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還好當初選擇了技工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面對美國的多方面的制裁,華為從容應對,而這一切的底氣來源於華為對技術研發上的偉大成就。


我們有替代品,我們不怕被人禁運,當初我們選擇投入巨資研發,不是為了取代,而是為了讓別人能夠繼續把產品賣給我們

華為紮根研發這事要從很久以前說起。

80年代是產品短缺的時代,供小於求,只要能把產品弄出來做好營銷,就能夠賺的盆滿缽滿,一時間大量的企業湧入這個行業,1987年華為成立也不例外,和決大多數80年代的公司一樣,選擇了「貿工技」這條最容易讓企業存活下去的道路,為一家香港公司代理交換機業務。


起初的代理為華為賺來豐厚的利潤,但是後來發現這條路長遠看來是走不通的,於是從1990年開始逼迫自己從事技術研發道路。

從「貿工技」轉變為「技工貿」,這是華為最重要的一個命運的轉折點。


說到貿工技」和「技工貿」就不得不提一個企業——聯想。

脫胎於中科院計算機研究所的聯想起點遠遠比當時的不知名企業華為要高的多,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沒有生產壓力的聯想一開始就選擇起點更高的「技工貿」。

1985年在倪光南院士的帶領下,聯想做出了讓自己被世人記住的產品「聯想式漢卡」 1988年開始研發晶片,1993年就量產了5種晶片。

可是到了1994年,柳傳志以一張200字便條否決了倪光南力推的「聯海微電子設計中心」以及程控交換機項目之後聯想就開始把路線由「技工貿」轉變為「貿工技」。


而相反的完成了「技工貿」轉變的華為在1991年成立了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也就是海思版半導體的前身。

奠定了技術優先的發展道路,以「技」作為支撐,踏踏實實做著技術研發和技術創新,成就如今蜚聲世界的民族品牌,也讓華為在面對美國故意刁難的情況下,擁有了與之對抗的實力。


非常慶幸在三十年前華為選擇了「技工貿」這條道路,如果沒有選擇這條道路,而以外來技術為主,自己做技術集成,恐怕在這種制裁力度下華為將不復存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聯想與華為:不同戰略選擇的啟示

聯想與華為,為什麼結局分別是一個做大一個做強?答案是:因為發展路徑不同。第一階段:聯想「技工貿」vs華為「貿工技」(1985-1995)聯想:「技工貿」戰略創造無數IT輝煌聯想在創辦初期的前十年...

如今的中國,一個華為還不夠

2018年,中國的科技企業發生了許多大事。首先是中興被美國制裁,差點「休克」。接下來是華為聯想的5G標準投票風波。再接下來,是中美貿易戰正式開始,華為撤出美國本土,中興繳納巨額罰款後,繼續存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