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對中國5G上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昨天,路透社援引兩位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商務部擬簽發一份新規,以允許美國企業和華為公司共同參與新一代5G網絡標準的制定。

這讓國內一些市場人士興奮不已,難道美國自去年5月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限制美企向華為出售產品和技術近一年後,突然良心發現?

其實並不然,報導里說新規正在美商務部內部進行審查,如果獲批,還將提交至其他機構進行批准,時間待定、能否通過也待定。

也許這只是美國慣常用的障眼法,因為一直以來,即使是在新冠疫情爆發蔓延的特殊背景下,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的抹黑和攻擊始終不曾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2月14日,華為發表媒體聲明,對美國司法部將華為在過去20年智慧財產權方面已經解決的民事案件上升為刑事案件,進行新增指控的無恥行為進行了有力反擊,認為「一個超級大國動用國家機器,全方位持續打壓一家私營企業」,是「對華為進行的政治迫害。

3月16日,中興通訊在剛剛結束接受一名美國監督員入駐中興進行為期兩年的合規審查後,《華爾街日報》突然爆出美國司法部以中興可能賄賂外國官員來獲取國際訂單優勢違反了美國法律,目前正在進行調查的新聞,這則消息立即引發中興股價重挫,全天總市值蒸發245億。

4月27日,美國宣布將對華出口實施新限制,對半導體、民航零部件、電信設備等的對華出售要經國家安全專家審核,獲得許可證後才能出口至中國,理由是對中國軍民融合政策的回應,以阻止讓中國軍方獲得美國民用產品的設備和技術,來增強中國軍事能力。

4月30日,美國《國會山報》又報導,有共和黨議員打算提出一項所謂「反對中國窺探行為」法案,禁止美國政府雇員使用如華為、中興、騰訊等被視為「國家安全威脅的中國公司產品」,並要求美國務院列出一份由中國政府支持、對美可能構成威脅的公司名單。

5月5日,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由於英國首相詹森決定允許華為參與英國5G網絡建設,白宮正在對美英安全關係進行廣泛的審查,美國政府還威脅「如果鮑里斯·詹森推進與華為的5G協議,川普可能從英國撤回偵察機以及特工。

從當年的中興事件,到如今美國不顧疫情深重,像只喪家犬一般對中國先進性技術企業緊咬不放、詆毀打壓,正分明映射出美國對未來霸權地位不確定性的深度焦慮和不安。

其實,科技進步在上世紀已經成為國際政治中的一項決定性因素,它持續改變了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

美國因在此領域的獨步天下,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超級大國。

雖然早在一戰前,美國已經成為經濟上的大國,但是那時歐洲還是世界的中心。

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特別是二戰,美國的軍事科技、武器裝備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像雷達、計算機等電子通信技術飛速發展,而核能的巨大威力成了終結戰爭的推動力之一。

戰後,美國通過內政外交,建立金融和軍事的霸權地位以及在科技上的壟斷,逐步成為西方陣營的領袖和世界政治中的主導。

在與蘇聯的冷戰對峙中,通過太空競賽展示強大實力的同時,更推動了相關科學領域研究的變革。

1946年世界第一台電腦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1959年世界第一塊矽集成電路在美國德克薩斯問世, 1981年美國IBM公司推出世界第一台個人計算機……

在美國的主導下, 20世紀中葉至今,信息技術狂飆突進,不僅推動了世界科學領域全方位的變革,也讓美國獲益良多,成為標準的制定者和遊戲的莊家。

美國知道,這個時代失去對科學技術的壟斷,也註定會失去世界霸權。

像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對於日本在半導體製造方面的優勢趕盡殺絕還歷歷在目。

當時以動態半導體內存(DRAM)為代表的日本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市場快速崛起,引起美國擔憂。

美國以日本電子企業間存在一個「九人委員會」,他們定期開會討論如何給晶片定價以及如何擴張晶片市場,以此達到控制壟斷的傳言為藉口,與日本在1986年簽訂了《半導體協定》,要求日本政府一方面限制傾銷,另一方面鼓勵日本國內用戶採用外國產品。

1991年,又通過簽訂第二輪協定,要求外國產品在日本市場的份額必須達到20%,強行增加美國對日出口。

除了行業協定,美國還脅迫日本於1985年簽訂《廣場協議》,迫使日元大幅升值,以此來削弱日本產品的出口競爭力。

此外,美國還以反傾銷的名義,對日本輸美半導體等商品大幅加征關稅。

經過一番搞事情,美國不僅快速補齊了在半導體方面的技術短板,93年還取代日本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晶片出口國,而日本也因日元升值導致經濟停滯,被人們稱之為「失落的十年」。

30多年後的2019年,美國為了與中國爭奪在5G領域的技術領先,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等多家中資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從司法、政策、輿論等多方面開展極限施壓。

因為前期,美國在4G的競賽中獲勝,嘗到了甜頭。

據美國《國家評論》報導,其GDP增長了1000億美元,無線工作崗位增長了84%,促進了9500億美元的應用程式經濟。

4G的普及應用也帶來既往生活方式、制度甚至文化的巨大影響,而5G融合了當前有線和無線網絡的功能,響應速度將提高10倍,數據速度將提高20倍,並且連接設備的數量將增加1000倍,必然會給國家之間、社會層面帶來顛覆性影響,遠超人們的想像,已成為中美力量博弈的新戰場。

但是,美國在5G研究方面卻因為頻段選擇不對,被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根據2019年美國國防部發布的《5G生態系統:對美國國防部的風險與機遇》報告,5G的頻段有Sub-6和毫米波兩個選擇。

美國以及少數國家選擇的是毫米波,這個頻段速度快、數據量大、安全性高,24至300 GHz之間的頻段也寬。

但是致命缺陷是傳播距離很短,穿透力差。

想覆蓋5G信號,那得花費大量美金建N多的基站,成本太高,中看不中用。

而中國等大多數國家選擇的是Sub-6,雖然頻段窄點,但是傳輸距離很長,成本低、接地氣,可在現有4G基站直接改造一下就能使用。

5G建議頻段

為啥美國不用Sub-6,因為這個頻段都在美國政府和軍方手裡,沒有開放給商用。

如果騰出這部分頻段,大概要5年時間,到時中國早就主導了5G;如果共享頻段,那軍用和商用混在一起很不安全,況且商業用戶多,會造成通信堵塞。

左右為難的美國防部,尷尬指出「頻譜分配問題是5G競爭的核心」。

美國的選擇性失誤,或者說中國一系列積極的投資和頻譜分配舉措,形成了在5G發展方面中國的領先和美國的落後。

高科技的壟斷地位才是美國維持霸權的基石,為此,疫情中的美國絲毫也沒放鬆在科技領域對中國持續的無理的打壓和詆毀。

除了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些荒唐的霸權主義行徑,幾個月來其眾議院議長洛佩西、國務卿蓬佩奧等政客小丑,不斷在國際場合遊說、威逼盟國「不應屈服於誘惑」,要重新考慮電信基礎設施政策,「是否應當同意讓中國企業華為參與5G網絡建設」。

不僅如此,為了消除中國在5G領域崛起引起的恐慌,川普政府希望選拔歐洲和美國的該行業領導者來對抗中國。

2月,英國《經濟學人》刊文稱,一種建議是美國政府或其公司應購買股票來控制華為的歐洲競爭對手:諾基亞或愛立信,或二者兼而有之。

但是兩家公司都對建立複雜且低利潤的5G網絡不感興趣。

另一種建議就是扶持美國本土企業高通,這個價值1030億美元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5G晶片製造商之一。

不過高通在5G競爭中的雄心正在被反壟斷裁決所打擊。

此前法院裁決認定高通公司正以非法方式維持在手機晶片領域的壟斷地位,並對至關重要的專利收取高得不合理的使用費。

高通認為,執行該判決會影響該公司在5G方面的投入。

因此,出於5G的考慮,現在的川普政府,包括司法部,國防部和能源部等部門,正在支持高通在法庭的上訴。

中美科技戰絕不會因為疫情而散去,疫情過後也只會更加直接和慘烈。

在這個時代的檔口,以華為等為代表的中國高科技企業,還將面臨更多風雨的洗禮,日子會很艱難。

但是,正像當年日本被美國在科技方面被制裁後,並沒有沉淪,而是繼續保持精益求精的科技創新實力,並轉變產業發展策略,注重全球化布局,提升管理效率和成本計算,成功化解了很多壓力,還在汽車工業方面保持了對美國的領先優勢。

中國的科技創新崛起之路也必然不會一帆風順,發展過程中往往會引發霸權國家的警惕和打壓,中國的企業更要拋棄幻想、腳踏實地,走獨立自主、科技自強的道路,因為產業轉型升級依靠著科技的支持,科技的持續發展將給經濟帶來持續的韌性。

不過我們也欣喜的看到,華為去年在美國的打壓之下,2019年的營收雖以120億美元之差,未能實現1,350億美元的目標,仍然同比增長19%,這一數字過去四年增長了一倍多;凈利潤增長近6%,至88億美元。

2020年,華為研發預算將達200億美元,「自主創新」的決心依舊。

此外,智慧財產權正日益成為全球競爭的核心,尤其是在科技信息領域。

而根據世界知識產局(WIPO)日前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申請專利數最多的國家。

2019年中國申請了58990項專利,比美國多了1000多項,從而打破了美國長達40年的專利申請霸主地位。

前十大申請人榜單中就包括了4家中國企業。

「中國製造2025」已然在路上,只有強大的實力才能讓中國自信的擁抱移動互聯時代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美之間的科技角逐不會放慢腳步,我們只有做好足夠的準備,才能從容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狙擊華為 馬雲憤然出手

4月25日,美國司法部就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進行調查。據相關媒體報導,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稱,華為和中興通訊可能涉嫌從事威脅美國技術機密安全的活動。所以自2017年年底以來,美國政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