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印度的佳境與迷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易北辰

移動網際網路帶來的真正影響,是把人們的時間消耗在(Online)在線社會。

50萬年前的關鍵詞是光明和黑暗,50年前的關鍵詞是數字和模擬,今天的關鍵詞是在線和離線。

印度未來5年將迎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人口遷移。

從離線社會遷移到在線社會,從功能機遷移到智能機。

而當一件事情,規模宏大到覆蓋12.73億人口。

這就是颱風口。

對於「颱風論」的提出者,雷軍自然不會錯過,再次飛豬的機會。

而這場戰役,有了中國市場的經驗,雷軍似乎更加遊刃有餘了。

印度莫迪總理點讚小米印度第二座工廠

雷軍3月24日深夜22時在發布一條微博:

莫迪在推文中稱,「印度製造」的重大推進,智慧型手機廠商小米宣布在印度設立第二座工廠。

這條推文發布於3月21日。

雷軍評論:「印度莫迪總理今天在社交媒體上談到小米在印度設立第二座工廠。

小米印度團隊加油!」

據小米印度公司總經理馬努·賈殷介紹,即將建設的這座工廠位於印度東部安德拉邦斯里市。

新工廠將為工廠周邊100多個村莊提供逾5000個就業崗位,其中九成勞動力為女性。

建成後,小米公司在印度的產能可提升至平均每秒製造一部手機的水平。

印度是小米開拓最快的海外市場。

在小米進軍印度市場的第二年即2016年,小米在印度實現了10億美元的營收。

而小米入印也踩准了印度國內的政治主張。

「印度製造」是莫迪上台後的一大政治主張,莫迪試圖像中國當年所做的那樣,通過改革開放來招商引資,利用勞動力成本優勢來發展製造業。

小米進入國際時間

人和企業最難對坑的就是行業周期。

小米經歷了2016年的下行周期,在2017年進入上揚通道。

國際化是雷軍為小米2017年定下的幾個核心戰略之一。

2017年1月份,雷軍在一次內部演講中稱,2016年是小米的「補課元年」,小米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2017年小米要聚焦5大核心戰略,即黑科技、新零售、國際化、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金融五大部分。

經歷幾年的突飛猛進後,小米今年在國內的腳步似乎穩健了不少。

然而,在國產手機品牌心心念念的印度市場,小米卻有一個更為宏大的目標:三到五年之內,做到印度第一!

事實上印度12.97億的人口規模值得任何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下重金部署。

只不過,高舉「專注、極致、口碑、快」大旗的小米,這一次,又快人一部。

而以小米而代表的「中國天團」正在加速布局印度進程。

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日前發布報告稱,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已經占據了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蠶食了三星的市場份額。

報告顯示,2016年11月,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的市場份額超過了50%。

這意味著印度市場上每售出兩部智慧型手機,就有一部是中國品牌。

當前,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高達100億美元。

一年前,三星在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約為30%,而如今卻降至21%。

與此同時,得於低廉的價格、先進的技術和廣告推廣,Oppo、聯想、一加(OnePlus)、金立和小米等中國智慧型手機廠商的合計市場份額超過了50%,而一年前僅為19%。

在孟買擁有兩家手機零售店的瑪尼什·卡特里(Manish Khatri)稱:「中國品牌智慧型手機的質量與三星不相上下,但價格更低。

在我們所售出的每10部手機中,大約有6~7部為中國品牌。

而當日媒體,對中國製造,表現了謙卑、學習的姿態。

印度著名媒體《印度時報》頭版發表文章,介紹了小米的商業模式「網際網路+」,認為小米公司具有網際網路基因。

文中指出,小米科技創始人兼CEO雷軍講述了網際網路怎樣改變全球商業,以及小米怎樣通過網際網路思維改造零售、金融行業,打造「新零售」、網際網路金融模式。

《印度時報》還認為,由於中國和印度很相似,小米在中國的成功在印度很值得借鑑。

線上線下需協作 小米印度仍面挑戰

在2014年7月進入印度市場後,小米迅速開啟製造本土化進程。

2015年8月,小米與富士康合作建立的生產線落成投產,至2016年3月,小米在印銷售的手機產品,75%為本地製造。

新工廠投產後,這一比例將上升至95%。

這也被視作小米對印度總理莫迪提出的「印度製造」口號的響應。

權威市場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小米在印手機市場份額為10.7%,僅次於三星的25%,位列第二。

但是小米在印度市場僅靠線上市場面臨局限,印度市場的電商化程度並不高。

市場的絕大部分手機還是靠線下渠道銷售的,2015年二季度小米解除與印度第一大電商Flikart的獨家合作協議,開始與印度本地的線下渠道合作。

在剛剛過去的2月,小米印度公司的總經理馬努-庫馬爾-傑恩(Manu Kumar Jain)晉升為小米全球副總裁,傑恩是印度人,正在幫助小米在印度市場的拓展線下渠道,不過他出身自印度電商,此前的一個身份是印度電子商務Jabong的聯合創始人。

新的戰場已開闢,確立市場格局的時間是5年或許更短。

時間才是各路品牌最稀缺的資源。

如何撬動時間槓桿踩油門提速,才是破局法門。

自然,團結當地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顯得尤為重要。

微信公眾號:易北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