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撥快5G時鐘兩年 三大運營商開始賽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5G的時鐘被整整撥快了兩年。

11月28日,發改委在《組織實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通知》中,明確要求三大運營商在2018年至少在5個城市開展5G規模組網建設,全網5G終端數量不少於500個,向用戶提供不低於100Mbps、毫秒級時延5G寬頻數據業務,至少開展4K高清、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無人機等2類典型5G業務及應用。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5G的時間點定格在2020年,伴隨著標準的落定。

在這之前,基本是以「民間」和產業力量為主,進行技術儲備和實驗等。

而發改委這一通知,明顯是卡著2018年5G NR的R15標準凍結時間點,一下就跳到外場規模組網,這是一個明確的加速5G商用的政策信號。

結合工信部已經率先發布和將要發布的5G頻率規劃,外界認為5G牌照發放將提前到18年底到19年中。

這也將把目前對5G持保守和觀望的電信聯通拖入到統一的節奏中來。

在此之前,中移動一力承擔了5G國家先頭部隊的角色。

它率先加入IMT-2000(5G推進組),並獲得了3GPP R15標準組的唯一報告人身份,在剛剛結束的廣州合作夥伴大會上,中移動聯合高通、中興通訊的5G NR系統互通公開演示被當做重頭戲,緊鄰的愛立信與Intel也進行了類似的演示,但區別在於只有前者才是符合3GPP標準的,對5G的端到端系統商用化更有價值和意義。

更進一步來看,工信部日前明確了3300-3400MHz(原則上限室內使用)、3400-3600MHz和4800-5000MHz頻段作為5G系統的工作頻段;此次中國移動的系統互通就是基於3.5GHz頻段。

中國移動對此次演示心滿志得。

中移動研究院院長張同須認為,這次演示標誌著5G產業的發展進入到全新階段。

預示著5G NR技術將向大規模預商用加速邁進,並將推動符合3GPP標準的5G網絡和終端產業快速發展。

在此之前,中移動已經明確了5G的商用計劃,在18年規劃了20個城市的規模組網,遠超發改委設定的目標。

當電信聯通加入到這個陣營後,中移動繼續加速5G應該是大機率事件。

在這場競賽中,中移動明顯是有先發優勢的,電信聯通在5G上整體比較被動,電信聯通目前希望通過LTE IOT的技術優勢,積累萬物連接的用戶基礎。

起了大早的中移動,能否始終領先並笑到最後,其中的關鍵因素取決於高通。

通信技術升級的變現,最終只有依賴於終端,而很多功能在網絡側實現相對容易,但對終端來說就比較複雜。

華為愛立信在網絡上做出來的功能,並不代表終端上就能做出來。

比如說5G的語音方案,核心網不同的建設路線等,都會對終端產生巨大影響。

從整個5G產業鏈以及全球TOP5晶片廠商來看,高通的技術能力和產品是最快和最成熟的,足以支撐18年的5G組網計劃,即可以按時交付商用級終端晶片。

去年10月,高通就推出了全球首款5G數據機驍龍X50,仍舊是熟悉的全模多頻段,支持2G/3G/4G/5G多模,支持全球5G新空口標準和千兆級LTE。

僅僅十二個月後,高通又實現了全球首個正式發布的5G數據連接,此外還推出了5G智慧型手機參考設計。

換句話說,高通目前的晶片已經達到了手機的設計標準,而不是笨重的原型機。

高通要與時間賽跑從而掌握對一個時代的話語權,這取決於它是否能夠趕在別人前面推出具有絕對競爭力的產品,從而讓中國移動這樣的超級運營商,實現網絡能力和用戶的升級。

為了獲得絕對競爭力,雖然高通唯一的有形產品是晶片,它卻擁有從核心網、基站到終端的系統級創新和驗證能力,並且從一開始就要參與到基礎技術的研究,並逐步滲透到標準、產業化、市場化中。

為此,高通要用至少提前十年的精確判斷、巨額投入和巨大風險來換取這一切。

高通是這麼說的,「當別人在談論5G時,我們已著手打造5G。

一份《5G經濟》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到了2035年,5G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將會創造總價值達到12萬億美元經濟產出,其中在中國將創造9840億美元的產值,並創造950萬個工作崗位。

從未有過的巨大的社會效益正在推動著5G相關技術和產業快速向前。

現在,我們正看到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到了打造5G的行列,但毫無疑問的是,像中移動、高通這樣的領先運營商、晶片廠商依然是路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