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8背後:華為的野心、邊界及瓶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是關於華為Mate8發布會的感想。

寫得匆忙,導語跟引子就不要啦,bla-bla-bla-bla。











急吼吼的余承東

一個朋友說,余承東昨天Mate8發布會上的中文演講,跟雷軍的英文演講一樣的水平。

余承東昨天現場狀態確實不咋地。

整個演講激情不如以往,語言生硬,枯燥無趣,經常在需要解釋時突然中斷。

而且幾乎近10次這麼說:因為時間關係,這部分不講了。

這導致華為這場人滿為患的2015年重磅發布會多少顯得有些沉悶。

這與兩天前雷軍在北京的煽情演講很大反差。

雷軍本來演講水平一般,但前日後半程尤其最後幾分鐘突然爆發,實現了大逆轉。

余承東敘述這麼匆忙,也許有什麼事。

專訪環節後半程,當一家央媒提問後,余承東準備回答時,一名女助理急匆匆走到他身邊,遞了部手機。

余拿起來,幾秒鐘後掩口回應,聲音不大,卻頗有穿透力:「好的,老闆,好的。

然後,他將視線轉向大家,說了一聲對不起,強調「好幾個電話打過來」。

採訪結束,余承東與華為消費者業務中國區總裁朱平站在大廳里等車。

余繼續打電話,又提到了「老闆」。

後來,樓下來了三輛車,兩黑一白。

余與朱走出樓,鑽入前面黑色一輛,自始至終沒放下手機。

在中國,被稱為「老闆」的,往往指最高層。

你很少稱自己部門上司為「老闆」,親切點說,大都是「老大」。

余承東可能是有急事處理。

這300多字插曲只想讓諸位感覺到,中國這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公司,也不是那麼時刻都很淡定。

當然,無論匆忙為何,都無損華為昨日發布的M8魅力。

現場它收穫不少讚揚。

把玩下來,我也覺得,在諸多安卓機里,無論物料、系統以及對商務人群的訴求迎合上,它確實能拉開一段不小的差距。

難怪余承東昨日PPT里,唯一對標的品牌是蘋果。

他只在隨後專訪環節提到過三星、小米、中興三個名字,略帶一絲嘲諷。

Mate8背後的華為深層生態企圖

觀察這家牛逼公司,我並不想停留在產品功能與出貨上。

我相信M8能進一步提升華為的全球品牌影響力。

但著眼未來,它給我的感觸,並不如余承東匆忙中說出的幾句隱晦的話更深。

採訪環節,我問他一個問題:目前行業出現這樣一種局面,上游廠家比如ARM在處理器架構上的創新,谷歌在安卓系統上的創新,動力不如一年以前,沖在前面的終端企業,反而可能要推動它們走,這就涉及到一個企業的創新壓力,華為怎麼看待。

本來我還想對比一下當年的wintel與如今的AA創新,結果被他打斷了。

這是個務虛問題,多少有些迎合,但我琢磨很久了。

一來想聽聽余承東談談華為的下一步創新力,看華為終端生態計劃;二來看看M8是否只是出於高大上的形象塑造,飢餓營銷吊胃口,而實質出貨用意不過落在前代產品上。

余承東強調了華為的技術實力。

他說,華為的名字叫華為技術,不是華為商貿,公司是「技工貿」不是「貿工技」,技術是基因,技術創新會走到整個產業的前面。

但他只是閃爍其詞地提了一句如何推動上游谷歌、ARM創新。

我沒有得到想獲得的信息。

不過他在回答其他記者問題時,讓我獲得了一些。

談及Mate8產能計劃,他說,因為這款產品採用了最新技術、最新晶片、最新工藝、最新架構方案,很多東西率先使用,所以生產還在爬坡期,在增加產能。

「我們的月產能,肯定在百萬級的規模增加。

但是有可能市場的熱度非常高,我們賣得供不應求也沒有辦法,我們只能做預判地估計增加產能。

因為馬上春節到了,春節工廠會放假,也會造成影響,我們考慮這個因素,也會造成我們的機器即使增加產能也會供不應求。

」他說。

這裡面就有兩重話題了。

1、M8確實在許多技術層面走在了手機業前面,尤其是最新的處理器架構。

余承東現場多次強調華為海思麒麟950處理器,也即M8用的CPU。

相對以往,這款被華為標榜為超越高通的產品,是ARM公司A72架構高端CPU核,功耗和性能確實比上代A57出色。

而且,流片、生產上,採用了台積電16納米的 FinFET plus工藝,一個plus詞彙,顯得它比三星、蘋果同類工藝略好。

我說的終端企業驅動上游創新,一層意義就在這裡。

以往這大都由處理器廠商如高通、聯發科這類率先形成方案。

而華為作為一家終端企業,藉助集團旗下海思率先商用ARM A72,值得稱讚。

余承東甚至透露,麒麟950商用過程里,華為一些方面是在等待ARM的創新。

另外還有一層。

作業系統上,發布會演講環節,余承東曾強調如何與谷歌緊密合作,在安卓6.0上做了創新。

在後來專訪環節,他有一句話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在改造安卓生態,有些話還不能說出來。

這是一種強大的企圖心。

熟悉安卓生態的人知道,這個陣營,因體系開放,雖具有相當的活力,但長久以來,內部競爭遠大於外部競爭。

多年來形成的分散、泛濫的應用商店模式非常典型,它重複內耗,浪費很多資源,許多開發者根本賺不到錢。

而終端企業自身的價值,也被這種局面稀釋。

谷歌幾年前就意識到這問題。

4.0版本推出時它一度收緊,外界甚至傳出它將走向半封閉。

當時我說這絕不可能,但這確實透露出安卓開放生態天然的缺憾。

三星電子高管當年曾公開抱怨過谷歌,4.0版本話題前後,三星已傳出獨立研發的系統消息。

當谷歌涉入智能硬體較深時,三星作業系統Tizen開始炒作,去年6月推出。

後雖證明它不可能真正跳出安卓,獨立開闢新的戰場,但至少也反映出終端企業與上游夥伴之間的博弈困境。

它其實反映出一個創新的難題。

採訪過程中,余承東透露,華為也有能力獨立研發安卓之外的系統。

但為生態計,華為不會這麼做。

但他強調的「改造安卓生態」里,我相信,一定有華為立足安卓而試圖超越現有生態的野心。

這種動向下,如果不跟谷歌深層勾兌,是絕無可能的。

這正是我所說的終端企業驅動上游創新的另一面。

這也可以視為華為不同於國內其他安卓手機廠家構建的深層生態。

我這麼說,絕非刻意表揚華為,只想借它來觀察這個趨勢變動。

當然,作為一家中國企業,華為在近30年發展歷程後,傳遞這一動向,即便只是意願,也值得高度褒揚。

它說明,當全球ICT業面臨創新困境時,以市場需求為驅動力的中國企業,開始展現自己的競爭力。

這種區域與產業鏈重心的驅動力變換,反映出移動網際網路度過波瀾壯闊的第一波熱潮之後,開始遭遇新的挑戰。

PC時代,硬體驅動軟體,體現的是摩爾定律,後來Windows大興,Wintel決定了整個PC業遊戲規則與生態創新,軟硬體只能跟在後面跑,想越過它們幾乎沒門;過去10多年的移動網際網路熱潮,軟體驅動硬體更多。

它是手機行業成長的微觀基礎。

但當整個行業的人口紅利弱化後,手機作為移動終端入口的價值,面臨分化,市場需要更多智能終端。

這就給硬體的創新,帶來新的機會。

這不是摩爾定律的簡單回歸,而是大眾日常消費升級以及行業網際網路業爆發前的徵兆。

很多人漠視終端,認為它不過是傳統製造業的象徵,其實不然。

終端形態直接與大眾消費、行業微觀需求關聯,無數民眾與企業用戶的訴求,決定著創新的方向。

與華為共振的一個聲音是,小米之前提出了「新國貨運動」。

落在宏觀層面,這種聲音同樣折射出時代的巨變。

當然,中國的原創力還不夠那麼自信。

比如昨日採訪後,華為官方提供的速記里,涉及等待ARM創新、改造安卓生態的所有信息,全部被閹割。

幸好我總相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留下了相對完整的筆記。

這種動向,一方面說明華為具有技術自信,一方面也透露出它可能還不敢直面生態挑戰。

它小心翼翼。

因為,與ARM或谷歌勾兌過深,將會影響整個陣營的生態競爭,行業肯定擔心華為借財力與研發力量左右太多上遊資源,形成太多產業先機與營銷先機。

而且,這種動向一定也會引來高通與聯發科們、三星們的警惕。

或許有非市場手段等著華為。

我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未來一到兩年,華為或將遭遇三星、高通、蘋果或者斜刺里的專利戰。

華為專利儲備深厚,但主要是圍繞通訊設備、晶片領域部分,在軟體、手機終端上並沒有拉開差距。

2、余承東關於產能的那段表述,雖然樂觀,但Mate8具體出貨未必樂觀。

這個話題其實我並不在意。

一款手機出貨多少,除了它自身的品質,確實要看市場時機。

市場需求無力,企業也無法真正扭轉。

但余承東的表述里,似乎有華為手機的機巧。

也就是說,華為品牌似乎找到了一個年末發布具有關鍵產品的威懾空間。

之所以說威懾,是因為它代表著華為終端的高度,對競爭對手有強大的品牌抑制。

或者說,這是華為塑造品牌形象的手段。

從上述技術創新看,華為的威懾力已經形成,用余承東的話說,2014年、2015年如果華為手機沒被打死,就能活下去。

這話肯定自謙了。

我覺得華為已經體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之所以說,華為「找到了」這一空間,是因為這一策略,短期很難直接形成多少出貨,市場威懾效果大於實質的市場銷售。

這也是對華為終端的辨析。

華為有過創新的甜頭。

Mate7去年以來一度火爆。

余承東披露說,已出貨700萬部。

結合它的價位,已相當不錯。

但也要辯證地看待這一幕。

Mate7持續火熱與Mate s出貨有限之間形成一種反差(後者說達到70萬部)。

華為品牌內部競爭更大,後續會形成新品出貨阻力,後續創新也會有壓力。

這種壓力很容易被人忽視。

要知道,華為品牌手機定位所謂高端,在中國這樣的市場,這一價位的手機,每年更換頻次不會高(不要只看幾個一二線城市)。

華為手機出貨之所以沖得快,一是過去它側重海外;二是品質提升有目共睹;二是過去兩年市場整體瘋狂。

2015年整體放緩之後,它依然超越一些對手,從品牌營銷角度看,也是前期強力資源投入之下的慣性。

華為手機具體的的難處,我在下面會有分析。

Mate8折射的華為手機模式與瓶頸

華為口碑確實非常好。

國際市場對它的評價甚至高於國內。

因為華為海外市占高於國內市占。

海外同行對它的實力認知反而更明晰。

這也更能證明華為作為一家中國企業崛起的價值。

華為終端業務的崛起,建立在華為國際影響力基礎之上。

如果沒有華為通訊設備、企業級業務的耕耘,終端業務想這麼快就起來,完全不可能。

前者為它奠定了技術、供應鏈、渠道、人才的基礎。

但這種土壤里誕生的華為消費者終端業務,也有一種不同於其他同行的富貴病。

它決定著華為這一業務未來有限的獨立性,甚至決定著規模邊界。

就是說,優勢之下,也會累積弱點與不堪。

余承東反覆強調華為集團技術積澱。

但這並非華為終端業務獨立的技術積澱。

要看到華為消費者業務不是一個獨立公司,它只是一個事業部。

在任正非為華為制訂的願景中,以及他對管道化的最新認知里,透露著以技術為基點,以基礎設施為立身之本的意志。

這決定了,華為終端即便未來規模進一步擴大,也不可能成為華為集團最核心的業務。

這也決定了,未來華為的技術創新的內核,不太可能圍繞終端業務生成。

海思目前代表著華為創新的高地,每年投入幾十億,不可能只為華為消費者業務服務。

余承東昨天談到華為手機研發投入時,打了兩次擦邊球,將這部分混淆於華為手機研發投入。

華為消費者業務不是獨立公司,將限制它的組織活力與創新動力。

過去一年,華為消費者業務諸多高管、行業好手離職創業。

雖有創業熱潮吸引,但華為組織單元里的天花板已經非常厚重,有著難以直接消除的官僚風氣,也是原因。

前幾天朋友圈爆出任正非對他女兒領導的財務部表達不滿,只是華為體系里的官僚之一面而已。

可以這麼說,儘管華為採用了輪值CEO制度,一旦任正非未來不在,我真的懷疑這家不是家族治理卻甚於家族治理的公司,還能玩得轉,它有可能遭遇非常深的跌宕起伏。

不要提華為那些牛逼的制度,它越獨特,背後就體現越多人治因素。

華為就是一股子無邊的創始人精神牢籠。

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在這種複雜的組織與文化里,華為消費者業務尤其是手機業務,更像基礎設施業務增長放緩、企業級業務真正壯大前的平衡符號。

余承東能成為華為紅人,在這個氛圍里,給外界留下「余大嘴」稱號,雖有個性魅力,但更體現出華為成長面臨的挑戰。

當5G市場真正開啟,物聯網等服務大興之時,華為的基礎設施與企業服務的傳播聲量肯定會更凸顯。

它一定會反映在華為的內部權力再分配上。

扯遠了。

回到Mate8上來。

作為華為幾年來高端手機的牛逼符號,它確實體現了華為的創新精神、技術實力,當然也有餘承東這支隊伍的戰鬥力。

「不要懷疑我們的創新,我們的執行力。

」余承東昨天說,面對挑戰,他依然會重複過去說的話,那就是未來幾年,全球大部分手機品牌會消失,過去幾年是全球洗牌,接下來,中國手機市場會大洗牌,最後只會留下3、4家有實力的競爭者。

我佩服他的那種頑強鬥志。

至少依據目前的成長性,我也認同華為能成為全球手機市場的核心玩家,未來兩年,在全球市場,也許會與三星、蘋果齊名。

但正如上述企業定位與文化的約束,華為手機的邊界也非常明顯。

華為手機不可能獨立成為一個有著豐富生態支撐的蘋果模式的企業,也不可能成為另一個三星。

它甚至根本不是小米的對手。

很多人在新一輪競爭中看到了華為手機的力量,從而輕視小米。

你從發布會現場也能看出一定差異。

小米的聲量來自它的粉絲,它的發布會外場,有大量黃牛與廣泛的社會人士。

而華為則是高大上的企業家站台背書,當然也有陣容相對較弱的花粉支持。

這確實符合華為的高端定位(不包括榮耀),也符合Mate7、Mate s、Mate8的價位訴求。

但這種訴求,將會使華為遠離更多底層用戶。

華為中國區總裁朱平說,2016年,華為將在中國1000個縣開出體驗店,強化銷售。

但我要說,它也只能支撐華為這一波慣性的出貨,做到非常有限的覆蓋。

長遠看,華為品牌缺乏更廣人群的支持。

上面我說過,Mate8的機制可能會類似Mate7,2016年甚至達到余承東期望的單品1000萬部,但這將累積下後續購買頻次的壓力。

我的判斷是,2017年上半年,華為手機就可能遭遇它成長的瓶頸。

事實上,這一幕已發生在小米身上。

雷軍2014年底的樂觀預期,即便沒有遭遇2015年宏觀經濟形勢的壓力,小米的出貨也會遭遇一個短暫的瓶頸期,它的成長速度驚人。

華為與榮耀沖得越快,屆時的壓力也會越大。

而且華為還有一重生態模式的壓力。

華為能能撬動谷歌、ARM這種上游力量,滲透它們的創新,屬於較深生態的構建。

但是當手機遭遇人口紅利減弱之後,它的成長,將從巨幅增量、粗放的流量經營過渡到存量用戶的深層耕耘,以及從流量到大數據與服務的耕耘。

余承東暗中嘲諷小米只顧出貨,賣大量低價機。

但他沒有看到,或者故意忽視了,手機購買頻率與應用分發以及O2O服務觸達能力的關係。

小米生態的應用分發、O2O化進程遠快於華為。

前幾天,小米公布了它的應用商店下載總量,已高達300億次,肯定遠高於華為。

這個裡面隱含著小米給予整個安卓陣營的支撐,無數的開發者匯聚於小米體系,非常活躍。

這體現了小米的運營效率、大數據、O2O化的服務能力。

這還沒有包括小米電商形態的支撐價值、小米內容創造的價值以及小米投資的各種智能硬體、工具企業,它們也都是背後的支撐。

截至目前,小米是中國手機業中生態最豐富也最聚焦的一家。

而很多人根本就沒有看到這一面,連一點基礎資料都不願意查詢,就斷言小米瘋狂多元化,認為它缺乏抗風險的能力。

整體來說,華為消費者業務還停留在產品創新層面,服務創新沒有真正觸達更多用戶。

任正非之前強調過,華為永遠不做內容。

這會持續提升華為的獨立價值,但也決定了華為手機業務生態與小米這類模式其實是錯位競爭。

這要求華為必須比小米要更進一步落實開放進程,而這會對華為的創新構成更大的挑戰。

因為,華為手機,截至目前,已經形成一種半封閉模式。

某種程度上,它既有蘋果的特徵,又兼具三星那種垂直整合的風格。

本質上說,它與未來更大規模的開放已有一種背離。

余承東看不上目前本地一些打著網際網路概念、生態模式的手機品牌,認為它們不過炒作,未來會被整合掉。

之前他說過,大部分手機品牌都會從地球上消失。

余承東作為中國手機產業的領軍人之一,確實充滿了鬥志,但他的思維似乎還停留在產品層面。

我認同他的基本邏輯,但並不認同他說的未來手機只會留下3、4家品牌的觀點。

確實,手機產業一定會發生深度整合,但手機作為一種移動終端,自身功能也會變化。

以安卓手機為例。

過去它承載太多應用,未來會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持續分流到其他智能終端。

比如華為手錶也是途徑之一。

我的判斷是,整個市場會出現這樣的分化:全球市場應該會留下3、4家品牌,它們更側重最基礎的軟硬體創新,代表著產業的高度。

而在區域國家與地區,尤其是中國這類消費多元、應用場景非常豐富的市場,會存留多品牌手機,它們更側重個性應用或行業應用,代表著手機產業的成熟度。

做手機,華為絕不可能忽視中國市場,這決定了它必須朝本地妥協;作為一家全球化企業,為了塑造品牌,它會有意區別安卓生態的普遍性,嘗試通過創新跳出束縛,跳向全球。

加上上述生態模式,這就決定了華為手機的高度與邊界,它也有自己的弱勢半徑。

因此,一個mate8的誕生,並不值得華為過度包裝,它並不完美,我甚至都感覺到它能折射出華為整個消費者業務的波動周期。

但無論如何,作為華為集團的消費者業務一大品類,華為手機確實展示了華為的技術積澱。

余承東幾句隱晦的話,傳遞了這家民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我相信它會比絕大多數企業走得更遠,更持久、穩健,只是,它也必須承受更多考驗,包括我這樣可能過於挑剔的媒體人思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