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FD-SOI技術到底是否可行?格羅方德CTO說在22納米後還有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雖然曾在激烈競爭中於關鍵性技術節點28nm和14nm落後於人,但作為目前全球第二大半導體代工廠,Globalfoundries(格羅方德)毫無疑問在技術方面仍有其獨到之處。

隨著摩爾定律的放緩,業界越來越多的探討著未來半導體的技術走向。

摩爾定律是否還能繼續?FinFET技術能夠走多遠?FD-SOI技術到底是否可行?EUV何時才能突破進入實際使用?近日,《中國電子報》記者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專訪了格羅方德首席技術官Gary Patton。

《中國電子報》記者與格羅方德首席技術官Gary Patton

下一個製程節點重點看向7納米

Gary Patton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在先進位程方面,不像過去14納米技術是從三星授權而來,7納米技術將由格羅方德自己研發。

目前還沒有確定到達7納米的具體日期,但7納米計劃絕對非常有競爭力。

格羅方德在與IBM的協議中獲得了幾百名關鍵技術人才,他們一直都在從事最先進半導體技術的研發。

這些曾經在14納米、32納米和45納米節點上與英特爾競爭的技術人員,目前正在格羅方德Melta(馬爾他)工廠專攻7納米技術。

FinFET技術方面,格羅方德的14納米正在生產中,其技術水準比其他一些代工廠的14納米和16納米更好,非常有競爭力。

目前,很多產品已經在工廠流片,產能爬坡沒有任何問題,這些產品覆蓋的市場範圍很廣泛。

未來,格羅方德將會把大部分生產力用於7納米上。

這是由於大部分客戶都將專注於7納米。

他們認為,與設計投入相比較,10納米節點沒有足夠的價值優勢,他們將可能用10納米技術做一小部分產品後轉換到7納米技術,或者直接跳過10納米來用7納米技術。

從scaling的角度來說,10納米只能算半個節點。

因為除了尺寸有所縮小,10納米在性能提升上並沒有完全遵循摩爾定律,一些擁有10納米技術的代工廠並沒有獲得如摩爾定律所言的足夠的性能提升,甚至有時候還會損失之前的技術節點能提供的性能表現。

如果10納米節點如果能有更多時間,也許可以加入額外的元素提升更多性能。

但是由於要滿足手機性能提升的計劃,必須在特定日期之前就準備好相關技術,所以一些有10納米技術節點的代工廠無法實現足夠的性能提升。

在5納米節點的技術選擇上還有待討論。

格羅方德正在做一些路徑探索的工作,例如探索FinFET技術是否可以走到5納米節點、探索納米層片堆棧、嘗試垂直電晶體。

格羅方德和IBM有一個10年的協議,包括2部分。

一是供應鏈協議,將會給他們供應14納米、7納米等節點技術。

IBM是格羅方德22納米技術的客戶,目前已經進入14納米的驗證環節。

二是研發合作協議。

格羅方德正在和IBM一起在Albany納米技術中心共同研發7納米技術,以及尋找5納米和5納米以下節點的路徑。

雖然最先進的製程技術很重要,但是老的製程技術仍然占據很大的市場份額。

例如射頻信號,IBM曾經是射頻代工的領導者,這部分業務也隨著IBM半導體部門轉移到了格羅方德。

格羅方德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很多資金,以幫助在新加坡和Dresden(德國德勒斯登)的晶圓廠中的射頻業務。

22納米FD-SOI技術也將有部分射頻的生產。

FD-SOI技術已經可以走入下一個節點

據Gary Patton透露,格羅方德的Dresden工廠已經開始了22納米產能爬坡。

去年7月,格羅方德剛宣布22納米FD-SOI的項目,現在還處於早期技術開發階段。

今年年底,格羅方德將進入最後試產階段的風險生產。

這意味著目前已經有客戶在用該平台設計晶片了。

毫無疑問的是,FD-SOI技術在22納米後可以走到下一個節點。

Melta工廠在下一個節點的FD-SOI技術上也取得了發展。

不過格羅方德還沒有為該節點命名,沒有確定具體數字。

目前,為節點命名變得越來越難,因為節點名稱不再與任何物理物質存在緊密聯繫。

所以只能通過scaling(尺寸縮小)來判斷到底屬於哪個區域。

IBM曾經在SOI方面有著豐富經驗,過去長期研究PD(厚膜部分耗盡)-SOI技術。

在這個領域,IBM已經走過很多代技術,直到5~6年前,開始探索FD(薄膜全耗盡)-SOI技術。

由於這是一個對成本非常敏感的市場,格羅方德希望可以改變基本規則,真正找到那個最佳平衡點。

22納米就是一個最佳平衡點,因為可以在不用做太多雙重曝光的情況下,獲得較大的尺寸縮小。

隨著尺寸進一步縮小,雙重曝光是不可避免的,格羅方德希望的是最大化的避免做過多的雙重曝光甚至三重曝光,找到可能的最佳成本點,綜合平衡好成本、性能和功率三者之間的關係。

的確,FD-SOI技術在基片上的成本有所增加,但由於內置絕緣節省了很多掩膜步驟,所以其實FD-SOI技術是在成本方面有競爭力。

另外,格羅方德28納米技術生產的大部分工具都已成功運用於22納米技術生產,所以除了一些非常特殊的工具外,格羅方德在工具上只投入了很少的資本,這也幫助降低了成本。

同時提供FD-SOI技術和FinFET技術

Gary Patton指出,格羅方德同時提供FD-SOI技術和FinFET技術。

FinFET技術提供給那些希望做更大、更高性能晶片的公司;FD-SOI技術提供給那些更關注功率和成本平衡的公司。

由於IBM的需求,FD-SOI技術和FinFET技術研發在同時推進。

因為IBM的重點需求是具備極高性能的大晶片。

在這部分市場中,FinFET技術是明顯的贏家。

因為FinFET技術能夠提供更大的電流。

很大的晶片中需要驅動很長的信號線路,這要有很大的布線電容,需要更大的電流。

但對於小晶片來說,比如物聯網晶片,布線電容不需要那麼大,器件電容更重要。

那麼FD-SOI技術在這種應用場景下就更合適,因為FD-SOI有更少的器件電容。

格羅方德在這裡引入了一個小轉折,即體偏壓技術(body-bias)。

這是FD-SOI技術所獨有的特點,也是讓該技術最受關注的特點。

通過把矽做得極薄,讓它可以全部耗盡,所以不會再漏電流。

如果再將氧化矽層做的非常薄,同時放入偏置裝置(bias),就可以調節控制這個電晶體。

如果放入的是正偏壓,可以實現性能快速增強;如果放入的是負偏壓,我們實際上可以關掉該裝置。

讓它實現很低的漏電流,大概是1pA/micron的水平。

它可以用於非常典型的物聯網應用,Gary Patton稱之為「watchdog processor」(看門狗處理器)。

這個處理器永遠處於工作狀態。

這個處理器不需要高性能,因為它只用於監控,等探測到活動時,自動打開圖像處理、無線通信等功能。

等所有事情完成,它再用偏壓關閉這些部分。

所以,當反向偏壓的時候,漏電流極低;只有短時間需要用到高性能的時候,再轉換到正向偏壓。

所以也可以實現極低的功耗。

未來技術節點的盡頭不可預測

Gary Patton指出,對於未來的技術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猜測。

要注意的是,這些節點名稱已經成為一種市場策略。

「我們是不是能做1納米技術?當然可以,但這個技術節點是什麼?誰來決定這個技術節點是叫1納米?」Gary Patton強調。

一些代工廠雖然提供16納米、14納米技術,但實際上從基本規則上來說,它是20納米技術節點。

在很多年前,對於節點的定義還有一個物理尺寸可以測量出來,但是現在已經不再有這樣的物理尺寸。

現在的節點是對尺寸縮小情況的一種描述,但並不是準確的。

例如台積電,他們的10納米相對於他們的16納米來說,確實縮小了,但這並不是一整個節點的縮小,而是半個節點的縮小。

但可以確認的是,scaling(尺寸縮小)可以持續下去,例如用電晶體堆棧、借鑑存儲3Dnand的結構,他們就是在不斷地向上堆疊。

EUV將於2020年前用於7納米節點

Gary Patton認為,EUV將會於2020年之前用於7納米節點。

他表示,7納米將是一個長期生存的製程技術,他很期待在某個時期EUV可以投入使用,實現生產周期、缺陷密度等方面的提升。

從產業界來看,EUV在過去一年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過去,EUV工具的實現一直遇到各種難關。

這是因為13.5納米波長的光源非常難製造出來,也很難將光通向晶圓片。

13.5納米波長的光很容易被其他東西吸收,但實際上它必須要經過多次反射到達晶圓片。

但在EUV工具中,在多次反射的過程中很容易丟失能量。

但目前,一些EUV工具的可靠性問題已經有所解決,在功率方面也有穩定的技術進展。

實際上,在格羅方德Albany工廠中的設備已經關閉,以進行功率升級。

格羅方德希望升級到200瓦特以上,從而滿足大批量生產的需求。

ASML已經宣布其200瓦特功率的工具在開發階段。

當然,還有一些別的元素。

在抗蝕顯影、無缺陷掩膜板基材等方面,目前也取得了穩定進展。

「所以看起來,EUV已經在路上了,我們對於未來使用該工具非常有信心,也為此做好了準備。

」Gary Patton說。

格羅方德在Albany工廠已經有一台EUV工具,今年稍晚一些的時候,還會引進第二台。

當這個工具準備好的時候,格羅方德就可以將7納米技術移植過來,用EUV工具代替一些更複雜的步驟,比如三重曝光、多重掩膜等。

由於減少了大量的製程步驟,這將有效降低生產周期,同時減少缺陷密度。

More than Moore將發揮作用

「隨著技術的發展,產業界會繼續scale(尺寸縮小),但是節奏會放緩。

目前,這個節奏已經放緩了。

」Gary Patton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英特爾已經將節奏從2年為延長至3年。

這足以說明技術挑戰性,隨著生產越來越複雜,從科技中獲得足夠的性能提升變得越來越難,需要更多的時間。

Gary Patton不認為問題是技術方面的,他認為現在有很多好想法,比如垂直電晶體、納米層片、自旋電子等。

限制將是經濟方面的,一個更小的晶片可以實現更高的性能,但對多數應用來說也許會太貴。

根據半導體顧問機構IBS的預測,40納米和28納米未來將仍然有很大的出貨量,直到20~25納米。

Gary Patton指出,我們還必須探索其他的增值方式,有些人稱之為「more than moore(超越摩爾)」。

例如現在的系統中,三分之一左右的電力被晶片間的通信消耗了,如果可以將晶片封裝的更近,集成包括光電子在內的一些其他的元素,能夠顯著減少功耗,實現性能提升。

另外,在封裝方面和低成本高效益方面,未來都有很多可做為的地方。

「而像FD-SOI這樣的另一種技術,為那些不想為昂貴的7納米技術付費的客戶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Gary Patton說。

因為不是所有產品都適用於7納米技術。

從28納米到14納米,設計成本已經增加了2.5~3倍,可以想像的是如果考慮到三重曝光等因素,7納米的成本只會更高。

對於物聯網晶片來說,這就不合適了。

Gary Patton表示,物聯網晶片也許更適合用22納米FD-SOI技術。

另外,從scaling的角度,目前越來越難從縮小技術方面獲得很高的性能提升。

所以人們開始探索另一條道路,比如如何讓他們的產品實現進一步的優化,這也許是用過去的技術或者混合技術。

例如一大部分射頻內容,如果將其放在7納米晶片上,實際上需要負擔7納米的價格,但產品實際上並沒有縮小太多。

因為射頻電晶體很大,不能從縮小中受益。

所以,更經濟的做法也許不是把這對射頻內容整合在7納米技術上,而是用兩個晶片,一個是7納米處理器晶片,一個是應用過去的節點但是專門針對射頻優化的技術製造的晶片,把兩個晶片集成在一個FD-SOI的基板上。

這樣製造成本更低,性能表現也更好。

所以,從兩方面入手,對於那些更注重性能的用有機基板,對那些更注重成本的用矽基板。

IBM兩種手段都有,做為協議的一部分目前也轉移到了格羅方德。

Gary Patton指出,另外一條路就是做3D封裝。

格羅方德的3D封裝已經進入批量生產。

美光就是其中一個客戶。

在與美光的合作中,格羅方德支持了其Hybrid Memory Cube"(HMC)技術,他美光用格羅方德的專用集成電路晶片做了矽通孔,然後將多個DRAM晶片堆疊起來,形成一個非常大的存儲單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英特爾10nm工藝發布,正面PK友商

上月,國際半導體巨擘英特爾在北京舉行了其近十年來在華的首次製造工藝的技術介紹。此次會議英特爾眾多高管悉數出席。會上英特爾首次公布了自家最新的10nm工藝技術細節,並深度解析摩爾定律,並揭示目前關...

摩爾定律今天死了嗎?並沒有

CNET科技行者 9月21日 北京消息(文/孫封蕾): 戈登·摩爾這個快90歲的老爺子,看到今天的英特爾在推出10 納米製程工藝的時候,一定很欣慰,英特爾還經過了半個多世紀之後,還在按照摩爾定律...

FD-SOI製程決勝點在14nm!

產業資深顧問Handel Jones認為,半導體業者應該儘速轉移14奈米FD-SOI (depleted silicon-on-insulator)製程,利用該技術的眾多優勢…半 導體與電子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