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要成為全球「5朵雲」之一是如何出爐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年HC大會承載著固定的歷史使命,今年也不例外。

相比較去年三位輪值CEO華麗開場,講戰略和願景,今年則直擊重點:Grow with the Cloud。

無論中文是「雲領未來」還是「隨雲成長」(官方翻譯是第一個),本質是講華為對雲的看法,聚焦點在華為雲,更是提出「全球五朵雲」必有其一的說法。

這就是一年一度的華為HC2017大會,也是華為雲戰略落地,自帶發展節奏的大會。

對華為雲的假想

從使命看,HC已經成為全球ICT技術峰會,這也是全球科技大公司通常的做法。

通過技術和產業峰會,聚集合作夥伴探討未來趨勢。

這樣,峰會演變成技術型、平台型和生態型的會議,旨在擴大主辦方的影響力,獲得多方的商業成功。

既然今年HC2017聚焦在雲,那麼,所有與會者關注華為雲是什麼,怎麼做?

這並不是什麼新話題。

從去年到今年,在華為歷次大會中,包括年初CeBIT、分析師大會、中國區合作夥伴大會等,集團都將雲當作業務重點宣講。

今年春季透露「成立雲BU」的信息更是將華為雲推上了輿論熱點;而在8月底,華為雲BU成為一級部門,徹底釋放了大眾的想像力。

業內好像陷入一場「華為雲」的狂歡中,假想和猜測,華為究竟要怎麼玩法,如何與競爭對手比較。

尤其是在今天,業內雲蜂擁而起,大談融資盈利、如何進入行業、場景化、快速變現;而且競爭對手已經成型,巨頭們是亞馬遜雲、阿里雲、微軟雲和谷歌雲。

業內樂意談華為雲的組織架構、產品形態和聚焦行業,更喜歡將華為雲和阿里雲做對比,畢竟,中國雲巨頭就這麼兩家,而巨頭之間的較量總是吸引人的目光。

有期待也有敬畏。

這是華為這一兩年最重要的戰略,全面雲化。

這是走向華為定義的智能社會的必由之路,也是華為聚焦在「管道」戰略的核心,同時也符合華為階段性的發展目標。

徹底想明白

回頭想想,華為前幾年發展新業務引發的討論和今天發展雲業務的討論相對比,都是同出一轍。

業內不知道華為的打法。

畢竟,華為這個巨頭開始調整時,影響巨大,會影響產業格局,甚至是某些公司的發展。

比如,前幾年,華為從運營商擴大到IT產品線、發展企業級業務、消費者業務,發展和變革速度之快,業內少見。

根本原因在於,華為在未來技術路線中,努力尋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業務定位。

如今從賣盒子走到了賣運營和服務,業務領域擴大,這也是內在思考和焦慮的表現。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就明白華為為什麼不遺餘力推廣華為雲,基於戰略發展,順勢而為。

從過去一兩年華為不斷釋放的信號看,華為之前做雲也是猶豫的,涉及的問題太多,內部舉棋不定。

估計經過這一兩年實踐的摸索,逐步搞清楚自己的身份,以及雲的商業邏輯。

這也是本屆HC大會最重要的信息:華為做雲徹底想明白了。

所以,當華為一旦想清楚如何做雲之後,就會大張旗鼓,堅定不移的執行戰略。

這屆大會的目的就在於此。

至於是否成功,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本屆輪值CEO郭平在開場時再次表達這層含義:「華為已經戰略投入了公有雲,並且將長期提供服務。

」這句話等於給業內一個定心丸。

之前關於華為雲的種種傳言該消散的消散,該落地的落地,華為已經「擼起袖子加油干」。

華為輪值CEO郭平

四大基因

華為雲有自己的價值判斷,立足在技術之上,以及通過安全、服務和分享這四大基因,這也是基於華為的差異性優勢。

  • 技術:業內產品線最全,涉及運營商、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

    技術範圍最廣,業內與之匹配的公司幾乎沒有。

  • 安全:從制度和技術兩方面確保數據安全。

    隱含的意思是,遵從當地法律法規和行業要求發展。

  • 服務:強大的地面營銷體系和多年聚焦在大B市場的服務經驗。

    這等於說是重新開闢一個市場,而不是僅僅局限在中小企業。

  • 分享:生態體系,是聯合合作夥伴創新,是利益共享體。

    華為是聚焦在管道的平台型公司,是聚合上下游的生態,有業務邊界。

從以上信息看,郭平在談華為雲的根本是「上不碰應用,下不碰數據」,嚴格遵從商業模式的發展,自我有約束。

華為選擇的是「靠技術和服務變現,不靠用戶數據變現」,這是華為和傳統網際網路公司的最大區別。

兩種模式

那麼,說了半天,什麼是華為雲?有兩種模式。

第一種是華為自建的公有雲服務,以及幫助企業客戶建設的私有雲。

私有雲中,華為提供技術和服務,幫助用戶做數據變現。

第二種是,合作公有雲。

華為提供技術,協助運營夥伴實現商業成功。

以國內天翼雲3.0為代表,以及國外和德電、西班牙電信等合作建立的雲。

郭平提出雲聯盟的概念,這是效仿航空領域的三大聯盟組(Skyteam, Star Alliance和OneWorld)的說法。

航空領域的聯盟,都是聚焦在本土服務,某些資源共享。

比如同屬於一個聯盟,積分共用,休息室和機場共用等等。

華為雲巧妙利用這個概念,解決了華為雲、天翼雲、德電等雲之間的利益關係。

有合作也有差異性,都是面對客戶提供統一服務。

這裡的細節很多,畢竟華為和這些運營商的關係千絲萬縷。

如果從客戶角度出發,內部協調利益,這就好辦多了。

5朵雲之一

郭平認為,未來「全球公有雲」有5朵,其中有一朵是華為雲。

這番言論引起業內諸多猜測,究竟是哪5家?這是按照什麼維度劃分的,華為雲如何超越?

華為並沒有說是哪五家。

我估計,從「三年之內必定超過阿里雲」到「全球5朵公有雲必有一家」都屬於品牌營銷方面的策略。

一方面為內部加油鼓勁,證明華為有實力有技術以及準備好了戰略聚焦衝刺,另一方面則向業內大聲喊出華為堅定不移的決心。

這是根據HC2017大會第一天所看到的聽到的所引發的思考。

該大會還會持續2天,接下來的重點是技術和產品,生態和合作夥伴大會等。

今天還有些重要的內容沒有闡述,比如華為雲發布了公有雲企業智能服務(EI)、華為云為什麼用戶增長率238%,新增雲服務40款和新增特性4500+是什麼,都將在後續持續解讀和報導。

還請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