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產業本質》:想要有效率的閱讀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標籤: 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產業本質, 張明輝, 財報, 查核意見, 合併資產負債表, 合併綜合損益表, 合併現金流量表, 會計科目, 營收內容,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20/08/25,經濟Photo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張明輝財報總是厚厚一本,如何更有效率的解讀?想要有效率的閱讀財報,首先要了解一份完整的財報究竟揭露了什麼事項,然後用刪去法,將不需要仔細閱讀的部分略過,如此就可以很有效率的閱讀並了解特定公司的財報。

世界各國的財報科目並沒有統一的格式,多少都有不同,甚至在歐美國家,每個公司財報的表示方法也未必相同。

台灣政府為了讓閱讀者清楚了解,規定上市櫃公司的財報必須以如表2-1的項次揭露(特殊產業如金融業等除外)。

PhotoCredit:商業周刊提供閱讀財報的順序,首先要看項目四的會計師查核報告,確定其查核意見是否正常。

其次是看四大表中的三大表(項目五、六及八),即合併資產負債表、合併綜合損益表和合併現金流量表。

項目七的合併權益變動表,除非遇到金融業,否則基本上不太需要閱讀。

至於如何看懂三大表的重點與方式,在我的第一本書《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有詳細說明,讀者可以詳讀此書,此處不再贅述。

當我們閱讀三大表時,若有疑義就要去看相應的附註,以了解原因。

台灣財報的附註放在第九項,第九項又分十四小項。

其中第(一)至(五)項主要說明公司沿革、會計政策、準則等等。

這部分的內容,別說是一般人看不懂,即便是學會計的人也是一知半解,對於閱讀財報內容幾乎沒有任何幫助,不但傷眼力又浪費時間。

所以除了其中一段提到有哪些子公司被編入合併報表的資訊外,讀者可以跳過不需閱讀,甚至連編入合併報表的有哪些子公司的資訊,也大多可以不必閱讀。

同理,第(十二)所揭露的資本管理、金融工具及風險管理政策等等,對於絕大部分的閱讀者來說,不僅不知所云,更是用不著。

這一段讀者也可以跳過不需閱讀。

如果今天由我來制定財報編製準則,我會把這些段落放在財報的最後面,讓具有文藝氣息的讀者慢慢欣賞體會,或許能培養出更高層次的氣質也說不定。

也就是說,第九項只要看第(六)至(十四)項﹝除第(十二)項﹞即可。

那麼,這八項的內容是否全部都要仔細閱讀?那也不一定。

需要看的主要是你看三大表時有疑問的科目。

以下分別說明附註九第(六)至(十四)項的內容﹝第(十二)項除外﹞。

附註(六)重要會計科目之說明附註(六)要讀到多深入,要視財報科目是否有奇怪的地方或是你有興趣的科目。

以台積電為例,其應收帳款與存貨的週轉天數都很正常,所以這兩個科目相關附註不需要特別去看。

另一方面,台積電有上千億各式各樣的投資,想了解台積電的投資是否專注在本業,就可以從附註中了解,這在我的第一本書皆有詳細說明,此處不再贅述。

台積電的附註(六)中,我會去了解的附註是: 各項投資:主要是看放在流動及非流動資產的各項金融資產是否以理財性投資為主。

放在非流動資產的權益法投資是否聚焦在本業相關公司上。

「不動產、廠房及設備」:主要了解當年度買了多少設備,以評估公司是否繼續投資來維持競爭力。

另外2019年台積電折舊金額偏低,不過會計師在查核報告中已有所解釋。

營收內容:主要是了解產品運用的歸屬(技術平台別),以及製程中16奈米以下的金額。

因為先進製程的比重越高越好。

表2-2是台積電營業收入附註的主要內容。

PhotoCredit:商業周刊提供從附註中可看出,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占其營收的1/2以上,難怪這家公司這麼賺錢。

附註(七)關係人交易我會看一下公司在銷貨或進貨方面是否有嚴重依賴特定關係人,例如50%的銷貨是賣給特定關係人。

另外,是否有巨額的預付特定關係人貨款(預付貨款)或借給特定關係人資金(其他應收款),否則我不太在意。

因為即使有其他圖利他人之處,附註也不會說出來,不是嗎?附註(八)質押之資產將資產質押或抵押給銀行借款是正常的,充當投標之押標金也是正常的,其他質押或抵押就要注意。

這段附註對於正常的公司其實也是不必看的。

附註(九)重大或有負債及未認列之合約承諾未認列之合約承諾,例如訂購多少台機器設備,這種事大多是正常的商業合約內容。

真正要看的是「重大或有負債」。

所謂「或有負債」,實務上大多是公司被告,被要求巨額賠償,但因官司尚未定案,實際賠償金額不確定,這種不知要不要賠或要賠多少的可能負債,叫做「或有負債」。

會計原則中有規範,企業如果知道欠人家多少錢,報表上一定要認列,如果不知道欠多少錢,就盡可能的去加以估計,另外在財報中說明事件的整體情況即可;但對於不知道最終要賠多少錢的事項,實務上絕大部分的被告公司,都會有損失及負債嚴重提列不足的現象。

以2020年第2季廣明被美國法院判決,必須賠償美商惠普約132億元的案件為例,廣明歷年來財報都有揭露此一官司,並提到有估列相關損失及負債準備。

但經我查看廣明2020年第1季的財報,廣明並未說明估列了多少負債準備,根據研究廣明財報的結果顯示,所估列的負債準備數應該很低,以致看不到相關數字!更甚者,因為重大訴訟很敏感,公司都會詢問律師的意見,律師站在其專業立場,用字遣詞都很保守,擔心財報上寫得太清楚會成為對手告發的證據,而對官司不利,或嚇跑投資人。

例如台灣還有被求償巨額賠償的公司,從其財報揭露上我們只知有此事件,但看不到金額及可能結果的估計。

因此若有重大官司,讀者應該與媒體的報導一起看,並隨時注意相關事件的進展。

附註(十)重大之災害損失這個項目除非公司因為遇到颱風、地震或火災,否則一般狀況下都是沒有的。

至於2020年這個百年一「疫」的時點就看看吧!不過看了就會減少損失嗎?附註(十一)重大之期後事項期後事項是指公司在財報截止日到財報經董事會通過,這段期間所發生的重大事項。

有時是壞事,例如2019年的財報會告訴你2020年公司發生火災、淹水或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的影響等等。

有時是好消息,例如要併購或賣哪個子公司或部門。

期後事項不管好壞,通常都是大事,建議讀者要仔細閱讀甚至要追蹤事件後續的發展。

12»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猜你喜歡Tags: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產業本質張明輝財報查核意見合併資產負債表合併綜合損益表合併現金流量表會計科目營收內容關係人交易未認列之合約承諾揭露事項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你我手中的咖啡價格飆漲,在衣索比亞的產地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1則觀點港府讓外國人入境,放寬防疫限制不等待大陸1則觀點昔日加害者,今日受害者?轉型正義敵不過根深蒂固的傲慢1則觀點Let'sswitchtoCantonese——在外國遇上會廣東話的人1則觀點「翁達瑞」被法院起底,資深記者談網路「匿名評論」與記者「實名制」1則觀點俄烏戰爭讓阿根廷啟動40年來最大天然氣管線建設,完工後預計夠用200年1則觀點「家教限女」、「數理科目限男」背後的性別刻板印象1則觀點法國總統自2007年以來無人成功連任,本次大選會以「勒龐驚奇」收場嗎?1則觀點英國積極抗俄的背後動機,是打算搶占「新冷戰時代」歐洲領袖位置1則觀點現在的學生可怕到極點?從「台中一中音樂老師事件」看現今教學現場1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