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微處理器廠商,AMD何以重返榮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於Intel的處理器出現瑕疵導致7 奈米製程處理器延後半年推出,讓AMD有機會搶吃Intel的 ... 解約,讓AMD多了其他選擇,與台積電合作,讓晶片能確保良率且及時出貨。

永豐視野>永豐觀點 全球第二微處理器廠商,AMD何以重返榮耀? 美股 分享 已複製文章連結    AMD(AdvancedMicroDevice)是研發與生產高效能處理器晶片的大廠,在電競品牌華碩、微星MSI、宏碁、Predator等皆可以看到AMD晶片的運作。

此外,AMD是少數可以與Intel競爭的廠商。

   Intel是具有晶圓研發製造技術的知名半導體大廠,然而AMD以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之勢與Intel競爭,即使Intel市值為AMD的三倍。

由於Intel的處理器出現瑕疵導致7奈米製程處理器延後半年推出,讓AMD有機會搶吃Intel的市場訂單。

本文重點: AMD與Intel有相像的創立背景,卻被Intel的Tick-Tock模式打壓至2015年 AMD的技術競爭優勢:Zen架構GPU、RDNA架構CPU及Chiplet晶片技術 AMD的產業現況:跨足個人電腦、遊戲及資料中心三大市場 AMD重返榮耀的三大原因 小結:AMD收購Xilinx來強化產品組合   AMD與Intel有相像的創立背景,卻被Intel的Tick-Tock模式打壓至2015年    AMD的創辦人JerrySanders與Intel的創辦人GordonMoore皆來自同一家半導體公司:FairchildSemiconductor(仙童半導體)。

AMD一開始是擁有晶圓製造廠的中央處理器(CPU)供應商,為僅次於Intel以外的晶片供應商。

   從2006年開始,Intel採用Tick-Tock策略,每一次「Tick」代表著更新一次CPU晶片製程,在CPU效能幾近相同的情況下,縮小晶片面積、減少耗能;而每一次「Tock」代表著在上一次「Tick」的晶片製程的基礎上,更新CPU架構,提升效能。

一般一次「Tick-Tock」的週期為兩年,「Tick」占一年,「Tock」占一年。

此策略常被戲稱「擠牙膏策略」,因為每一代CPU效能和前一代的效能相差不大。

擁有大量資源的Intel以此策略一路打壓AMD直到2015年。

AMD的技術競爭優勢:Zen架構GPU、RDNA架構CPU及Chiplet晶片技術    AMD在GPU(GraphicsProcessingUnit)和CPU(CentralProcessingUnit)運算核心部分皆提出效能更好的架構,分別是Zen和RDNA架構。

GPU是繪圖處理器,處理電腦顯示繪圖相關的項目,Zen架構能讓電腦在執行網頁瀏覽、多工作業及串流視訊應用時,更快速處理顯示速度;CPU是中央處理器,一切電腦中的運算都要靠CPU才能運作,RDNA架構有助於CPU更快速處理數據運算、執行指令。

   另外最關鍵的是Chiplet晶片技術,可用來提升良率及降低開發成本,傳統的作法是把所有類型的功能都放在一塊晶片,功能越多就需要更大的晶片面積;Chiplet架構是根據功能的特性,將不同類型的功能分散在不同晶片,如此能節省一塊晶片的面積。

使用Chiplet架構能增加良率和降低開發成本。

增加良率:從晶圓切割下來的一片片小方塊即是晶片,而近年來越來越多功能要集成在晶片上,如果要將這麼多功能都做在單一晶片,那就會需要非常大規模的晶片。

一旦晶片面積變大,晶片製造過程的良率會變低。

因此發展出Chiplet架構讓晶片面積縮小,使良率提高,降低生產成本。

降低開發成本:Chiplet具有彈性擴充的競爭優勢,如果需要推出不同市場區間的產品,不用完全重新設計新的運算核心給不同市場,可以大幅降低研發成本。

  AMD的產業現況:跨足個人電腦、遊戲及資料中心三大市場    AMD跨足三大市場:個人電腦、遊戲機及資料中心,此三大市場規模約790億美元。

從遊戲機市場來看,目前遊戲機的兩大平台PS5及XboxseriesX都採用AMD產品Zen2的CPU及RDNA的GPU做為運算核心,因此在遊戲機的市場上,AMD不會有太大的獲利風險。

   在個人電腦方面,CPU近三年持續成長,在2018年市占率近13%,到了2019年市占率成長至17%;但GPU在與NVIDIA競爭下,近兩年市占率持平在26%,可見得個人電腦業務的營收成長大部分是靠CPU。

   在資料中心方面,AMD的X86Server在2017年至2019年皆成長,但市占率仍不到10%,因能源使用效率對於資料中心越來越重要,AMD持續改善能源使用效率。

目前資料中心前三大供應商Amazon、Microsoft及Google平台都相繼導入AMD的產品。

AMD重返榮耀的三大原因   Intel的7奈米製程卡關,AMD趁機擴大市占率    Intel因7奈米製程良率不佳,兩次延後CPU產品發表,較原先預期發表的計畫晚了一年,讓AMD有機會搶下Intel釋出的訂單,市占率可望突破20%。

過去AMD一直在Intel背後苦苦追趕,2020年終於能夠在7奈米晶片贏過Intel,關鍵在於AMD與Intel晶片生產模式的不同。

   Intel以「垂直整合」來製造晶片,所有晶片從設計到生產,都由Intel自己一手包辦,Intel亦於美國設立晶圓製造廠;AMD過去曾以垂直整合模式生產晶片,擁有自己的晶圓廠,然而在「無廠純IC設計公司」興起後,AMD在2009年將半導體製造部門分出來拆成子公司GlobalFoundries(格羅方德,簡稱GF,目前為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並將部分晶片外包由台積電生產,AMD專注在研發技術,如:高性能運算與提升處理器效率。

   然而近年來Intel在垂直整合模式下,晶片製程陷入卡關,從2016年開始Intel的14奈米開始延後推出,原因為晶片製程的微縮相當逼近物理極限。

而當時晶片製程已達10奈米,Intel的產品推出速度明顯放緩,因而產生市場空窗期給AMD發展的機會。

AMD不再自己做晶片,借助台積電7奈米製程技術確保產品良率    從AMD創立開始,晶片從設計到製造都是AMD自己完成,2009年AMD改採無工廠純IC設計的營運模式,將原本的晶圓代工部門拆分成子公司GlobalFoundries,然而到了2011年,半導體技術門檻越來越高,GlobalFoundries生產製程備受考驗,無法再及時出貨給客戶,讓AMD不再持股GlobalFoundries,近年更將原先仰賴GlobalFoundries的訂單轉交給台積電。

來自臺灣的蘇姿丰(LisaSu)帶領AMD逆轉勝    2014年上任的蘇姿丰(暱稱蘇媽)臨危受命擔任CEO,當時AMD的晶片設計屢出錯、製程延宕且財務困窘,外界並不看好。

蘇媽做了兩項重大的決定:一是在2016與代工廠GlobalFoundries解約,讓AMD多了其他選擇,與台積電合作,讓晶片能確保良率且及時出貨。

二是蘇媽將當時AMD有限的研發資源投注在個人電腦、筆電、伺服器的處理器CPU及電腦繪圖晶片GPU,推出電腦、伺服器的兩大新產品線Ryzen、EPYC處理器。

這兩個關鍵決策,讓AMD產品競爭力超越了Intel。

2019年,AMD全年營收47億美元,幾乎是2015年的2倍。

   而新冠疫情帶動的遠距需求,也助長了筆電和伺服器的全球銷量,兩者都較前一年同期翻了一倍,AMD也跟著受惠。

蘇媽認為AMD具有往高速運算發展的潛力,AMD目前已推出第三代EPYC晶片,能容納近400億個電晶體,未來計劃與美國政府合作來建造全球最先進的超級電腦。

小結:AMD收購Xilinx來強化產品組合      AMD業務,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個人電腦的CPU和GPU,占比約七成,二是以企業客戶為主的資訊中心、Server市場及遊戲機台,占比約三成。

AMD在2020年收購Xilinx(賽靈思),希望擴展資料中心的業務。

Xilinx主要提供FPGA晶片,此晶片有助於根據實際應用場景來調整硬體運算。

目前AMD在資料中心業務雖有進展,但仍以CPU為主,高速AI運算方面仍不足。

收購Xilinx,正好可填補AMD的不足,使AMD能夠擁有CPU、GPU及FPGA產生的多種產品組合。

延伸閱讀:美國電信龍頭 AT&T 尋找成長新契機   了解更多AMD   《本文由StockFeel股感授權轉載》 關聯文章 2021-03-31 3分鐘帶你認識「美股超級財報週」! 2021-03-31 美股四日竟是「不祥之兆」?對我的資產會有影響嗎? 2021-03-31 美股新手看過來!美股投資規則整理與比較 永豐觀點注意事項 本文章由永豐商業銀行提供,資料來源為永豐商業銀行及股感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所載資料僅供參考,無法保證內容完整性或預測正確性,亦不作任何保證,資料內容若有變更,將不另行通知,客戶投資前應慎審考量本身風險承受度,並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投資均有風險,任何投資商品過去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且有可能受市場波動導致本金損失;若申購以外幣計價的投資商品應瞭解匯率變動風險亦有可能導致本金之損失。

未經永豐商業銀行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沿用、複製或轉載本文件之內容。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