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輸血用量及各種製劑的選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若用全血,則按每輸500ml全血增加血紅蛋白8~12g/L來計算。

要求其最終血紅蛋白在100~110g/L左右(紅細胞壓積達30%以上)。

電解質溶液、膠體液與血液使用量 ... 急診醫學/輸血用量及各種製劑的選擇 跳轉到: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急診醫學》>>血液系統疾病急診>>輸血>>輸血用量及各種製劑的選擇 急診醫學 血液系統疾病急診 輸血 失血時血液動力學的變化 治療失血所用血液製品及其他製劑的特點 輸血途徑 輸血用量及各種製劑的選擇 急診時需輸血治療的幾種主要病症 輸血副作用與防治要點 嚴重溶血性輸血反應的急診處理 輸血展望 急診醫學目錄 急診中輸血用量及各種製劑的選擇並無固定公式,主要取決於病人血容量丟失程度與速度及其對治療的反應。

失血量估計有時是較困難的,特別是嚴重創傷、多發創傷及閉合創傷時,而血壓、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壓積在失血初期並不能如實反映失血量。

因而必須嚴密觀察,應以需要多少就補多少為原則,既需早期而有效地糾正低血容量,也需避免發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腫,隨時調整速度與用量。

一、失血量約佔總血量20%(1000ml)以下 可單用電解質溶液來恢復血容量,不必輸血。

二、失血量約為總血容量的20%~40% 或原有貧血者,則首先應用電解質溶液、膠體液(血漿或右旋醣酐)使其血容量恢復後,輸用濃集紅細胞。

紅細胞用量可按每輸4ml紅細胞壓積60%的濃集的紅細胞可使血紅蛋白上升10g/L來估計。

若用全血,則按每輸500ml全血增加血紅蛋白8~12g/L來計算。

要求其最終血紅蛋白在100~110g/L左右(紅細胞壓積達30%以上)。

電解質溶液、膠體液與血液使用量之比例為3:1:0.5。

三、若出血量超過40% 均伴有休克症状。

此時機體已處於缺氧狀態,酸中毒、血液淤滯與濃縮已成為主要矛盾,必須要用5%碳酸氫鈉溶液及晶體液快速推入(例如可用3000ml電解質液,1000ml6%右旋糖酐,400ml5%白蛋白液或血漿)擴充血容量以補充細胞外液,在此基礎上輸用2~4單位濃集紅細胞(450ml全血中所分離的紅細胞為1單位),或全血1000ml。

其電解質溶液、膠體液及血液用量之比為3:1:1。

四、血容量減少80%~90%的特大出血 此時常伴有明顯凝血因子損失,血小板減少70%或更多。

除用晶體液、膠體液擴容外,每失400ml血量,就應輸用1單位紅細胞與200ml血漿,按我國現狀輸用500ml新鮮全血更為現實,必要時還須加用濃集血小板。

其電解質液、膠體液及血液用量之比為3:1:1.5~2或以上。

至於輸血速度可根據血壓變動粗略地計算:當血壓為12.0kPa(90mmHg)時,1h內可輸血500ml,10.7kPa(80mmHg)時可為1000ml,8.0kPa(60mmHg)時可達1500ml,需加壓輸血時,每分可達100ml。

輸血、輸液已夠,血容量已恢復的指標是血壓上升,皮膚溫暖、紅潤,周圍靜脈充盈良好,尿量每小時增至30~50ml,血細胞壓積接近正常。

但有時在已輸用較多液體與血液,且能確定無進一步出血情況下,血壓仍未上升時,要肯定是過量還是不足,應以中心靜脈壓作為參考。

表43-1血壓、中心靜脈壓及輸血、輸液量之關係 血 壓 中心靜脈壓 輸血、液量 處 理 上升 上升至正常 足夠 維持 不上升 低於正常 不足 加快輸入 不上升 高於正常 ? 治療心力衰竭 此表摘自黎鰲等主編:創傷治療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

表43-1的第3種情況用毒毛旋花甙K或異丙基腎上腺素等藥物治療後,若血壓上升,表明輸液量已夠;反之,則說明液量未達到要求,仍需輸液、輸血。

單純根據中心靜脈壓調節輸液量仍不完善,因其不能反映左心室負荷,臨床上可見到部分患者已出現肺水腫,但其中心靜脈壓並未上升現象,故有條件時,應同時測定肺動脈壓或毛細血管楔壓。

輸血途徑 | 急診時需輸血治療的幾種主要病症 出自A+醫學百科「急診醫學/輸血用量及各種製劑的選擇」條目http://cht.a-hospital.com/w/%E6%80%A5%E8%AF%8A%E5%8C%BB%E5%AD%A6/%E8%BE%93%E8%A1%80%E7%94%A8%E9%87%8F%E5%8F%8A%E5%90%84%E7%A7%8D%E5%88%B6%E5%89%82%E7%9A%84%E9%80%89%E6%8B%A9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急診醫學/輸血用量及各種製劑的選擇」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2個分類:急診醫學正文|圖書正文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賬號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檢視 閱讀 简体中文 編輯修改 修訂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大醫精誠 人體穴位圖 中藥圖典 醫學電子書 藥品百科 中醫百科 疾病診斷 急救常識 疾病查詢 中藥百科 中醫方劑大全 怎樣看化驗單 醫事漫談 醫學下載 醫學視頻 功能菜單 志願者招募中 關於廣告 網站事務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所有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此頁由A+醫學百科用戶行医於2011年3月18日(星期五)16:21的最後更改。

本站內容由網友添加和整理,僅供學習和參考。

站內信息不一定準確、全面或最新。

網站內容不應成為診斷或治療疾病的最終依據。

A+醫學百科提醒網友,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本站的全部文本內容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議之條款下提供。

隱私政策 關於A+醫學百科 免責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