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高人——華為創始人 任正非 的背後故事(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企業家系列2——任正非 下) 華為——手機篇

任正非

華為

當華為在通信領域全球聞名的時候,華為在民間尤其是國內卻依舊鮮為人知,因為其通信設備和服務多用於企業,而普通群眾更多是華為通信的間接的使用者。

真正讓華為成為眾人皆知的科技企業更多的是因為其手機業務的推廣。

華為手機

很多通訊產業的公司都會生產手機,比如摩托羅拉諾基亞(這兩者在手機行業更出名,但是之前在通訊行業也是巨頭級公司,現已衰落)、愛立信(早年間手機比較出名)和我國的中興通訊等。

因為在通信領域的技術耕耘使其在手機的接受和發射信號等裝置上更有優勢、也可以減少需要繳納的專利費用。

老式 愛立信手機

正如聯想戴爾惠普等更多的是把英特爾英偉達微軟IBM等公司的軟硬體拼接在一起組成一台電腦,很多手機製造商也扮演著一個「拼接者」,只不過相比於電腦,手機廠商的優化多一點(例如基於Android的優化系統)。

所以不論是擴張產業版圖還是促進技術價值轉化,生產手機都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向。

在2003年7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手機業務部成立;2004年2月,華為手機作為中國第一款W-CDMA手機參加法國坎城3GSM大會,並在大會現場進行了豐富的業務演示;2005年6月,華為第一款3G手機U626被查爾頓媒體集團評為「最佳3G手機獎」;2009年2月,華為在西班牙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首次展示了其首款Android智慧型手機,並宣布將與T-mobile合作推廣該手機;2010年9月,華為在德國IFA上發布了全球首款with Google的Android2.2普及型智慧型手機IDEOS;2011年3月,華為智慧型手機C8500在中國上市百天零售過百萬。

華為智慧型手機發展的早期策略是利用與各大通信運營商(包括李嘉誠旗下的電信公司)的良好合作關係加深合作,推出合作款型的手機,利用通信運營商的眾多店面進行銷售(比如當時中國移動、聯通營業廳里售賣的華為手機),這也是華為手機能那麼快的進入歐美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於華為既是很多通信運營商的設備和技術提供者,又是其手機業務的合作者,所以華為手機在與很多通信運營商合作相對較晚的情況下依然能迅速成長。

之後,華為手機也隨著大勢走上了專營店之路。

華為手機的大火還是受益於其對人才和技術的重視,在智慧型手機上大多數手機都走在學習(抄襲)蘋果設計的道路上,不同於三星手機的熱賣更多是由於其本身就是很多手機主要配件的主要生產供應商,華為更多的是靠手機技術上的奮起直追和堅持自己的設計。

堅持研發並使用手機背後指紋解鎖、堅持自己的外觀設計,這些堅持說不上好壞,但是讓華為手機區別於主流設計(蘋果的外觀設計),得到了更多的關注。

華為麒麟晶片的研發的作用在之後的「中美貿易戰」凸顯出來,媒體上的大量曝光使華為手機在國內徹底火了起來。

(PS:(個人看法)麒麟晶片使得在「貿易戰」中我國可以對高通的壟斷和高定價說「不」,雖然目前麒麟晶片並沒有某些華為高管吹噓的那麼厲害,很多權威榜單的排名上也比不上高通的最新晶片和蘋果的晶片,但是製作工藝和性能相差不算懸殊,必要情況下可以替代)

麒麟晶片

雖然任正非創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國內外上享受極大的知名度,但是,任正非的財產在亞洲富豪排行榜中連一百名也排不上。

然而雖然華為沒有上市,但是華為卻是國內民營企業中最早實行「股權激勵」的企業,華為的虛擬股權激勵方案中,將絕大部分的員工納入股權激勵範圍。

任正非所占公司股權不足2%,公司98%以上的股權為員工占有
,這可以說是世界各民營公司極為少見,或者說從未有過的現象。

(經常被各種媒體說的任正非所占不足2%只是股權,也就是他只擁有華為帶來的不到2%收益,其他的98%以上都分給員工了,而且員工也是通過員工公會來持股的。

由於華為還沒上市,所以具體任正非股份占比不清楚,相信會在2%以上)。

華為給員工的待遇很高(出現了李一男等很年輕就擔任公司高層的情況,李一男離開華為幾年後由於「股市內幕交易案」入獄,可他的經歷讓求職者對華為的印象很好),而華為的「返聘制度」和「45歲退休制度」也常常令人詬病。

按照華為給員工開薪資和贈與股權收益的方式,員工工作時間越長就員工收益越高,出現薪水過高的情況。

華為還留下了一個人最有才華和精力的時間。

所以外界認為其薪資待遇的重點是「拿多少,拿多久」(工資高,但45歲退休)

以下是華為科技公司的成就:(華為三大業務: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

消費者業務包含手機業務

2010年,華為超越諾基亞西門子(這是一個公司,2006年由諾基亞和西門子的電信業務合併而來)和阿爾卡特朗訊,成為全球僅次於愛立信的第二大通信設備製造商。

2017年超越愛立信成為通信行業的NO.1。

目前,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華為通信解決方案

華為2008年PCT(國際專利申請)數就已達到1365件,位居世界第4,2010年更是一躍升為全球遞交申請最多的公司(超第二大國際專列申請公司日本「大戶松下」8項,蘋果公司更是望塵莫及)。

2011年1月華為反擊摩托羅拉——被華爾街日報稱為中國企業第一次智慧財產權作為武器來反擊西方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2017年我國PCT(國際專利申請)低於美國,世界第二。

但是華為、中興是2017年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但是中興受「美國封鎖事件」拖累。

根據IDC的數據,華為於2012年7月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廠商,僅次於三星和蘋果。

並於2013年,全年手機出貨量正式成為全球第三,並保持至2018年初。

2018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更是超越蘋果,世界銷量第二。

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平時的生活中並接觸不到華為的電信業務;華為手機又有些高價低配(相對於某些有關稅的手機品牌,如蘋果),性價比不高,但是作為多次和美國政府打官司不屈服、我國企業的驕傲,華為是值得敬佩的!(小編不喜歡用華為手機,但依舊佩服這家企業)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科技新聞前線」,新聞,我們是認真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什麼成就了華為

近日,在網際網路圈裡,「華為」無疑成為了高頻熱詞,無論是出席IFA,發布新手機,還是《經濟觀察報》里的半版華為廣告,包括昔日出走的李一男成立了牛電科技開始賣起了小牛電動車……這一切都不禁讓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