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中興、調查華為,華為不懼美國的三司會審,華為的底氣何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繼中興後,美國開始對華為下手了。

4月25日深夜,據媒體報導稱,美國司法部、商務部和財政部正在調查華為技術公司是否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措施。


​ ​​

這距離上次中興被美國「封殺」,不到10天。

那是4月16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美國政府在未來7年內禁止中興通訊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對華為的調查進展到了什麼程度,以及展開調查的具體指控是什麼,但一旦華為違法出口伊朗的證據被找到,就極有可能會和中興一樣,遭受重罰。

其實這也不是美國政府第一次調查華為了,在此前的2013年和2016年,美國都有調查過華為,華為在美國市場開展業務曾屢次受阻。

而在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的當下,美國一而再地給中國科技企業「找麻煩」,比以往更易引發擔憂。

為什麼美國頻頻向中國科技企業發難?對華為等企業有什麼影響?我國政府或是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呢?

小編認為這不是一般的商業摩擦 而是貿易戰的升級版 中興、華為是中國5G通信的帶頭羊,是領軍企業。

而美國非常擔心中國在5G通信上領先,因為中國一旦在5G通信上面樹立了標準並實現商業化,那麼未來在該領域,美國就要跟著中國走了。

所以,美國這麼做不是一般的商業摩擦,而是一個技術戰爭的手段。

這是貿易戰的升級版,不是偶然,是一步一步來的。

美國對中興的制裁屬於單方制裁,就像把岳飛處死一樣,莫須有,沒有什麼道理。

​ ​

如果美國要制裁華為,可能比制裁中興要難一點。

美國唯一能制裁華為的方式還是禁售,因為華為也有一些零部件是從美國進口的,有可能會不允許美國企業對華為出售這些產品。

如果美國制裁華為,會對華為產生一定的影響。

假如華為不能馬上找到一個替代的廠家來供應同樣產品的話,就會供貨中斷。

但是這對美國的影響更嚴重,就等於美國政府破壞了美國企業的信譽。

就中興、華為兩者來說,華為受到的衝擊應該比中興小。

也就是說中興對美國企業供貨的依賴要大於華為,所以中興受到的影響要大於華為。

但是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華為和中興等中國企業以後都不敢訂美國企業的貨了。

因為訂美國企業的貨太危險,將來美國企業會失去一大塊中國市場。

我覺得現在中國政府還算比較克制,如果中國也對美國的企業搞一通調查,也制裁一個美國企業,那才叫真正的升級,我們現在還沒做。


​ 還有就小編認為美國意在敲山震虎 我們切不可掉以輕心 ,這麼多年以來,雖然華為和中興這兩大巨頭在市場上競爭激烈,但無可置疑的是,這兩者都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實現中國製造全球化的翹楚。

它們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真正代表,美國此舉其實是準備向中國企業全面開刀了。

而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華為似乎特別淡定,那麼華為的底氣何在?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

第一,美國業務占比不是其大頭。

根據年報數據顯示,在2017年6036億元的銷售總收入中,美洲收入為392.85億元,占比只有6.5%。

這與中國、歐洲等市場相比,比例實在是太低。

因此就算把美洲市場禁了,對總收入影響也不大。


第二,美國對華為一直都非常忌憚。

雖然華為是全世界最大的網絡設備提供商和第三大手機廠商,但是由於美國對中國的忌憚,所以華為的美國業務發展一直都不順利。

從2008年華為正式進軍美國以來,美國政府叫停了華為的四次重大收購交易,否決了全美最大的運營商Sprint給華為的60億美元網絡設備訂單,採取重重政策限制禁止美國電信運營商與華為的合作……既然如此,華為也就不會畏懼美國再加碼,在應對美國的調查層面,華為早就爐火純青。


第三,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早在2004年華為就開始了自己的晶片自主化的研發進程,到了2014年,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開始成為產業的主流晶片之一,從2014年麒麟910到2018年麒麟970,海思麒麟晶片出貨量馬上要突破2億顆,即使美國像對中興一樣對華為禁售,華為至少在晶片領域有著自己的優勢,這就是華為手中的「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狙擊華為 馬雲憤然出手

4月25日,美國司法部就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進行調查。據相關媒體報導,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稱,華為和中興通訊可能涉嫌從事威脅美國技術機密安全的活動。所以自2017年年底以來,美國政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