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強勢助推「中國芯」,但更該致敬的仍是華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川普總統不愧是商業大亨出身,在中美貿易這一戰中,先不管是否真的能給美國帶來他所宣稱的利益,但至少充分體現了他作為一個棋手的高超技術,秘藏的一張「晶片禁售牌」可謂是扭轉了整個局勢,這個價值2300億貿易額的行當直接將了中國科技行業的軍,分出勝負確實往往只需要一招。

後面的故事,自然是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官媒發聲吶喊「中國將不惜成本投資晶片產業」,直面當下科技行業「缺芯少魂」的殘酷事實。

話音未落,美國商務部再次明確對中興的禁售包括「所有軟體」,也就是連繫統層級的安卓也很可能在此範圍以內。

中興雖也為科技產業的佼佼者,但也未至於大而不倒的程度。

一家公司的存活與否已經不在人們的重點討論之中,因為這背後反映的是科技產業「來料加工」的模式風險已經開始暴露。

近些年來,中國的科技網際網路圈津津樂道的是商業模式的創新,當然類似於摩拜、拼多多這樣的創新是值得稱道的,但是在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創新卻是鮮有蹤影,直到AI浪潮的到來才逐步湧現出商湯科技、Face++等優秀企業,作為三大巨頭的BAT也逐步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力度,相信最值得致敬的仍然是一如既往雄踞科研經費國內首位的華為。

言歸正傳,這一巴掌算是打在了中興去驚醒了中國科技網際網路圈,在人民日報刊文後一天阿里宣布全資收購中天微,並宣布達摩院正自主研發一款神經網絡晶片——Ali-NPU,布局「中國芯」。

華為的堅守,阿里的進擊,究竟是否有可能打破美國在晶片領域的壟斷?

作為一個技術白痴,當然沒法回答這麼高深的問題,只能保持著好奇心做一個搬運工給各位看官展示目前國內最有代表性的阿里和華為在晶片領域的進擊。

阿里不計成本地科技探索

一直強調「家國情懷,世界擔當」的馬雲老師在貿易戰之初便不止一次公開為國際貿易站台堅決反對美國的貿

易保護主義,並在華爾街日報署名刊文《貿易戰:扼殺就業、機會和希望》,中興事件發生後阿里集團立即宣布收購中天微,也可謂是堅定的和國家立場站在了一塊。

然鵝,其實馬老師的戰略遠見更早應該是體現在17年10月的達摩院成立上。

3年投資1000億,達摩院匯聚了各科學前沿領域的華人學科領頭人,官方的定位是致力於探索科技未知,以人類願景為驅動力的研究院,是阿里在全球多點設立的科研機構,立足基礎科學、顛覆性技術和應用技術的研究。

本次公布的研究名為Ali-NPU的神經網絡晶片,就來自於這家被馬老師稱之為阿里留給世界三大「遺產」之一的達摩院。

據介紹,這款晶片的性能十倍於當下市場上主流CPU、GPU架構AI晶片,成本和功耗卻只有它們的一半,性價比在40倍以上,但是它的定位仍是神經網絡晶片,專門處理圖像和視頻識別,雲計算等AI推理運算問題,暫時無法代替CPU,GPU等通用晶片。

為了加速這款晶片的研發,阿里還投資了多家關聯的科技研發企業,決心可見一斑。

而此次收購的中天微,有十餘年的CPU相關研發經驗,是一家致力於 32 位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 CPU、以晶片架構授權為核心業務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是國內唯一基於自主指令架構研發嵌入式 CPU 並實現大規模量產的 CPU 供應商

其實在此前就與阿里雲合作推出的全球首款基於 AliOS 的極低功耗 NB-IoT 物聯網安全晶片。

綜上所述,無論是達摩院的研究還是從合作進化為收購的中天微,在通用晶片的研發上基本都還處於起步階段。

不同於商業模式的創新能被資本驅熟,即便有不計成本的持續經費投入且匯聚了一批頂尖科研人員,基礎研究和核心部件研發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阿里的」中國芯「之路仍路漫漫而修遠兮。

華為數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堅守

中興的潰敗也反映著華為的成功,不單止在通訊設備市場早已成為全球老大,在手機終端市場也高歌猛進,從財報來看,2017年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036億元,同比增長15.7%,凈利潤475億元,同比增長28.1%,同樣耀眼的是其研發費用達897億元,同比增長17.4%,而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超過3940億元。

與之對應的是,華為累計獲得專利授權74307件,累計申請中國專利64091件,累計申請外國專利48758件,可謂是撐起了中國高科技領域業界科研的半邊天。

而對於晶片這麼一個吃力不討好,投入和產出在短時期內是不成比例的,未來收益也不可準確預期,行業盛行「拿來主義」的行當。

華為卻早在2004年就把原來的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單獨成立了一家名為海思的公司開始了漫漫的晶片研發路。

5年後,第一代K3處理器應用於山寨機市場;8年後,世界上第二顆四核處理器應用在華為旗艦的Mate 1、P6等機型;10年後,麒麟910宣告了海思的處理晶片正式進入SoC時代(類似於電腦的CPU意義),而麒麟925則被真正定位為高端市場的核心晶片。

持續數十年的科研投入,10餘年的晶片研發,才造就了一家敢於缺席高通科技峰會的頂級科技公司。

即便當下麒麟晶片的設計由海思完成而關聯的元器件和代工製造仍需要向供應鏈採購,但華為仍可稱之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在晶片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公司。

「我們公司積累了這麼多的財富,這些財富可能就是因為那一個點,讓別人卡住,最後死掉。

不得不說,華為高層的堅守,任總的戰略眼光,與此比A股400家企業的總和和39所985高校的科研經費還多的持續投入鍛造了科技公司之「魂」。

無須過度解釋,在科技核心零部件的領域中美之間仍存在鴻溝,這不是一兩年的差距,而甚至是十年八年的差距,希望中興事件能真正讓最需要攻堅克難的科技研發領域颳起春風,讓中國產生更多如華為一般數十年如一日不計成本投入科研的頂級公司。


作者:君健,一個學金融的網際網路人,一個愛折騰的熱血青年。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UptoYou

一些有價值的資訊一些有思考的感悟

這裡沒有一本正經的理想討論

只有前進路上那一點雞毛蒜皮的共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阿里巴巴收購中天微,中國「芯」指日可待!

昨日凌晨,美國商務部表示,此前針對中興通訊的禁令即時生效,且目前沒有扭轉的餘地或協商的空間,要嚴格地等到7年後才有望重啟協商。《福布斯》認為,在無法出售任何產品,5G 技術又沒有領導地位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