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作業系統拿什麼贏安卓?這幾個關鍵點不可忽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任正非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James Kynge專訪時,也就是發表在法國《觀點》雜誌上的那篇專訪,提及到:" 首先,鴻蒙系統的產生,本身並不是為了手機用,而是為了做物聯網來用的,比如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因為它能夠精確控制時延在五毫秒以下,甚至達到毫秒級到亞毫秒級。

第二,我們希望繼續使用全球公用開放的手機作業系統和生態,但是如果美國限制我們使用,我們也會發展自己的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最關鍵的是建立生態,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態需要兩、三年左右的時間。

我們有信心依託中國、面向全球打造生態。

一是中國市場就有龐大的應用,相比所有網際網路軟體,我們的系統時延非常短,如果有的人認為在這個短時延的系統上應用得很好,就會遷一部分業務到華為來;二是,中國大量做內容的服務商渴望走向海外,但是走不出去,它們搭載在我們的系統上就可以走出去"。

從以上訪談中,不難看出華為對鴻蒙系統的定位是非常清晰的,主要用於物聯網。

如果要推廣,需要建議生態鏈,大概花2~3年時間。

一定會取得成功,因為需求在那裡。

同時也是告訴美國,不要逼我,我是有絕招的。

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這些絕招,以及如何把這些絕招發揮到極致。


鴻蒙系統的硬實力:微內核、實時作業系統、低時延

宏內核就是把很多服務集成進內核,除了最基本的進程、線程管理、內存管理外,文件系統,驅動,網絡協議等等都在內核裡面。

優點是效率高,缺點是穩定性差,開發過程中的bug經常會導致整個系統掛掉。

典型代表有Linux。

微內核中只有最基本的調度、內存管理。

驅動、文件系統等都是用戶態的守護進程去實現。

優點是超級穩定,驅動等的錯誤只會導致相應進程死掉,不會導致整個系統都崩潰,缺點是效率低。

典型代表QNX。

鴻蒙屬於一個RTOS(實時作業系統),可以提供5ms以下的低時延,在某些領域必須使用對實時性要求非常高的作業系統。

例如在工業控制、交通管理、機器人、航空航天、武器裝備等領域,系統事件的響應如果不能準時或超時,就可能導致巨大的損失和災難。

因而,選擇作業系統時,對實時性的仔細考慮至關重要。

所以這也是任正非在不同的場合都強調鴻蒙是為物聯網而生的系統。

如果鴻蒙系統用於手機,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系統將會變的很順暢。


開發者平台:方舟編譯器、開發文檔、服務團隊

什麼是編輯器?編譯器是代碼和機器溝通的橋樑。

將用高級語言寫成的代碼翻譯成機器看的懂的語言。

當前安卓平台的絕大多數APP基於Java 語言開發,但CPU 只能理解彙編指令,因此需要一個虛擬機(Virtual Machine,簡稱 VM)來把Java 高級語言轉換成機器能懂的語言,也就是一邊編譯,一邊執行。

但是,VM 的存在會導致程序運行變慢甚至卡頓。

華為編譯器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繞過了 VM。

方舟編譯器的不同之處是將動態編譯改進靜態編譯,可以做到全程執行機器碼高效運行程序,大大縮短了程序響應時間。

當前TOP應用95%都涉及了多種語言的開發,比如C、C++、JAVA等,不同的語言代碼保持獨立,在運行環境進行協同,會產生系統性能的部分損耗。

方舟編譯器可以做到將不同語言的代碼放到一套編譯好的執行文件,並高效運行。

華為的鴻蒙系統比現有安卓系統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

但作業系統最重要的是整個生態系統的搭建,這需要大量第三方軟體廠商、開發者和用戶的彼此的互動。

不論是蘋果,還是微軟,或者安卓,針對開發者都提供了大量、友好、詳細的開發者文檔,供開發者使用,如微軟的MSDN。

每年都有大量的技術書籍面世,同時官方還會舉辦開發者大會。

如果開發者碰到了問題,還要有專人回答疑問,這就要求建立強大的服務團隊,提供專職服務。

只有把大量的開發者團結在鴻蒙系統周圍,也就是要為開發者聽過保姆式的服務,才會讓整個生態生根發芽。


社區的力量:鴻蒙是否會開源?

安卓是開源的代表,蘋果是封閉的代表。

那麼華為會怎麼選擇呢?個人認為華為大機率的會選擇開源

主要基於以下幾點考慮:

1.方舟編譯器已經開源,華為也越來越開放,任老闆也在多個場合強調合作共贏。

2.鴻蒙是用於物聯網系統,IoT形態多種多樣、需求也多種多樣,場景也多種多樣。

如果鴻蒙封閉很難玩得轉。

3.鴻蒙需要去攻城,不是守城,需要社區的力量,外部的合力去做大做強。


商業閉環:應用市場

開發者或者開發商在這個平台上玩,是需要盈利,不是來做慈善的。

那麼基於這個目的,華為需要幫開發者或者開發商能變現,也就是要搭建一個平台,讓資金流動起來,讓供需流動起來。

那麼應用市場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因為這是被蘋果和安卓驗證了的模式。

最初華為可能會貼錢吸引開發者加入,後面才會考慮抽成的問題,也許華為壓根兒就瞧不上那點抽成的費用。

或者藉助華為手機的出貨量,在通過應用市場把業務做到國外,這也是不錯的利潤點。

沒有利益就很難有開發動力,那麼由此也極易形成當年WP系統所遭遇的惡性循環。

通過應用市場來完成商業的閉環。


建立完整的生態鏈:2~3年時間

羅馬之城非一日建成,一個生態系統的搭建也不是一年能建成的。

鴻蒙系統最初推向市場的時候,肯定會出現很多bug,這個時候需要包容的開發者和開發商,去幫助它改進,同時鴻蒙團隊收集用戶的反饋意見,做出合理的優化,然後再逐步推向市場, 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非朝夕能完成的工作。

也許這個過程不會太長,2年的時間就夠了。


總結

開發出一個作業系統其實並不是很難,難的是如何聚攏開發者為這款作業系統持續開發各類優質應用,讓這款作業系統得以具備真正價值,繼而發展壯大,需要在系統開發商、硬體廠商、開發者與用戶之間形成良性正循環,這才是的關鍵所在。

以上分析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歡迎關注我,給你好看的AI和IoT知識,您的關注是我持續的動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鴻蒙 OS 四大技術特性及發展路線

華為鴻蒙系統(HongmengOS或HomonOS),是華為開發的自有作業系統。華為OS將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將這些設備)統一成一個作業系統。且該系統是面向下一代技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