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財富:5G時代來臨,誰更懼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按照時間表,2020年將是5G正式商用的日子,幾乎所有利益相關方都已摩拳擦掌、明爭暗鬥。

而對於消費者而言,如果說4G帶來了移動支付和滴滴,那麼5G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出乎意料的改變?

quantbank.com

「我們說5G的第一個標準有可能在2018年一季度發布」,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張建國說,但這實際提前到了2017年第四季度。

「這預示著5G已經從一個無線技術上升為一個產業競爭。

」而第二個標準也將在今年年中凍結,5G將正式進入預商用階段。

5G前夜,興奮與糾結

華為與沃達豐完成首次5G通話測試,並在巴展上發布首款5G晶片——巴龍5G01;

中興聯合高通、中國移動完成了全球首個端到端系統測試;

英特爾在平昌冬奧會上進行了全球最大規模的5G技術演示……

在這一眾廠商中,態度最積極的要屬通信設備企業,這是跟他們難以完成的業績相關。

在這種形勢下,通信設備廠商,國內以華為為代表,國外以愛立信為代表,都希望下一波技術儘早投入使用,儘早變現

「如果按照已有的4G模式來建5G網絡,要大幾千億元,甚至上萬億元的投資。

quantbank.com

5G商用後,華為手機驅動的無人駕駛車也許離我們會越來越近。

與積極的設備廠商相比,電信運營商態度有些微妙、糾結,或者說有些「害怕」

儘管中國移動已經在多個城市進行5G測試,但中國移動總裁李躍在2018年的工作規劃中,隻字未提5G。

而他在「做好六方面工作」中提到的第一點,是「穩固4G發展」。

「從商業角度來看,相比於美國韓國,中國運營商做5G的動力沒有那麼強。

中國移動在2013年底才拿到4G牌照,到現在不過四年多時間,而聯通和電信拿到4G牌照的時候已是2015年年初。

「5G基站數,預期將成倍增長,巨額投資面臨挑戰。

」中國電信技術創新中心主任畢奇曾表示,4G的基站價格是3G的一倍,預計5G基站的價格是4G的一倍。

如此高昂的投資額有些讓運營商吃不消。

中國電信董事長楊傑在兩會上建議,可以通過共建共享等方式,降低運營商的風險,滿足萬物互聯時代下數據生產和傳輸需求。

電信和聯通的規模都沒有移動大,財力更不及移動。

這是一筆並不難算的帳。

中國移動每年的收入大概是1000億美元,而每年拿出2000億元人民幣用於投資,這筆錢中相當一部分用於無線部門。

即使在運營商內部,對5G的態度也有分歧。

「研究院可能站在技術創新的角度會比較支持,但網絡建設部門考慮到龐大的測試工作,更傾向於用成熟的4G網絡。

」楊光對AI財經社分析,5G由於採用的是高頻段,需要建設更多基站,背後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5G用到無人駕駛汽車還需要多長時間?工信部部長苗圩給出的答案是8-10年。

短期看,5G最主要的商業模式還是靠移動寬頻掙錢。

華為高通暗戰

華為在2017年擊敗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也是去年唯一一家在移動基礎設施市場取得份額增長的廠商,移動基礎設施業務的市場份額為28%。

如今,運營商市場只剩下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和三星等屈指可數的幾個玩家。

華為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中國市場的成功,「反過來推動了中國企業在標準話語權的增強。

」中國市場這麼大,我們應該有話語權。

中國移動在全國的4G基站達到了180萬個,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因為全美國所有運營商的基站加起來才30萬個。

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催生了諸如華為、中興這類電信業巨頭。

華為的迅猛勢頭,早已引發了高通的注意甚至「害怕」。

2018年2月,華為在巴展上發布了巴龍晶片。

這款號稱是「全球首款符合3GPP標準的商用5G晶片」,重達2kg,並非用於手機,主要為家庭客戶服務。

在高通看來,他們在上一年的巴展上發布了全球首款5G數據機——驍龍X50,並於2017年10月宣布實現了全球首個5G數據連接。

現在華為強調自己是首款5G晶片,令他們不滿。

比起這種口水仗,最激烈的爭奪來自對5G標準的話語權。

在通信行業,標準的重要性被拿來與皇冠上的明珠類比。

「中國主導5G時代。

」這是2016年11月份,媒體報導中發出的聲音。

當時華為主導的編碼方案獲得了標準機構3GPP的通過。

這意味著,在5G的三大場景中,高帶寬的場景將使用華為主導的編碼方案。

這也是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對抗美歐聯軍,取得勝利的例子,也是反映了通信行業里各家公司實力的此消彼長。

來自中美兩國巨頭企業的暗戰還在持續。

2018年初,高通在北京發起了一項5G領航計劃,首批參與的廠商名單包括聯想、OV、小米等,唯獨缺少了華為。

quantbank.com

只有高通組的局才會聚齊如此多的通信行業大佬。

5G標準爭奪背後的利益尤為驚人。

誰主張的標準獲得通過,意味著早期的專利積累將發揮優勢。

當年高通因為在3G、4G上萬件基礎專利,讓其賺得盆滿缽滿。

無論是從國家戰略,還是從企業自身發展,自己支持的標準獲得通過,背後將帶來豐厚的利益。

從現在的競爭形勢來看,華為已成了高通強勁的對手。

雖然雙方依然存在差距,但這個差距在逐步縮小。

但楊光認為,並不應該過分強調企業之間的競爭。

「華為和高通處於產業鏈的不同層次上,高通在晶片這環里還是比較有優勢的,華為在系統設備也是一個領軍企業。

」楊光認為,華為即使生產手機晶片,也僅限於自己使用,並不會對高通造成太大衝擊,「而電信市場,最核心的目標是形成全球統一的技術標準,大家合作把蛋糕做大。

「網絡點燃了我們」

在2015年前後,AR和VR一度受風險投資追捧,如今卻遲遲未能迎來爆發的節點。

他們遇到的一個普遍尷尬是戴著頭暈。

原因有兩個:解析度太低,刷新頻率太低。

AR和VR的特效沒有辦法在4G環境下比較好的實現。

眼睛看外部世界的刷新頻率大概為300多赫茲。

而當前的VR頭盔的刷新頻率最高也才100多赫茲。

眼睛對於解析度的要求是8K,現在的VR頭盔一般只有2K,感到暈一點也不奇怪。

3G網絡正式商用後的3年時間,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達到了一半。

「網絡點燃了我們」,蘇波說,他同樣相信,5G將帶動AR應用的普及。

5G的應用想像遠非限於AR和VR。

外界根據它的特性,把5G的應用場景總結成了三類:

一是寬頻增強,幾秒鐘下載一部電影,多路4K高清視頻同時流暢播放,360度的全景直播,以及AR/VR等技術將被廣泛使用。

二是高速率、低時延,這將適用於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領域,駕駛員在幾十公里外發出的操控信號,10毫秒之內就能傳達到車輛上。

相比之下,人的每次眨眼是100毫秒左右。

三是海量連接,這適用於物聯網的特性,每平方公里內能夠達到上百萬的連接。

「當前已完成的第一個5G標準,主要針對eMBB(增強型移動寬頻)的應用場景。

」華為張力鋒對AI財經社說,寬頻增強也是當下最迫切、最容易實現的場景。

VR、AR、全景直播、4K高清電影等等,都將在不久進入人們的生活。

一秒鐘下一部高清電影,這是5G時代人們熱議的話題。

quantbank.com

5G可能會把VR和AR救活。

「5G將為社會和工業帶來非常深遠和長足的變革,就像電力一樣重要。

」中興徐皓說。

根據高通在舊金山的5G模擬實驗結果顯示,5G用戶的瀏覽下載速度均值達到了1.4Gbps,是同等環境下4G網絡的20倍。

「大家對於移動網際網路的需求會超過我們的想像。

」潘波當年做3G的時候,覺得3G就夠用了,做4G的時候也有這種感受,但每一次通信浪潮的到來,都會催生大量無法事前預知的東西。

「沒有4G就沒有移動支付,沒有滴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備戰5G,中國成全球最大試驗場

儘管在商業時間表上,現在距離5G真正爆發還有兩年時間,但5G產業鏈環節的角力場已經全面鋪開。從全球來看,美國多家移動運營商正在爭取5G網絡的運營牌照,目前美國政府對於5G的頻率規劃和授權機制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