚顯著差異,但進化到某種程度,就有了 思索,想像像創造能力,漸漸運用此能力而製造一切用具,又在用具 上施行繪畫與雕刻,求得實用與美觀效果,同時也是情感的發洩,芬 蘭美學家希倫(Hirm)認為係人類裝飾衝動說。

可知人類在沒有文化 以前以有了美育的本能與工藝表現的行為如將先民工藝起源因素分釋 之大體可分為:第一時期為維護生存的工藝器物,第二時期為人類情 感單純表現於器物上,第三時期是人類有意將情感表現於器物上,而 而達到裝飾美感的目的。

    工藝的起源乃人類生活所需,隨生活環境雨社會演變而產生各種 不同的工藝,從各時期的工藝品中,可瞭解當時人類生活狀況及文化 盛衰的程度。

  二、工意名詞的演變與意義    工藝名詞係由勞動、手工及勞作等演變而來。

我國傳統所謂" 工 藝"含有以工示"藝"的意味,多藉器物與雙手表現造型或功能(Funct- ion)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一點,沒有材料就沒有工藝。

德語是Arapeit 含有勞役意味,後延用於一般勤勞工作方面,指身體的勞動,筋肉的 勞動。

至康德(Kant 1724-1804)時勞動名詞使用於精神工作上,而 改為勞作。

所謂頭腦勞作(KOPFARBEIT)精神勞作(GEISTGE ARBEI )等,將勞作的含義擴大,不再僅指身體的勞動了,使身體勞作與精 勞作合而成為自立性活動的教育。

日本將Arbeit最初也譯為勞動與作 業,後來又譯為勞作,因勞作具有創造意義而延用很久。

    至十九世紀末葉,北歐發生了一種手工中心運動,以為勞作應著 重於手工方面的勞作,學習熟練技能為要旨。

當時以芬蘭教育家希納 斯(UnoCygnaus1810-1888) 鼓吹最力,對於年紀稍大兒童,獎勵從 事手工的勞作,除訓練基本技藝外,也俾益美感教育,形成陶冶品德 、美育及技藝的完善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工業科學的倡明,勞作時代已成過去 ,各國均以工藝名詞,其學習內容較為充實而有經濟價值,並分工精 細發揮了生產,由勞動生產而勞作,近十年來也正式改為工藝。

惟工 藝名詞我國在古代早已確立,興美術文化等並駕齊驅,曾有極輝煌的 成就,依據東漢許慎氏說文解字中對工藝的解釋,錄作參考而明工藝 的意義。

    說文:「工,巧也,善其事也。

凡執藝成器以利用,皆謂之工。

又「工,巧飾也。

」所以「工」除了工作或創作等意義外,還可解飾 為 巧妙」或「精巧」之意。

「藝  可謂「技術」或「技藝」。

故工 藝適當的解釋是「精巧技藝  應無疑議的,古人喻工藝的製作是神聖 之作,對國計民生有碩大的貢獻。

    考工記:「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 聖人之作也,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

可知工藝的製作,確非 一股人所能為,而是神聖之事,視為雕蟲小技實屬不智。

    工藝在人類文化史上所佔的位置極為重要,人類自懂得發明工具 及製作生活必需用品以來,工藝的含義與內容隨時代不斷地演變,原 來工藝即是製作美術化,以精巧技藝製作器物用品謂之工藝美術。

在 手工時代工藝可指為「手工技術」,在近代工業文明期中,工藝可稱 為「工業技藝」,而取代手工藝,改進了製造方式,講究機能性及提 提萵實用價值。

如以嚴格的區分;手工藝的內涵係屬於美術工藝,注 重手藝製作裝飾意識較強,而工業藝術係屬於生產工藝,偏重實用價 值與生產技術。

    因此,工藝品所追求的是美觀?實用?經濟及獨創是無可否認的 事實,它必須興美術?工業及科學等相互配合,利用美術知識來設計 工藝品的造型與裝飾,以工業科學的知能來研究材枓設備及生產技術 左H因應今日社會的需求。

    二、工藝的本質    人類具有好動與創作的天性,將人力加在某一種物體上,使其成 為生活中有用的器物,這個行為即稱工藝。

但此工藝行為最先是無意 識表現,屬於人類本能的衝動,後來便有所選擇,因此工藝漸趨複雜 。

工藝活動不外提高物質使用價值興精神舒適兩方面,前者偏重於工 藝行為,後者則著眼於美術表現,然而一件工藝品,往往無法劃分美 術與工藝的絕對性,也惟有兩者合為一體,始能發揮其價值。

一般人 均以工藝品必具實用、美觀及經濟三要素,工藝品所以製造目的在於 實用、美觀及經濟三要素,工藝品所以製造目的在於實用原始工藝即 已注意了,後來為滿足人類精神需要,在工藝上加以繪畫與雕刻等的 裝飾後來為滿足人類精神的需要,此後為提高工藝品生產效率與研究 製造方法,便屬經濟問題了。

事實上工藝品也非具備三要素不可,但 須視其製造目的,有的工藝品僅為觀賞而已,則無實用價值此類工藝 品不勝枚舉,古代工藝品此類物品多供王君富豪玩賞用。

    近代工業振興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程度提高,工藝品漸為大眾所 需。

工藝品除實用價值與經濟價值以外,與公益本質最密切關係的即 是美觀要素,茲分序如次︰a、素材美,b、造型美,c、裝飾美。

a、素材美︰工藝品本身材料上的文理或質感具有美感條件。

b、造型美︰工藝品的造型由直線與曲線所構成面的堆積。

造成無窮             盡的變化。

c、裝飾美︰工藝品需要有適度的裝是以顯出其美。

  三、設計與設計理論   工業革命以來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所占人類社會總生產值愈來愈 大,設計業與設計行為愈來愈受重視,而自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相關設 計行為的種種學說也愈來愈精細。

  在建築設計與工業設計領域裡,〞在條件限制下,利用形體材料 ,企圖解決問題的單製或複製的創造性過程或行為〞的設計定義事頗 為適合的。

    如果把設計作為主題式的分割探討的話,可約略分為如下︰  a.非自覺的造型理論是用來描述野蠻人與古代人的造型活動或設計     活動,在非自覺的造型理論中,設計者只有在形式的層次,物質     世界才與觀念世界互動,而這也暗示了野蠻人與古代人是"非自     主"的受限於物質世界。

 b.自覺的造型理論適用來描述現代人與文明人的設計活動與造型活     動,在自覺設計理論中,設計者不論在脈絡(本質)的層次,以及     脈絡與形式之間的層次都能互動。

  四、設計理論四層說(楊裕富,1994)     再將以上的設計理論延伸,我們得到設計理論四層說︰     a.非自覺設計,b.半自覺設計,c.自覺設計,d.超自覺設計。

   a.非自覺設計:  文化──────────設計品      b.半自覺設計:  文化──────────設計品                    │                      │                    └─-行會、行規-────┘                         工匠系統      c.自覺設計:文化───────────-設計品                 │                          │                 ├───專業設計──────┤                 │                          │                 └──設計的再分工─────┘                     對設計行為的檢討(理論)      d.超自覺設計: 文化──────────-設計品                   │                     │││                   ├-專業設計──────┘││                   │                       ││                   ├─設計的再分工-────┘│                   │對設計行為的檢討(理論) │                   │                         │                   │                         │                 └-對設計理論的檢討────┘                      對價值觀的分析     五、設計與工藝    a.上述對於工藝一詞的來源與本質做了一番解釋之後我們會發現 工藝本身具有一些重要的特質,首先工藝是透過雙手或機具以有意識 或無意識的認知,藉材料來以表現某種造型(Form)或功能(Function) 。

而材料的範圍很廣,地球表裡所含的物質都可稱作為材料,基本上 分作為金屬與非金屬兩大類。

    其次是工藝的發展上漸漸的由古時候的"不知而做",演變為今日 的"知之而做",然後在發展到"先知而做"的境界,這樣的發展流程如 果將之與前面的設計四層說裡的四個程序1.非自覺設計,2.半自覺設 計,3.自覺設計,4.超自覺設計。

比較起來的話,我們將發現竟然工 藝與設計從源流到現代發展的流程竟是如此的相似。

   b.在西洋現代設計史上很重要的一個運動 "美術工藝運動"(The ArtandCraftMovement) 是濫觴於十九世紀工業化所引起的意識形 態反應。

一般認為工業革命已剝奪了工匠們以他們手藝而引以為傲的 能力並使得製造產品的品質和設計水準大為降低。

由此項運動看來這 是屬於自覺時代的工藝與設計的反省,透過全面性的檢討因而再度提 昇工藝與設計的能力。

此時的工藝與設計已經緊緊的結合在一起了, 就好像是一件事物為了成長以本體的主而分成兩頭共謀發展,不時又 能夠結合在一起而相輔相成。

   c.而現在所謂的"工藝設計"則是工藝利用手藝的技能,工學的知 識及美學的修養來創造一種美觀或適用的器物,或美觀且適用的器物 ,而此器物的產生又是經過設計的自覺過程。

即是由藝匠而圖示( 圖 案),由圖示而籌劃,最後才付予製作。

參考資料: 1.楊裕富著,1994<>雲林︰國立雲林技術學院空間設計系 2.張長傑著,1988<>臺北︰東大圖書 3.李鈞棫著,1998<>臺北︰東大圖書 4.許慎     ,東漢<> 5.???      ,東漢<> 6.李玉龍、張建成,1992<>臺北︰六合圖書     蔡子遊後現代討論一區 蔡子遊後現代討論二區 設計藝術文化創意討論區 楊設計教學網討論區 推薦網站|蔡子遊工作室|創意活力|敘事設計|創意思境|設計寫作|零壹試點|楊事務所|楊在台北| 回首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