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諾基亞的淡出,原因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期,有相關平台和媒體發布了全球銷量前列的十款手機,其中有一款手機又讓我們想起了它曾經的輝煌,它就是諾基亞。

最近的這份銷量榜上,諾基亞占據了7席。

諾基亞

我們先了解一下這份榜單:

摩托羅拉 Razr V3,全球銷量1.3億部

諾基亞2600,全球銷量1.35億部

三星E1100,全球銷量1.5億部

諾基亞5230,全球銷量1.5億部

諾基亞6600,全球銷量1.5億部

諾基亞1200,全球銷量1.5億部

諾基亞3210,全球銷量1.5億部

蘋果iPhone6/6Plus,全球銷量2.2億部

諾基亞1110,全球銷量2.5億部

諾基亞1100,全球銷量同樣為2.5億部

銷量前十的手機中,諾基亞占據了7個席位,這足以證明曾經的諾基亞是多麼的傳奇輝煌。

諾基亞的每一款手機都可以視作為經典代。

熟悉的開機畫面,熟悉的鈴聲,砸核桃的技能,擋子彈的情懷,諾基亞對於用戶的來說,成為了一種手機之外的更具情懷的東西。

很多人對諾基亞的情懷都比較深。

2013年,微軟收購了諾基亞以後,我們再也看不到諾基亞的影子了,曾經的諾基亞只能存幾百條簡訊,滿了就必須刪除,每次滿了以後都要精心挑選哪些應該留,哪些刪除,簡訊裡邊慢慢的都是回憶。

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諾基亞的輝煌是怎麼一步步的走向沒落的。

這必須從1998年前後,新的手機作業系統塞班系統的出現說起,當時Symbian公司為手機計一套新的作業系統Symbian作業系統,隨後在全球第一款Symbian系統手機愛立信R380正式出售,而真正把塞班一步步成功推向市場的是諾基亞,這個功勞肯定是當屬諾基亞了。

當初的諾基亞8210、7650、7200、6600、6681、7610、N70、N73、N86、N93i、N95等這一連串耳熟能詳的數字編號後邊,是每一個經典機型,也曾經伴隨著我們無數人的成長,尤其是對於80後和90後。

當初用這樣的手機踩空間、聊QQ、玩遊戲等,都是非常愜意的。

諾基亞的傳奇也就是從1996年開始,1996年到後續的15年諾基亞一直占據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

1999年,可以說是諾基亞的巔峰時期,整個公司市值超過2700億美元,進入到21世紀,諾基亞更是擴張和發展,並且在2004年一度收購了塞班創始者Psion公司在塞班的所有股份。

這次收購為諾基亞後續統治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提供了很好的保證。

但是,市場的變化是多元的,也是無法預見的,2011年,諾基亞慢慢的被後續崛起的蘋果和安卓超越,從此也跌落了第一的寶座,隨後諾基亞也進行相應的調整,自己也嘗試自主研發自己的系統,隨後宣布自己的第二次戰略轉型,和微軟合作,但是,結果不是很美好,諾基亞在短短的兩年內已經跌下了神壇,最後被微軟以37.9億歐元價格收購。

2011年對於諾基亞來說,看似平靜,但是已經早都有所市場跡象出現了,在2011年,Symbian在全球手機作業系統市場上還占有33.59%的市場份額,蘋果iOS手機作業系統22.56%的市場份額,谷歌Android手機作業系統21.74%的市場份額。

諾基亞的最終沒落原因有:

1、諾基亞的死守和變通反映的遲緩。

諾基亞一直堅持和死守不適合移動端的塞班系統和微軟系統,但是當他明白過來的時候,已經被其他的品牌甩到了後邊。

2、諾基亞對整個網際網路發展的跟隨之後。

塞班系統當初的鼎盛是建立在沒有更優質和開放的作業系統之上,但是當安卓系統出現以後,塞班系統的不友好也就逐漸凸顯出來了,操作介面、觸摸感觸、手勢操作落後,塞班手機一直沿用了PC的思路,在手機頁面布局採用分級式,想打開應用,就必須通過鍵盤或觸屏從首頁到程序層層打開。

安卓和IOS採用了更新的方式,取消了按鍵,平鋪式打開,更加人性和智能。

3、塞班系統龐大,開發程序難度較大,對開發者來說,負擔和壓力太大。

4、沒有建立自己的應用商店。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戶更多的講求體驗感覺,所以,硬體並不是一個唯一的東西,軟體和應用顯得更加重要,手機變成了一個載體。

5、重視硬體品質,忽略軟體。

這個問題和第四個是類似的,就是在實際的過程中,諾基亞沒有從時代發展的角度上去考量很權衡自己的產品,堅持自我,諾基亞通過拼硬體來博得市場,但是恰巧是這個實際,讓蘋果和安卓「彎道超車」。

如今的手機市場,一片火熱,在我國,小米、華為、OPPO、vivo等手機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穩步攀升,這也說明了我國手機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

但是問題同樣明顯,起步晚、底子薄、自主創新能力低、危機意識不足、品牌建設薄弱等仍舊是阻礙我國手機行業發展的明顯「短板」。

目前來說,小米有MIUI作業系統,華為有自研的麒麟晶片。

這兩者準確的市場定位為它們帶來了巨大的成功和市場潛力。

結語:對於日新月異的變化,必須懂得順應市場,有預見性的去拓展自己,提升品質,從各個方面去權衡。

如果不思進取,不懂得調整,那必然會走向隕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