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經濟|別搞錯,現在的BAT才是最可怕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埃森哲曾在《人工智慧:助力中國經濟增長》報告中表示, 人工智慧作為一項全新的生產要素,而不只是生產率增強工具時,這有潛力將2035年的中國經濟總增加值提升至7.111萬億美元,而得益於人工智慧幫助員工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到2035年,人工智慧有望推動中國勞動生產率提高27%。

自從網際網路在中國誕生以來,網際網路諸侯之間的鬥爭是稍縱即逝,短短20幾年的網際網路歷史,其精彩程度絕對可以拍攝幾部世界級大片。

事件一:外來「侵犯者」Google黯然離場

想當年,Google剛剛進入中國時,攜帶高超的搜索技術勢如破竹,讓中國一眾網際網路企業大感危機來臨,紛紛舉兵「討伐」。

於是,Google走了,把30%的搜索份額拱手相讓,討伐盟主百度贏了——谷歌離華後,百度招兵買馬,擴充軍備,股價一路飆升,竟達到接近580億美元的恐怖數值,須知現在百度市值不過609億美元,而當年的騰訊不過500億美元出頭,阿里還未上市,百度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網際網路第一巨頭!

事件二:「3Q大戰」

2010年對百度來說是值得慶祝的一年,但對騰訊來說卻是十分艱難但至關重要的一年。

那時,騰訊正與360大戰,雖說騰訊的競爭優勢在於,坐擁即時通訊軟體這塊江東福地與長江天險,進可攻,退可守,占據地利之便。

進,騰訊可進軍搜尋引擎與電子商務;退,以QQ文化在中國之養成,百度或阿里巴巴尚無緣分一杯羹。

然而其還是前有埋伏後有追兵,騰訊則不僅與360發生大戰還被小米的米聊苦苦追趕,幾近動了元氣。

然而,置之死地而後生,騰訊此後從一家封閉的帝國,變成了一個開放的平台,從全面抄襲創業公司,到遍地投資創業公司,騰訊真正邁向了一家生態型公司。

經歷過以上兩個事件後的2011年,百度在BAT中座次排第一,並擁有當時最強的網際網路資源。

發展至今,BAT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三家網際網路公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三家巨頭各自形成自己的體系和戰略規劃,分別掌握著中國的信息型數據、交易型數據、關係型數據,然後利用與大眾的通道不斷兼并後起的創新企業。

但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百度從打敗Google、壟斷中國市場份額開始了大家嘴裡的「沒落」,壟斷本身並沒有錯,Google在全球也壟斷,錯的是壟斷後為了蠅頭小利、開始作惡,不思進取,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優柔寡斷,失去了戰略方向。

短短4年,百度居然就出現了7起「郵件腐敗門」。

2014年8月,事業部副總監廖俊,因利用職權涉及不正當交易,被解除合同,並接受公安機關調查。

2015年5月,百度渠道部高級總監宇暉、企業市場部高級總監金治等8位高管,因涉嫌商業受賄,被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並被移交至相關司法機關處理。

2016年1月,百度副總裁陸復斌、王湛、總裁張亞勤,因「血友病吧」事件,皆受到不同處分。

4月,副總裁王湛被通報開除。

2016年9月19日,百度對17起嚴重違紀案進行通報,多與內部貪腐有關,並一口氣開除了30名員工。

2016年11月4日,百度副總裁李明遠因與一家被收購公司,有私下巨額經濟往來,引咎辭職。

2016年12月,百度工程規劃建設部總經理董安民,被移交司法機關。

2017年3月16日,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涉及貪腐被辭退。

從百度最年輕的副總裁李明遠,到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這7起「腐敗郵件門」里,涉及了大量高管,甚至還有打江山的重臣。

這些人從一流名校畢業,進入到最優秀的網際網路公司,但最後卻倒在了腐敗的槍口之下,百度的架構也一次次在腐敗中動搖。

而反觀阿里和騰訊,同樣處於近乎壟斷的市場地位,但腐敗案件卻少的多。

百度本來希望連接360行,做360行的通用平台,但因為高層腐敗,結構震盪,一次次無疾而終。

所以,2012年,BAT全年凈利都是百億人民幣級別,而到了2016年,騰訊和阿里突破400億大關,百度依然停留在百億級別。

那麼,如今的百度,它有沒有死呢?

有的人說沒有,因為它依然在盈利,而且依然卡住搜索這個入口。

可是連百度自己都知道,從PC時代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的獲取早已從搜索轉向推送,如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以及微博這樣的社交媒體。

也因此,目前百度的布局變向為內容分發、連接服務、金融創新和人工智慧等四個方面。

好,接下來我們就來論論下半場網際網路大勢,誰會崛起?

今天的網際網路諸侯這樣兩個人物——馬雲、馬化騰,他們所帶領的阿里和騰訊代表了中國網際網路的第一梯隊,並且已經強大到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個毋庸置疑,現在所要期待的是誰會從第二梯隊中崛起,替代BAT中的B或者聯袂前進。

第一梯隊: 阿里,騰訊,華為

第二梯隊: 京東,網易,小米、美圖等。

從市值角度看,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市值都已突破3500億美元,百度卻長時間在600億美元附近徘徊。

從最新一季的營收來看,阿里巴巴與騰訊的營收規模均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百度則只有169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百度的背後,不僅有京東、網易、美圖正奮力趕超,還有未上市的小米、緊追不捨。

最受人矚目的是:京東到收割期了。

一度堅持不盈利,喜歡把賺的每一分錢都花出去的亞馬遜在2015年第二季度實現扭虧並持續盈利後,資本市場相當買帳。

如今,輪到京東了。

今年第一季度,京東實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盈利。

其財報顯示,第一季度京東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為14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為凈虧損2億元人民幣。

5月8日,一季報公布後的兩個交易日內,京東股價上升了近8%,市值逼近540億美元,與當時百度600多億美元的市值差距不到100億。

一個半月之後,隨著京東市值突破600億美元,其與百度的市值差距縮小到6億美元。

京東執行長劉強東接受採訪時表示,京東的商城業務早就已經賺錢了,只是目前賺的錢還很少,「但是終究有一天,我們商城的盈利能力會越來越強,當盈利的業務越來越多,虧損的業務越來越少,盈利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與此同時,京東正謀求摘掉「零售企業」的帽子,先是宣布京東金融業務將獨立,隨後又正式組建了京東物流子集團,京東保險、京東雲、京東智能和海外業務也都有戰略布局……

對這些後起之秀,馬雲早就有預判:「網際網路企業壓力非常大,每一天都如履薄冰。

而12年前,李彥宏寫給員工的內部郵件,或許正是此刻百度的寫照:「我們處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處在變化最莫測的行業,技術的變革、資本的無情流動、消費者面對越發多元化選擇時的不穩定,都讓我們這家年輕的公司終日乾乾,如履薄冰。

於是,我們看到了剛剛發生的中國銀行業大洗牌!四大行牽手BATJ,一起謀圖一個大局——

6月22日,中國銀行對外宣布,「中國銀行—騰訊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掛牌成立,二者將基於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雲上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

雙方將重點基於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建普惠金融、雲上金融、智能金融和科技金融。

6月20日百度與中國農業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合作領域主要是金融科技、金融產品和渠道用戶,雙方還將組建聯合實驗室、推出農行金融大腦,在智能獲客、大數據風控、生物特徵識別、智能客服、區塊鏈等方面探索。

6月16日,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與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正式簽署全面合作協議。

雙方將在金融科技、零售銀行、消費金融、企業信貸、校園生態、資產管理、個人聯名帳戶乃至電商物流,展開全面合作。

同時還將打通線上線下。

很快,我們甚至將在工行的網點看到京東的身影,以及京東與工行一起發行的銀行卡和金融產品。

3月28日,中國建設銀行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宣布戰略合作。

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均親自出席。

按照協議和業務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推進建行信用卡線上開卡業務,以及線下線上渠道業務合作、電子支付業務合作、打通信用體系。

看到了吧——現在的BAT才是最可怕的!

雖然他們當年創業都很苦逼,但在十幾年的發展中,他們成功利用已有優勢為自己聚集了大量財富,這些財富帶給他們的已不僅僅是「錢」這麼簡單,而是對社會資源的分配權。

所以現在創業公司在成功IPO之外,又多了一條變現的途徑叫接受BAT投資。

並且這種現象已經從單個公司向整個行業轉變,比如滴滴、比如現在的共享單車。

創業公司打的你死我活,最終的結果只不過是能不能在阿里、騰訊那裡賣個好價錢。

並且,似乎現在的創業公司也只能委身於BAT,想不拿BAT的錢,獨立發展謀求上市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難度非常大。

而且,大家都知道,網際網路下半場極有可能是人工智慧的天下。

而百度對於人工智慧的布局還是極其深厚不容低估的。

在福布斯列出的20位推動人工智慧改革的科技領導者中,有10位出自百度,其中7位如今都在百度擔任人工智慧領域的重要職務。

在最近幾個季度,我們看到了百度一個非常明顯的變化,那就是百度不僅僅只是將人工智慧技術和自身業務結合,而是正在加快人工智慧產品和商業化進程,將人工智慧技術與具體的硬體產品、具體的場景結合起來。

這其中的代表是DuerOS人工智慧作業系統和自動駕駛開放平台「Apollo」,這是百度人工智慧技術商業化落地的兩大重要方向。

歷史上的每一次工業革命,都由科技創新轉化為生產力,繼而推動產業應用,而大企業就是連接科技創新和應用轉化的關鍵角色。

根據麥肯錫早前的預計,至2025年人工智慧應用市場總值將達到1270億美元。

中國的人工智慧應用市場,將以 50% 的增速逐年增長,遠遠超過全球市場 20% 的複合年增長率。

所以如果百度能在人工智慧革命中,成為領軍企業,領先優勢同樣會反哺給百度,落地為業務、用戶、營收、利潤、市值的大幅增長。

千萬別小看百度,或許百度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這些,都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也因此,在這樣的大勢下,無論如何,遑論誰誰誰掉隊或者誰能獨執牛耳、一統天下還為時過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