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藍色巨人是頹勢?還是沉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媒體訓練營7月19日報導 文/趙述評

北京時間7月19日,IBM(NYSE: IBM)發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因近期的併購未能抵消核心業務的萎靡,以及美元升值的影響,IBM營收連續17個季度下滑。

財報顯示,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IBM第二季度總營收為202.3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08.13億美元下降3%;凈利潤為25.0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4.49億美元下降27%;來自持續運營業務的凈利潤為25.0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35.26億美元下降29%。

從大型計算機到PC,再到到雲計算,IBM的每次一轉型都扮演著先知者的角色,以其龐大的公司體式和行業內不可撼動的老大哥地位,引導著整個行業的發展路線和水平。

但是,IBM的季度營收已經是連續第17個季度下滑,這讓掙扎在轉型泥潭的藍色巨人臉色越發難看。

父輩時代的輝煌

目前,對於老牌的科技巨頭——PC時代的英雄們來講,日子並不好過。

雅虎在出售,IBM業績在下滑,惠普也在下滑,康柏早被惠普併購,英特爾業績也不漂亮,雖然微軟市值仍然很高,但也有點跟不上步伐。

處於浪潮之巔的蘋果、google業績高漲,也是因為其在移動網際網路轉型方向成功,而不是PC的延襲。

這是IBM在營收上連續第17個季度下降,雖然沒有分析師預期的那麼嚴重,但是下降就是下降,難以掩飾藍色巨人的頹勢。

在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這一財季,IBM總營收為202.4億美元,同比下滑2.8%,這主要是受傳統硬體業務銷售額下滑的影響。

IBM全球企業服務業務(包括諮詢業務)營收下滑2%,而系統業務部門(包括系統硬體)營收則大幅下降23.2%。

IBM的凈利潤為25.04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2.61美元,這一業績不及去年同期。

2015財年第二季度,IBM的凈利潤為34.49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3.50美元。

IBM第二季度來自於持續運營業務的利潤為25.0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5.26億美元下滑29%;來自於非持續運營業務的虧損為零,去年同期來自於非持續運營業務的虧損為7700萬美元。

IBM從硬體和服務業務轉向軟體業務時,一度領先於競爭對手。

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期,IBM的許多競爭對手股價跌幅甚至超過大盤,像思科、微軟和甲骨文都被IBM拋在了背後。

父輩時代對IBM的印象無非是一家硬體公司,主要開發大型機。

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伺服器和PC業務逐漸超越了大型機業務,IBM開始進入低谷期。

也正是這個時期,IBM開始向服務業務轉型,此後的10多年,IBM的增長主要來自IT服務部門向大公司和政府提供的服務。

同時,IBM瞄準了軟體市場,轉型軟體的確推動了IBM的利潤增長和股價上漲,但是漲幅並不是很明顯。

2016年年初,Rometty在 CES上表示,IBM已經不是硬體製造公司,已經成功轉型為為第三方公司提供解決方案的雲平台公司。

IBM幾乎用了10年的時間,建立起覆蓋41個國家的雲平台BlueMix,並且放低身段和很多新創公司合作,為很多需要調取大量數據的公司提供雲平台的服務。

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成為IBM瞄準的新市場,但是由於都處於初級階段,美好廣闊的前景並沒有給IBM帶來豐厚的回報。

雲服務一直是外界看好IBM的業務,目前大型的科技巨頭都在向此方向轉變,即使像亞馬遜和微軟這樣強大實力對IBM的轉型形成巨大的挑戰。

同時,華爾街的投資人和分析師調低PE估值,所以在IBM一路走低的營收中,IBM的股價也持續低迷。

漫長轉型期的沉澱

IBM的營收還在下跌,不過華爾街已經預期IBM股價的下滑趨勢將在兩年內結束,持續裁員減輕了公司的壓力,IBM的快速併購為公司轉型增加新的動力。

作為老牌的科技公司,IBM的轉型雖然緩慢,但是整體業務還是呈現升級的態勢,正在適應新時代的節奏。

IBM第二季度來自雲服務的營收同比增長30%,在過去的12個月中,IBM雲業務營收為116億美元。

IBM雲業務包括包括網際網路租賃硬體容量的SoftLayer業務以及Bluemix服務等在內。

IBM CEO Ginni Rometty近年來積極推動公司向雲服務、安全軟體和數據分析等領域的發展,這一轉型計劃看來已經獲得了回報,該公司第二季度「戰略業務」(strategicimperatives)的營收大幅增長12%。

並且,IBM此前的併購業務也開始創收。

今年以來,IBM完成了對11家公司的收購,涉及數據分析、雲和安全等不同領域。

這些交易包括收購Weather Co、視頻雲服務公司Ustream以及Truven健康分析公司。

這些新業務營收增長了12%,且占到整體業務的38%,不過公司其他業務營收下滑了相同的比重。

業內人士稱,IBM的轉型還是有效果。

雲服務和數據服務為例,已經占據公司2015年營收的35%,高於2014年的27%,隨著這些業務規模的擴大,IBM在盈利的潛力將極大提高,經常性收入增長會提升IBM的現金流和應收。

同時,IBM在2015年獲得7355項美國註冊的新專利,而這是IBM公司連續23年蟬聯美國公司申請專利數量排行榜的第一名,研發和專利將對IBM開拓新業務時提供優勢。

領先優勢。

財報顯示,IBM第二季度來自於持續運營業務的總支出及其他收入為66.53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61.65億美元。

其中,銷售、總務和行政支出為53.49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51.79億美元;研發和工程支出為14.65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3.00億美元;智慧財產權和海關開發收入為-3.6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28億美元;其他收入為3700萬美元,去年同期的其他支出為3.01億美元;利息支出為1.67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1.15億美元。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第二季度末,IBM持有106億美元現金,與2015年底相比增加67億美元;債務總額(其中包括全球融資部門的265億美元債務)為445億美元元。

核心債務(不包括全球融資部門的債務)為180億美元。

IBM的資產負債表仍很強大,將可為公司業務的長期發展提供支持。

當日,IBM股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常規交易中上漲0.08美元,報收於159.86美元,漲幅為0.05%。

在隨後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7:30的盤後交易中,IBM股價再度上漲4.12美元,至163.98美元,漲幅為2.58%。

過去52周,IBM最高價為173.78美元,最低價為116.90美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