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我們和歐美日的差距是「三個字」!一定要站立起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9月7日,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稱,微軟正與華為討論合作事宜,考慮在微軟中國數據中心使用華為新開發的人工智慧(AI)晶片的可能性。

目前尚未能確定雙方會否達成合作。

一旦交易達成,這將是華為首次挑戰處於行業龍頭地位的美國AI晶片製造商英偉達(Nvidia)。

報導稱,微軟目前使用的是英偉達的晶片開發AI功能,如微軟小娜(Cortana)和必應(Bing)中的語音和臉部識別,英偉達的GPU晶片可處理大量數據,應用於深度學習中。

事實上,對於華為而言,取代英偉達,與微軟合作,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在晶片領域,英偉達作為領先的硬體生產商,影響力不可忽視。

作為中國最大的晶片開發商之一,華為近兩年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近期,華為在IFA展會上正式推出麒麟980晶片,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枚商用的7nm晶片。

隨著華為在晶片領域不斷突破,其未來與相關方合作也有了更多機會。

8月31日晚,華為發布了全球首款7nm製程晶片麒麟980。

根據華為官方介紹,麒麟980採用TSMC(台積電)7nm工藝,性能提升20%,能效提升40%。

集成69億電晶體,是麒麟970的1.6倍。

相比之下,Snapdragon 845和Apple的A11仿生晶片只有43億。

首款雙核寒武紀NPU,AI算力是上一代產品的4倍,支持更豐富的AI應用場景,每分鐘圖像識別4500張,識別速度比上一代提升120%。

A11和Snapdragon 845分別可以識別2,371、1,458張。

這不是華為第一次「搶跑」,在AI元年,2017IFA展覽上,華為發布了首款10nm製程的人工智慧(AI)晶片麒麟970,早於高通Snapdragon 845三個月時間。

與此同時,Snapdragon 845由於沒有NPU,被外界稱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AI晶片。

華為踏踏實實做晶片,是任正非堅持的長期戰略。

為了7nm製程的研發,華為投資遠遠超過了3億美元。

確實在高端手機處理器領域,能夠與高通、三星等PK的處理器就只有華為麒麟了,而華為麒麟晶片是由華為海思提供的,而華為海思至今已成立14年。

那麼華為海思走到今天,取得了如此成績,到底花了多少錢來做研發?

根據華為的報表,在最近10年間,華為研發投入是4000億,而接近華為的人士表示,晶片研發項大約占到40%,即晶片研發的投入可能在1600億左右,而最近10年則是2008-2017年這10年,共花了1600億。

再考慮到2004-2007這4年,每年按30億來計算,總共是120億,我們再多算一紅開,最多算到200億,這樣一相加,也就是說海思成立到現在的14年,可能研發投入是1800億元左右,平均每年是180億左右。

華為為什麼堅持投入巨資做晶片?向松祚先生曾經專門請教過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他在一次演講中表示,我們和德國、日本的差距非常巨大,所以任正非先生講,我們和歐美、日本的差距是三個字,叫高精尖。

我們今天生產手機也好,生產汽車也好,生產幾乎所有的東西,很多最尖端的設備我們沒有,最根本性最尖端的材料沒有,最尖端的工藝我們沒有。



最近參觀很多廠,包括幾家手機生產廠,包括電池廠家,基本上都有一些實現自動化的生產線,但是大家去看一看,在那些自動化生產工廠裡面,都是誰的設備呢?包括華為的手機生產廠,裡面的機器大部分都是國外品牌。

我前不久在北京熱電廠去參觀,讓我非常震驚,我們熱電廠裡面的內燃機這個設備,中國也生產不了,更不用說飛機發動機,我們完全沒有辦法生產出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動機,這個東西就是什麼?就是材料、就是工藝,就是設備。

前不久,任正非在Fellow及部分歐研所座談會上有一個講話,說研發晶片不能著急,股市為了圈錢誇大太多。

他表示,至於我們與美國之間的差距,估計未來20-30年,甚至50-60年還不能消除,美國領先世界的能力還很強。

但是,我們要將差距縮小到「我們要能活下來」。

以前這是最低綱領,現在這是我們的最高綱領。

任何時候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要一點小成功,就小人得志。

我們過去把網絡安全、隱私保護列入優先的項目來努力,以後我們要把網絡安全、隱私保護列為公司的最高目標,確保用戶的利益不受侵犯。

可能產品成本會高一些,東西好也可以賣貴一點嘛。

任正非還表示,華為還是要踏踏實實繼續做學問,過去的三十年,我們從幾十人對準一個「城牆口」衝鋒,到幾百人、幾千人、幾萬人到十八萬人,都是對準同一個「城牆口」衝鋒,攻打這個「城牆口」的「炮彈」已經增加到每年已經接近150億到200億美金,全世界很少有上市公司敢於像我們這樣對同一個「城牆口」進行投入,要相信我們領導行業的能力。

我們有的研究所已經在單點上突破,領先世界了,要繼續在單點上的突破的基礎上,在同方向上多點突破,並逐步橫向拉通,在未來三、五年內,我們是有信心保持競爭力的。

當然,我們也可能會產生一些困難,過一些苦日子,那時華為內部股票的價值可能會下跌,希望你們不要去兌現。

只要我們踏踏實實在基礎研究上前進,在一個比較窄的方向上突破,就有可能博弈。

我們已經有近8萬項專利獲得授權,許多還是基本專利、核心專利,這對人類是一個貢獻,當然對美國的信息社會也是一個貢獻。

高科技不是基本建設,砸錢就能成功,要從基礎教育抓起,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我們公司也是急不得的。

與小公司比,我們沒有他們靈活,他們是新生力量,有強大的動力與慾望。

我們是領導者,領導者的責任,是要跑得最快,否則就被追上了。

可惜現有的定律、標準都快到盡頭了,發展已在曲線的飽和段,我們也跑不快了,心裡也憂慮發愁。

晶片急是急不來的,不光是工藝、裝備、耗材問題,股市為了圈錢,誇大太多了。

我們還是要踏踏實實,自知在雲、人工智慧上我們落後了許多,才不能泡沫式地追趕。

在這些問題上,我們要有更高眼光的戰略計劃。

任正非還有過一個公開發表的2012實驗室講話,講述華為做晶片的原因。

他說,我就隨便講講晶片的設計問題,在幾年以後,我們在硬體系統,特別是低流量的硬體系統,應該是有系統性的突破了。

我們的末端產品的大量硬體會標準化、通用化、簡單化,這些成果我們可以固化,這樣,我們的研發隊伍,至少有幾千個設計電路的熟練工程師就擠壓出來了,他們可以投入到晶片開發中去。

我給何庭波說,你的晶片設計能不能發展到二萬人,這些有電路設計成功經驗的人把複雜的大電路變成微電路以後,經過一輪洗禮,就是晶片設計專家了。

我們有兩萬人強攻這個未來的管道科學,我們從高端到低端這個垂直體系,難道不能整合嗎?



​我們在研發上,有沒有平均使用兵力的情況呢?所以我對何庭波說,我給你四億美金每年的研發費用,給你兩萬人,何庭波一聽嚇壞了,但我還是要給,一定要站立起來,適當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我們在價值平衡上,即使做成功了暫時沒有用,還要繼續做下去。

但是如果個人感到沒希望了,可以通過循環流動,流動到其他部門,換新人再來上。

我們可能堅持做幾十年都不用,但是還得做,一旦公司出現戰略性的漏洞,我們不是幾百億美金的損失,而是幾千億美金的損失。

我們公司今天積累了這麼多的財富,這些財富可能就是因為那一個點,讓別人卡住,最後死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心,麒麟芯,中國心

全球手機處理器品牌,耳熟能詳的屈指可數。這其中高通又是客戶最多的,高通除了在高端處理器方面頗受歡迎,在中端晶片方面也有諸多廠商趨之若鶩。不過作為國人驕傲的華為,也拿出了海思麒麟處理器打破高通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