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收購Tesla股份背後:後發制人殺入汽車領域,野心昭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 iot101君

在中國科技圈混,被BAT刷屏大概是再日常不過的事情了。

但是最近騰訊似乎活躍的有點「過分」了~

自從「絕藝」摘得世界圍棋AI大賽冠軍後,騰訊就跟開了掛一樣!趁熱(huo)打鐵(jie)將百度前研究院副院長收入囊中,張潼將出任騰訊人工智慧實驗室第一負責人。

昨天,騰訊更是大手筆勾搭上全球汽車領域的超級網紅特斯拉!

借著騰訊和特斯拉兩大IP的影響力,此消息一出,果然讓中美兩地的IT圈、汽車圈、無人駕駛圈、人工智慧AI圈er們紛紛不淡定了。

一時間,躁動的網絡上什麼話都出來了...

先來看看美國網友怎麼評論自家車企網紅被中國IT大咖看上的:

亦可賽艇!現在咱們也是中國股市大泡泡的一部分了!寶寶們,打開你們的腦洞想想吧!如果馬斯克的牛皮和中國的股市泡沫一起破裂,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_<)~~~~

相比而言,見過大世面的中國網友就坦蕩多了。

在國內知名精英社區知乎上,就有網友對此事件進行了這樣嬸兒的解讀:

話說,有一天,小馬哥突然想買輛電動車,於是找來秘書。

Pony

秘書

Pony

秘書

Pony

秘書

收購哪家呢?一定是老闆手指的門口停的特斯拉!

整體收購?這時突然想起老闆舉起的手:原來是告訴我收購5個點啊!

次日,騰訊宣布收購特斯拉5%股份,成為特斯拉股東。

本章完。

(上述段子引用自知乎)

熱鬧過後,我們不妨來看看騰訊入股特斯拉背後,有哪些深層思考和布局?對於騰訊和特斯拉而言,分別有哪些得失、利弊?此次攜手在未來將如何演變?能否逐步深入到戰略合作,實現1+1>2的雙贏?抑或只是一時衝動、曇花一現?

騰訊為什麼要入股特斯拉?

後發制人,殺進車聯網新階段!

騰訊收購特斯拉5%股權,看似偶然,實則是某種程度上的必然。

BAT在汽車領域的廝殺早已進入白熾化狀態:百度最早布局無人車戰略,深耕多年現如今已代表了國內無人駕駛的最高成就,阿里則在去年聯手上汽推出了「國內第一輛網際網路汽車」榮威X5,並基於自身在大數據和雲服務方面的優勢專注於YunOS車聯網系統。

相比較而言,騰訊在汽車領域的起步就稍顯遜色。

欲與爭鋒,必須凸顯有差異化的競爭策略。

於是騰訊花大力氣橫跨了車聯網、車載硬體、智能出行、二手車服務、P2P租車等多個領域,最大特點就是廣撒網、多嘗試。

此次「勾搭」上特斯拉,與之廣撒網的汽車戰略不謀而合,可以說,選擇「特斯拉」是騰訊汽車戰略一步步演進的必然性。

接下來,我們就來暴力拆解一下騰訊後發制人的汽車野望!

一,物聯網時代,汽車將成為最重要的智能終端。

毫不誇張地說,未來汽車即將壕氣承包幾乎所有物聯網前沿技術:傳感器、晶片、5G通信、邊緣計算、人工智慧、語音交互、機器視覺、大數據、雲服務等等。

隨著上述技術的逐步成熟,在萬物互聯時代,汽車作為與人類接觸最為親密的設備之一,也正經歷著轟轟烈烈的變革——從單純的交通工具變成一個「行走的智能終端」。

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鄔賀銓

車聯網將是物聯網最大的驅動力之一,未來汽車是巨型移動智能終端。

既然,智能汽車代表了未來物聯網時代的強大入口,而特斯拉又代表了智能汽車的未來,騰訊有何理由不心動?況且以騰訊有錢任性的鵝性作風,鵝允許自己投的產品/項目/公司失敗,但決不允許一個大火的產品/項目/公司不是鵝們投的!

對於騰訊,微信、遊戲是現在,智能汽車、AI卻是未來。

想在BAT的汽車賽道中彎道超車,特斯拉絕對是個神助攻。

因此,騰訊是用現有的優勢,搶占下個時代的先機。

二,投資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有人要問了,既然說騰訊覬覦特斯拉已久,為什麼現在才出手?其實,這正是騰訊這隻「老狐狸」套路最深的地方。

如果從整體來看騰訊資本和汽車布局兩者之間的關係,我們不難聯想到騰訊在3 月初剛剛融資20億美元的事,幾乎意味著馬上要有大動作。

果不其然,在3月17日通過旗下黃河投資豪擲17.78億美元購買了特斯拉816.75萬股股票,占股5%,成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東。

恩,基本上全「上繳」給特斯拉了。

騰訊選擇的時機也是一步高棋。

最近特斯拉因飽受「生態擴張」之苦,加之接踵而至的工廠產能問題、自動駕駛事故等斬不斷理還亂的負面新聞,股價持續下跌,直到騰訊買入才回血,股價應聲上漲2.7%。

換句話說,特斯拉最近股價超級低,騰訊乘機從二級市場買入。

舊帳就不提了,總之騰訊持股特斯拉後,兩家股價是一路飆升,騰訊更是刷了歷史新高:

單純從股市表現來看,此次攜手確是雙贏的。

尤其對騰訊自己,實在是高!

三,整體布局、優質資源「合體」融入汽車大生態

位居特斯拉第五大股東,騰訊相當於有了一張新牌可重新縱橫捭闔。

那麼這張新牌應如何與騰訊原有的優勢資源、戰略布局進行融合,實現1+1>2的業務協同效應呢?

我們知道,特斯拉在汽車方面的優勢主要在於新能源(尤其是鋰電池技術)和自動駕駛。

巧的是,騰訊在這兩個領域都有著長久以來的布局。

新能源領域:

  • 2015年3月,富士康、騰訊以及河南和諧集團(豪華車銷售集團)攜手成立了和諧富騰,宣布三者正式進軍電動汽車整車領域。

  • 2015年6月參與了蔚來的A輪投資。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蔚來在全球多地建立了研發中心,在南京建成了動力工廠,並將在湖北落地一座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不難發現,騰訊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布局大多採用投資合作的方式,最知名的是蔚來汽車,現在特斯拉的加入無疑將其新能源整體布局提高了一個逼格。

此外,充電樁在中國也處於初級部署階段,未來騰訊更有可能將其支付系統接入特斯拉充電樁。

這一可能無疑是令騰訊興奮的,或憑此展開與阿里巴巴更激烈的抗衡。

自動駕駛領域,騰訊的正面入局較晚:

  • 2016年下半年,騰訓放出招聘信息,在尋求自動駕駛相關的算法、高精地圖、安全等領域人才,並於隨後在北京成立了自動駕駛實驗室。

  • 2016年12月15日,騰訊在北京與上海國際汽車城簽署合作協議,宣布騰訊自動駕駛實驗室將入駐上海國際汽車城,雙方將在自動駕駛、高清地圖和汽車智能網聯等領域進行合作。

  • 隨後的12月26日,四維圖新發布公告稱將與歐洲高精地圖提供商Here、騰訊進行合作,共同為中國市場提供定位與地圖服務,並將推動高精地圖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

    此外,作為四維圖新的第二大股東,騰訊還聯合四維與新加坡基金GIC,將收購Here10%的股份。

但無人駕駛和人工智慧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騰訊在無人駕駛技術層面更是有龐大的人工智慧團隊作為後盾:

  • 2016年9月, 騰訊宣布成立AI實驗室,進行AI基礎理論研究及工程實現。

    同時,宣布正式推出機器人開放平台,將騰訊的計算機視覺等AI核心技術共享給夥伴。

  • 2016年,騰訊收購Keen Lab,後者曾破解了Tesla車載作業系統的團隊,收購後改名騰訊科恩實驗室。

  • 2017年3月19日,在東京落下帷幕的第10屆UEC杯,來自騰訊AI Lab即騰訊人工智慧實驗室研發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序「絕藝」獲得冠軍。

    在人工智慧領域一直低調甚至默默無聞的騰訊,依靠這款產品向外界宣示了對AI的探索。

  • 2017年3月,騰訊宣布聘請原百度大數據實驗室負責人張潼管理其人工智慧(AI)項目。

  • 當然,騰訊入股特斯拉,也算人工智慧布局的一子。

騰訊自從絕藝奪冠AI圍棋大賽奪冠開始,連發三招,招招直擊BAT人工智慧舊格局!其勢頭猛烈,特斯拉的加入更是讓騰訊在陣營上成為最強戰隊。

尤其與百度最近人工智慧、無人車項目動盪形成強烈對比!

不可否認,在人工智慧、無人駕駛領域,百度最早布局,啟動無人駕駛項目,並稱將在三年後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商用,五年實現量產。

然而最近,百度無人汽車的四大金剛卻相繼離職(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高管余凱、倪凱和王勁等),這無疑讓上述願景變得動盪。

對於百度,在失掉移動網際網路的機會、O2O戰略不見起色後,「只能」加足馬力押寶人工智慧。

但從最近騰訊的「三連發」和阿里巴巴「NASA」計劃來看,騰訊阿里也在迎頭趕上。

未來騰訊阿里能否藉此逆襲、人工智慧能否洗牌BAT格局,還真說不好。

四,汽車大數據足夠誘人

實事求是講,特斯拉和騰訊這對門當戶對的科技巨頭未來有可能合作的點還是蠻多的。

除了人工智慧、自動駕駛、市場本地化等領域,還有一項誘人的紅利便是:汽車用戶的大數據!

騰訊在社交領域稱王多年,早已意識到數據的重要性。

只是相對於特斯拉用戶的「高端數據」,現在過度依賴遊戲的騰訊,相當大一部分還是低產值用戶。

因此,從獲取特斯拉用戶的數據開始,掘開汽車數據這座真正的鑽石礦,足以讓騰訊心動。

如果可能,這將為騰訊的收入轉型提供一個可行的渠道。

特斯拉將從中得到什麼?

重耕中國市場,有望接入百度汽車大生態!

特斯拉的加入,可能會讓騰訊的汽車戰略名利雙收。

那麼騰訊能給特斯拉帶來哪些未知的可能呢?

一,當然是白花花的銀子。

上文提到的特斯拉電動汽車生態在如樂視般「樂觀」的擴張中顯得捉襟見肘,不僅資金方面險些斷鏈:要靠增發新股和優先債權融資11.5億美元支付跳票遲到的Model 3的生產成本,馬斯克更是自己掏腰包買2500萬股特斯拉股票,以維持龐大的特斯拉生態運轉。

哎,說到底還是創業型企業的通病,缺錢啊。

尤其在飽受負面新聞困擾的當下,有一個門當戶對的中國科技巨頭拿著真金白銀雪中送炭,實在是解了特斯拉當下的燃眉之急。

二,中國市場本地化,有大樹好乘涼

眾所周知,中國市場是特斯拉覬覦已久卻久未拿下的大蛋糕。

究其原因,特斯拉運營模式和市場運作方面本地化不足是最最最難辭其咎的。

而在中國市場推廣方面,無論是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還是用戶大數據等有效資源,騰訊都是值得依賴的中國好隊友。

以用戶打天下的騰訊,最不缺的就是國內影響力。

除了市場本地化的問題,隨著雙方極有可能越來越深入的合作,不排除特斯來將來可能在中國建廠進行汽車製造生產、拓展鋰電池生產線的可能。

若走到這一步,無論是特斯拉還是騰訊,抑或是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都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利好。

三,無人駕駛技術或將部分共享

如上文所說,騰訊在人工智慧、無人駕駛領域還有多張牌可以隨便借給特斯拉玩玩。

最直接的,舉個栗子來說:

騰訊聯合四維圖新一起控股了歐洲高精地圖提供商Here 地圖,Here地圖在數字地圖領域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除谷歌地圖之外,微軟必應地圖、雅虎地圖服務以及百度地圖中國內地以外的地區數據都是出自於Here地圖。

特斯拉自動駕駛事故頻繁其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畢竟以現在自動駕駛發展的階段來看,苛求0事故是扯淡之談。

真正應該關心的則是提高車輛的智能程度,這就離不開高精地圖的支持、算法的優化、愈加優質的大資料庫支撐。

而人工智慧現在風口正盛,特斯拉和騰訊的剛需也正好契合。

受之裨益,不難設想隨著雙方合作的深入,特斯拉或在自動駕駛技術層面得到長足進步,甚至追趕谷歌也說不定。

未來兩者的關係大猜測

風口已起,門戶相當,未來無限可能

魯迅大師曾說過,這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其實對於汽車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汽車正處在物聯網技術變革之下的拐點,未來的三大主流趨勢是新能源、智能化、共享化。

毋庸置疑,這三個範疇都在以其新藍海的魅力吸引著無數傳統汽車和科技界的從業者們爭相湧入,然而直到現在,新能源、自動駕駛、共享汽車的發展都還未成熟,處於變革前的黑夜。

因此,我們允許持悲觀態度er的存在。

但如果像文章開頭那樣,擔心特斯拉將被中國泡沫帶跑偏的重度悲觀患者,恕iot101君做不到。

未來有望深入合作

騰訊未來極有可能增持股份,甚至變被動為主動持股。

雖然到目前為止,2016年有80.9億美元利潤,其實很大程度被用在投資併購了。

利潤作資本公積,企鵝內部業務也消耗不了,投資是眾望所歸。

目前騰訊所持的5%特斯拉股票為被動股權,是指不以影響公司業務運營為目的的持股。

然而在雄厚資本的基礎上,面對特斯拉在自動駕駛的成就,騰訊真的能夠把持的住嗎不往前多買幾步麼?

基於上述分析,未來近在眼前,特斯拉和騰訊互補的痛點已如此明顯,若初期磨合順利,深入合作乃至修成正果只是時間問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