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稱華為晶片中間一半專利都來自美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沒有美國的專利技術,華為一台手機也生產不出來」這一說法是否準確?

10月31日,在出席TEC 2018教育創想大會時,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表示,即使是華為現在造出了自己的晶片,但沒有美國晶片專利技術,中國手機一台也造不出來。

華為的副總裁也告訴他說:「如果美國人把專利技術不給我們用,我們的晶片也是造不出來的。

這句話邏輯是對的,沒有美國專利,華為確實造不出手機,但預設條件是錯的,因為技術是一代代積累起來的,不會出現他說的情況,就像說沒有愛因斯坦,就沒有原子彈,但原子彈早就爆炸成功了,連朝鮮都能搞幾顆,所以預設條件已經沒意義了。

我們管這種話叫:馬後炮。

另外,技術是在交流中共同進步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美國的專利,華為生產不出手機,沒有華為的專利,美國也要掉層皮。

這句話放在俞敏洪的專業領域就是,「如果中國人不教美國人中文,美國人不懂用對方的語言跟中國人交流」,道理是對的,但是同樣,「如果美國人不教中國人英文,中國人也不懂用對方的語言跟美國人交流」。

現代電子產品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早就脫離了遠古一個基帶電路板打天下的時代了。

CPU,螢幕,電池,GPU, NPU,ID系統,SoC晶片,每一個都代表著無數個公司專利。

專利中有的可以繞開,有的不能繞開,比如高通的CDMA專利,就是任何手機廠商想要使用CDMA技術,都無法繞開的。

但是,有的非核心專利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規避的。

所以如果我們說某公司被專利技術卡住了,多半是在研發過程中被核心專利擁有者卡住了。

這種專利壁壘才是最要命的。

回到這個問題,美國公司有自己的專利壁壘,華為在通信領域也有自己的專利壁壘,如果某個美國公司(假設高通)不授權CDMA,那華為也可以不授權自己的4G/5G核心專利,大家SoC都做不出來,一拍兩散,一起完蛋。

這種專利交叉授權在晶片預研的時候就應該已經做過了,不會在晶片量產的時候暴雷。

中興被美國制裁險些完蛋,並不是因為它有沒有核心專利,而是因為制裁他的是美國政府,不是單獨的美國公司。

也不是專利暴雷,是供應鏈暴雷,供應鏈可以買到自己不需要研發的部件,核心專利是用來研發自己需要研發的部件。

中興壓根就沒有想過開展晶片業務,或者想過替代的供應鏈,當時的資金流也不足以支撐它研發出晶片或找到新的供應鏈。

4G核心專利也已經與美國公司交換授權其它專利出去了,無法制衡供應鏈斷供。

也許它就沒想到用專利壁壘制衡,因為收回專利是要付違約金的,對所有美國公司收回專利,它那會估計付不起。

通過供應鏈買到自己不需要研發的部件,讓生產這些部件的公司去付自己該付的專利費,同時通過專利交叉授權研發自己需要研發的部件,這才是現代電子產品生產公司的生存之道。

這其中任何一部都與美國專利有關,也與中國專利有關,同樣與歐洲專利有關。

所以這個問題里,他說的話沒錯,但是話要說完整了。

如果美國公司不授權核心專利,華為造不出手機,如果沒有華為的核心專利,美國公司同樣造不出手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俞敏洪:華為晶片一半專利技術來自美國

作為中國研發規模最大且成效最顯著的自研手機晶片——華為麒麟,它一直以來都是國產手機自研技術的驕傲,雖說與高通和蘋果的晶片之間仍然存在一些性能及通訊差異,但至少也在國際舞台上站穩了位置。然而一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