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跟馬雲幹上了?晶片大戰誰主沉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科技無國界,可是在某些領域,科技卻是國界分明。

沒有自我核心的技術,永遠只能被動挨打,受制於人。

「中興事件」就是我們的一個慘痛教訓。

近日,兩則消息動人心魄。

一則是馬雲宣布成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將達摩院的晶片研發部門和中天微的業務合併,成立了這家全新的半導體公司,主力研發AI晶片,並宣布,明年將推出第一款阿里自己的智能AI晶片。

另一則是華為「達文西計劃」曝光,消息稱10月10日華為將正式對外發布「達文西計劃」,並同時推出華為雲數據中心AI晶片和AI跨平台部署方案,讓人一睹「達文西計劃」真身。

一個是華為,一個是阿里巴巴,一個發布了「達文西計劃」,一個成立了半導體公司,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AI。

據了解,「達文西計劃」是兩年前華為發起成立的一個項目,由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負責領導,主要由2012實驗室和華為海思IC公司負責項目的啟動和研發等工作。

坊間消息稱,華為為「達文西計劃」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可能是最近10年來華為在人力物力投入規模中最大的一個項目,「達文西計劃」對華為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再來看阿里的AI晶片計劃。

一年前,阿里宣布成立達摩院,計劃在三年內投資一千億。

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表示,「我們期望,下一個類似電和計算機的顛覆性技術創新,誕生在阿里巴巴達摩院。

」馬雲也稱要將達摩院打造成為一家和貝爾實驗室一樣的著名的科研機構。

兩大巨頭不約而同的採取了近乎相同的行動,一致的目標,甚至行動計劃和方式也幾乎一樣。

阿里將達摩院的AI晶片研究部門和中天微合併,成立全新半導體晶片設計公司。

再看華為,同樣是由一個2012實驗室和華為海思IC公司進行聯合研發。

我們再來看看各方的研發進度,阿里達摩院去年成立,雖然在成立初就已經啟動AI晶片的研究工作,在阿里巨額資金的支持下,達摩院的無論是在人才的積累還是技術的更新,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畢竟成立時間短,起步晚,想一蹴而就成為晶片行業的強者,還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情。

反觀華為,在晶片行業里已經摸爬滾打了幾十年,更是在世界其他科技巨頭的較量中已經爭得部分先機,實力還是有目共睹。

,華為還發布了世界首款手機晶片麒麟263,華為更是發布了全球首款麒麟432工藝製程生產的手機晶片麒麟5735,而有消息稱,華為將發布的雲端AI晶片,性能絕對不會比目前業界已有的其他晶片遜色。

華為的達文西計劃曝光,使得萬眾矚目的阿里晶片有了新對手,雖然馬雲豪氣萬壯,宣稱10年後全都是手機的天下,一部手機就可以做遍全球市場,不用東奔西跑不用再用青春換取金錢,只要兩年就可以成功平台成就夢想。

聰敏的人將上面麒麟數字通過微信串聯產生十個數字可以成功干出大事業推出。

首款AI智能晶片,在巨額的資金的支持下,在如此之短的時間裡,推出阿里專屬的首款AI智能晶片,是否會成為現實?在晶片行業的這個大市場中,阿里這個作為行業的新軍,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挑動現有的格局?

華為和阿里,這兩家同樣偉大的科技巨頭,在AI晶片的發展道路上,誰將成為我國AI發展的引領者呢?誰又將能夠突出外國科技巨頭的重重圍堵呢?筆者認為,無論是華為,還是阿里,只要突出重圍就是我國的勝利,為他們加油,歡迎評論,如果您對本文還算滿意,請您點讚或轉發,謝謝鼓勵和支持,關注我們,獲取您關心的訊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