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廠商能在短時間內製造出替代英特爾的通用晶片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先要說一句的是,三星電子旗下的移動業務近段時間表現非常慘澹,但三星電子的整體業務卻表現上佳。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三星在半導體、晶片業務層面表現非常亮眼!晶片的重要性有多拉風?想想之前川普以威脅國家安全的理由,直接否決博通收購高通的的收購案就可窺視一二了。

就在近日,IC Insights評出今年上半年全球15大半導體廠商,三星、英特爾分居第一、第二位置。

此外,與去年同期相比,前15家半導體公司在2018上半年總銷售額增長24%,整體半導體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多。

可惜的是,這15家廠商沒有一家是位於中國大陸——7家來自美國,3家位於歐洲,2家來自韓國,2家來自台灣,1家位於日本。

鑒於晶片,尤其是通用晶片的重要性,因此中國大陸廠商也非常希望能夠製造出來,以弱化對國外晶片的依賴。

但是很顯然,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成功的。

半導體晶片是一個龐大的生產鏈條,目前從晶片設計到晶圓生產、從晶片製造到封裝和測試等,已經形成環環相扣的晶片產業鏈,且打造了一個龐大的全球化產業。

但中國大陸的晶片產業依然沒能獨立起來,只是為國外客戶做一些「外包」服務。

比如晶片製造業主要為海外客戶加工;晶片設計主要使用海外資源;晶片封測主要為海外客戶服務……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芯也缺乏疊代的條件。

英特爾等公司的晶片即使某一代不好用,但完全能夠不斷疊代,市場也給容錯的機會。

但中國芯卻沒有容錯的空間,在外國晶片性能優越、成本更低的情況下,中國芯顯然競爭力不足。

沒有疊代機會,就意味著很難有所提升。

當然,也不可否認的是現在華為、小米、格力等廠商也都在積極製造晶片,甚至華為的手機晶片還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是,它們並不是通用晶片,無法串聯起整個行業。

就像近段時間嘉楠耘智研發成功、量產全球第一款7納米晶片,雖然有人認為這是中國芯的崛起標誌,但更多業內專家認為這款晶片只是一個專用晶片,並沒有太大意義。

可以說,中國通用晶片製造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

但無論耗費多少資金、資源和人力,還是要將這項事業進行到底,否則就只能永遠被扼住咽喉。

(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