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中國的5G時代,掘金5G產業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會議簡介
三天前,天風策略首席徐彪偕行業首席團舉辦了電話會議推薦成長股,明確提出5g是明年的大機會,位置與空間俱佳。
近日,中國華為主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方案,開啟了5G的中國時代。
5G將逐漸成為「中國製造」的下一張名片。
隨著5G時代的來臨,包括通信設備(天線、光網絡等)、終端應用(消費電子、車聯網)、視頻內容在內的整條產業鏈會迎來哪些投資機會?5g產業鏈的買入時機到來了麼?哪些公司率先最為受益?
策略
1、為何要加快5G領域的布局和話語權的爭奪?
不管是正在秘魯舉行的APEC領導人峰會,還是持續推進的一帶一路,互聯互通都是中國目前自上而下的核心戰略思路。
通信領域作為「互聯互通走出去」和「中國製造走出去」的結合點,必須擁有自己的技術和專利才能避免受制於人。
Polar碼成為5G
eMBB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僅僅是開始,也更多的是中國綜合創新能力、科技能力的體現,未來有中國公司的技術拿下eMBB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甚至其它兩類場景的編碼方案,才是最終目標。
而隨著5G時代的來臨,包括通信設備(基站、天線、光網絡)、終端應用(移動設備更新、車聯網)、視頻內容及其延展都將迎來各自產業鏈的革新。
2、5G:輪廓日漸清晰,上游拉動需求,下游推動應用(通信方向)
密集組網技術使得小基站數量成倍增加,相關網絡設備和光通信模塊需求量大幅提高。
Massive
MIMO天線單元的規模從4G的2*2、4*4變為8*8甚至16*16,天線和整個單元模組的市場規模擴大。
行動網路邊緣化將促進存儲設備在用戶側的部署,推動基站用存儲設備需求增長,運營商與網際網路公司深度結合也將收益。
此外建議關注軍工器件和天線技術向5G轉化這一主題。
重點關註:中興通信,中國聯通,光迅科技, 通宇通信,盛路通信、烽火通信。
關註:浪潮信息、大唐電信、海格通信、宜通世紀。
3、5G射頻元件和天線需求激增,國內器件龍頭彎道超車(電子方向)
5G網絡的特點,傳輸速度快,延時低。
高頻+高密度通信將成為主流,由此我們看到兩大方面的成長機會,1)傳輸類設備,高頻通信需求小型基站和天線的升級需求,Massive
MIMO技術在5G終端領域廣泛應用,基站與終端的天線數量都有望大幅增長:5G時代基站配置的天線數目將達幾十、幾百甚至幾千根,是傳統MIMO系統天線數目的1~2個數量級以上;2)終端。
網絡升級(2G->3G->4G->5G)+載波技術應用,手機支持的頻段呈上升趨勢。
手機RF前端市場從15年137億美元成長為2020年397億美元。
看好濾波器和射頻器件,同時看好GaN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以及5G時代將更廣泛應用的SiP封裝技術。
重點推薦麥捷科技(SAW濾波器);信維通信(天線和濾波器)、碩貝德(天線);三安光電(GaN)材料;長電科技和華天科技(SiP封裝),關注順絡電子(電感和LTCC)
4、5G解決V2X痛點,助力智能網聯汽車(汽車方向)
5G將解決汽車通訊痛點,推動車聯網進入新時代,加快智能網聯汽車深度發展。
車聯網市場滲透率低,未來可挖掘空間大。
深析產業鏈,我們認為車聯網將率先帶來通訊設備需求量的大幅提升,T-Box和CAN總線設備商將優先受益;不斷探索的盈利模式將帶動整個車聯網大數據產業興起,長期看好TSP未來發展。
建議關注組合:寧波高發(收購雪利曼電子,升級「V2X+智能駕駛」集成商)+興民智通(收購英泰斯特和九五智駕,貫通「T-Box+TSP+UBI」全產業鏈)+星宇股份(參股前裝車聯網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物聯科技,向V2X領域延伸)+威帝股份(國內客車CAN總線龍頭,積極布局V2X雲總線系統)。
5、多方利好推動車聯網發展(計算機方向)
車聯網目前被定位為解決交通擁堵、保障行車安全的有效手段,未來5年市場規模將超千億。
5G技術實現應用後,其高傳輸速率(超過10Gbps)可以解決機器海量的無線通信需求,極大促進車聯網的發展。
我們認為車聯網領域未來有三大主題值得關註:1)UBI新型車險,國內UBI市場剛剛起步並且發展迅速,我們預計UBI總體市場規模將在2020年超過2500億元;2)LTE-V,車聯網通信標準LTE-V十分契合車聯網的發展要義以及未來通信技術的革新趨勢,我們長期看好LTE-V的發展;3)V2X+自動駕駛,V2X形式的高級車聯網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基礎,兩者的成熟應用將最終確定智能交通的形態。
且自動駕駛是車聯網發展演變的主線方向,我們預計自動駕駛在未來5年內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場前景不可限量。
6、視頻是流量激增的主要應用方向(傳媒方向)
一方面,網絡帶寬和速度的升級,激發了流量要求比較高的視頻和流媒體業務的普及和發展;另一方面,用戶需求推動下的視頻、流媒體等流量進一步推高了移動數據的增長。
愛立信預計到2021年末,智慧型手機用戶流量消耗將從當前的1.4G/月進一步提高至8.9G/月。
視頻直播、社交媒體和流媒體音樂是移動流量消耗的主要方向,思科預計移動視頻流量自2014年至2019年將以66%的CAGR增長,2019年約占移動流量71.6%的份額。
網絡帶寬的提升,為以移動直播業務為主的公司構建了良好的基礎設施,為直播業務的場景滲透和營收增長奠定了基礎,包括陌陌、歡聚時代以及光線傳媒旗下的呱呱均受益於該趨勢。
例如,陌陌轉型社交直播獲得成功,該業務成為其營收的增長引擎,陌陌3Q16直播業務環比增長87.5%至1.09億美金,占總收入69.1%。
風險提示:5G進展慢於預期(策略首席 徐彪)
在世界通訊技術發展的前幾個階段中,2G、3G、4G的重要專利技術幾乎被美國的高通、愛立信壟斷,中國一直處於落後和跟隨的狀態。
缺少原創和專利技術使得中國通訊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遭遇了海外列強的重重狙擊,比如控告侵權、禁運等等。
而不管是正在秘魯舉行的APEC領導人峰會,還是持續推進的一帶一路,互聯互通都是中國目前自上而下的核心戰略思路。
兩年前,APEC北京會議批准了《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這一里程碑式的文件,各方決心在2025年前實現硬體、軟體和人員交流互聯互通的遠景目標和具體指標。
而其中硬體的互聯互通就以信息通訊技術和設施的互聯互通為核心,這恰恰也是區域內相對薄弱的環節。
另一方面,在川普贏得美國大選以後,TPP協定名存實亡,川普向全球傳遞出的貿易保護信號,實質上是將大部分國家推向了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中來,而以通信、運輸為代表的服務業,又恰恰是一帶一路戰略的突破口。
通信領域作為「互聯互通走出去」和「中國製造走出去」的結合點,必須擁有自己的技術和專利才能不受制於人。
因此,可以預見,Polar碼成為5G eMBB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僅僅是開始,也更多的是中國綜合創新能力、科技能力的體現,未來有中國公司的技術拿下eMBB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方案,甚至其它兩類場景的編碼方案,才是最終目標。
(策略高級分析師 劉晨明)
通信
5G的意義體現在三方面:1.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的建設投資巨大,會帶動相關設備、器件、晶片、天線、軟體等企業業績增長;2.更強的通信能力將突破瓶頸,促進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等企業推出新的應用和解決方案;3.新技術和新的網絡架構有可能大幅度的改變產業格局,創造新的投資機會。
3GPP在Release14里提出了對5G的三大場景規劃。
eMBB,mMTC和URLLC。
其中,eMBB對應的是3D/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頻業務,mMTC對應的是大規模物聯網業務,也就是海量接入,而URLLC對應的是如無人駕駛、工業控制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
前幾天華為提出的polar
code也就是極化碼就是eMbb的短碼編碼標準,編碼方式是通信的基礎,我國企業在5G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已經顯示的很明顯了,也為R15後續延伸到具體晶片和設備上形成專利奠定了一定的先手優勢。
根據國際電聯的計劃,第一階段工作截至2015年底已經就結束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應用場景和技術趨勢都是確定的,同時第一階段也向各國建議了頻譜資源分配的方案。
R14主要完成5G技術性能需求和評估方法等內容今年年底將結束。
對未來產生最大影響的是接下來得而R15和R16,將確定各個技術的方案,並達成同意。
2018年的韓國平昌冬奧會這個節點非常重要,這時候亮相的基本就是最終的方案,各家的份額基本就可以判斷了。
2019是產業鏈上企業5G出貨量開始提升的時候,2020年網絡基本覆蓋,形成商用能力。
這裡有兩個邏輯,1是5G的標準相對統一
2是比如天線的設備是平滑演進的。
全頻譜接入涉及6GHz以下低頻段和6GHz以上高頻段,其中低頻段是5G的核心頻段,用於無縫覆蓋;高頻段作為輔助頻段,用於熱點區域的速率提升。
我們知道,頻段越高,信道傳播路損越大,因此相關設備對射頻器件,如濾波器、放大器、ADC/DAC等器件的性能就有很高的要求。
具體來說,化合物半導體放大器(GaAs、InP,GaN)將有機會大放異彩,而化合物半導體的成本較高,在國防領域應用較多,也應重點關注軍民融合中軍品廠家向民品的延伸。
超密集組網,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超密集組網通過更加「密集化」的無線網絡基礎設施部署,也就說更多的小型化基站,可獲得更高的頻率復用效率,從而在局部熱點區域實現百倍量級的系統容量提升。
小型基站的體積和發射功率較大基站要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為了在城市等熱點地區提供高速接入和密集接入,其對相關器件和天線的性能要求並不低,而由於體積限制,要求的集成度較宏基站設備還要高。
5G中網絡節點(主要是小型基站)的部署密度將是現在的10倍以上,這也決定了基站和相關基礎網絡設備提供商、包括光模塊提供商將有更大出貨量。
移動邊緣計算也就是將內容下沉到基站,有點類似與CDN ,但是分的更散,MECC將使磁碟陣列、NAND FLASH不僅僅布局於IDC中,更延伸至基站,存儲設備的需求量較4G將大幅提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MECC的計費等問題非常敏感,需要運營商與內容提供商抱著開放的態度緊密合作才能解決。
因此與網際網路企業深度合作、資源互補的運營商將因此受益。
下面我從整體5G網絡構架方面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5G網絡構架將是一個全新的靈活調度的網絡,相信大家也看到很多SDN相關的技術框架,SDN不僅僅可用於數據通信網絡,例如典型的數據中心場景,其還在5G中大量運用,主要是由於5G的低延時,新上線的業務以及大數據量要求所需,我這邊主要介紹兩個關於雲化的技術,一個是雲化的接入網,這個技術是由中國移動研究院在2009年提出的,是基於集成化處理形成的雲計算架構無線接入網的設施,中國移動提出以後,逐步整個產業鏈、晶片、設備製造、運營和標準幾個環節已經逐步形成,這方面我們也能看到我們中國包括運營商在內以及設備商,無線接入這塊也是起到話語權的作用,其效果以及影響不亞於華為在編碼上取得的成果。
總體來說它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遠端的射頻天線(RRU),相當於是手機上的遠端射頻,第二是低延時高容量的光傳播網絡,第三是基帶雲化的虛擬池(BBU),這樣的構架處理整個移動通信的接入。
我們認為它可以直接促進運營商在雲計算和資源池雲化的部署,三大運營商在這塊的部署,特別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已經超前,聯通和BAT的合作也是非常明顯,結合聯通的管道和池化的資源提前部署應用場景。
中間的管道還是通過光傳輸網絡進行傳輸,將有利於光模塊廠商在中間扮演的重要角色。
基站晶片方面也會受益的標的包括海思、展訊、聯發科、大唐電信等。
那SDN技術的運營我們認為主要體現在電信網絡業務編排上,為了新型業務和傳統業務靈活上下線和互容,包括5G場景中可能將來會融入的車聯網、移動醫療包括視頻在內主要的業務上線和下線,其中控制和數據層面分離解耦,有助於網絡資源動態分布。
我們認為從中利好的,包括運營商和設備商。
我們和運營商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運營商很願意開放整個SDN的生態環境,包括引入第三方SDN的軟體供應商和SDN的供應商,搭建整個晶片系統,設備商也是積極的配合,短期來看,設備商的SDN技術框架的實現,包括在交換設備進展會領先於其他第三方廠商,設備商還是會先得益。
總體我們建議5G產業鏈建議關注的標的方向包括,密集組網,大規模的天線會從2×2,4×4,變成8×8,16×18,行動網路也會促進整個存儲設備在用戶側的部署,推動基站存儲設備也會增長,運營商和網際網路公司的深度結合也會受益。
除了關注的方向之外,我們還建議關注軍工器械和晶片技術向5G轉化,重點關注的標的包括中興通信、中國聯通、光迅科技、通宇通信、盛路通信、烽火通訊和海格通信。
(天風通信研究團隊)
電子
各位投資者晚上好,我是電子團隊的農冰立,前面通信組的同事已經比較詳細闡述了5G帶來的在傳輸原理和頻段、帶寬方面的升級,對應到電子上的投資機會,我們團隊在7月份的時候已經第一時間出過一個5G的深度報告,5G本質上是高頻帶、高速率、低延時的傳輸,對於目前的帶寬情況來說,現有的帶寬資源本身閒置帶寬比較狹窄,必然在5G時代我們必須利用更多高頻段的通信,這對於終端的硬體和元器件都會有較大程度的升級,所以5G我們認為對於國內電子企業是一個重要的產業升級和彎道超車的機會。
對於電子元器件來說,首先推動的第一個是我們重點講的領域就是智能終端射頻前端的數量會有大的增長,其中的邏輯在於,5G會用到的一些新型頻段,比如說22GHZ和77GHZ的頻段,以及新的技術毫米波和波速成型的方法,對於手機終端的射頻晶片的設計相對而言,會大量的增加像濾波器和放大器的應用,我們認為整個行業在手機終端的射頻器件,4G到5G的過程中會很大增長,初步測算,目前手機的RF前端,在4G手機單值是在8.8美金左右,我們測算到2020年,5G手機普及以後,支持的頻段會從9個增加到16個左右,帶來RF前端價格升至16美金,帶來的增量,相當於現在是137億美金的市場,到2020年可以達到400億美金,這是智慧型手機終端里增長最明確的元件領域,也可以說是5G對於電子行業拉動最明顯的部分。
射頻領域裡的濾波器是增長最多的部分之一,剛才所言整個5G里的通信支持的頻段增多的話,基本上濾波器對應的頻段是一一對應的關係,手機里濾波器的單值比現在的應用差不多翻倍,這裡我們提到像SAW和BAW濾波器和高階濾波器,比現在的手機用量有比較大的提升。
另外一個看好的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這裡的邏輯是目前所使用的基於矽的橫向擴散的矽基技術在高頻運用有局限性,隨著高頻的增加性能大幅度的衰減,在不超過3.5G赫茲的矽基半導體應用比較廣泛,5G高頻應用的過程中,不管是基站還是通信設備都需要高頻性能更好的功率放大器,所以傳統的就不能滿足需求,第三代半導體,比如說氮化鎵在射頻線的領用就會有比較大的增長,我們測算到2020年基本上氮化鎵的也市場會保持每年複合百分之百的增速,基本上屬於爆髮式增長的態勢,我們建議可以關注做氮化鎵的廠商,這個行業目前的格局還是主要由國外的企業主導,但是我們現在國內也能看到比如說三安這樣的企業逐步進入這個領域,我們也認為這類廠商大機率可以通過橫向整合的方式拿下更好的海外資產。
另一方面的投資機會在於傳輸方面,前面通信的同事也做了一些闡述,因為5G的高頻通信帶來的部署密度增加的趨勢,更多的基站需要使用小基站而非原來的宏基站,這樣帶來的部署方式,配合Massive MIMO技術的實現,基站的節點會比現在有十倍以上的指數級增長,我們認為整個天線行業以及小基站的行業就會有比較明確的增長,因為從目前軟銀在日本布置的Massive
MIMO的基站來說,每個基站配備的天線數目是傳統的一到兩個數量級以上,終端的天線數目也會多於原有的終端。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基站端還是傳統的手機端,天線會成為明顯增長的市場,我們建議在5G的投資周期里重點關注。
最後一個是屬於器件封裝趨勢,也就是說同樣在手機里,射頻器件需要大幅度的增加,把我們現在使用的手機每年都在做輕薄化,這樣的趨勢下,封裝技術必須要使用小型化系統級封裝(SiP)。
SiP封裝我們團隊9月份單獨出過深度報告,SiP的封裝技術無論是電子性能、熱性能包括整體的成本控制,相對於原先的封裝技術,在5G的手機格局裡會廣泛得到應用,從行業的角度上來說,以後5G時代的封裝廠會成為完整的方案解決廠,而不單獨是純的封裝企業,我們認為像傳統的半導體封裝企業在5G的封裝趨勢里也會有比較大的受益。
總結而言,我們認為在5G時代,對於電子行業的投資機會是比較明確的,雖然整個5G的試商用是2018年到2019年才逐漸上量,2020年從使用上會比較廣泛的見到5G的手機,但對於射頻器件的增長而言,我們在明年新上的一些高智慧型手機就可以看到射頻器件,比如說一些高階的濾波器和放大器的增量,在這波趨勢,國內原來的元器件企業會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整個行業的市場競爭格局,傳統的射頻器件的前端領域,主要的競爭份額都是由日本的Murata,美國Skyworks和高通等幾家大廠占據,基本上處於三到四家廠商占據接近百分之百的市場份額的情況,但是現在5G時代我們看到一個重要的趨勢就是無論從上游的終端還是頂層的標準設計以及下游的手機終端方面,國內的企業競爭和勢力都有更為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判斷從未來的供應鏈角度上來說,元器件廠從射頻領域國產本土化的需求就會非常明確,在這波浪潮里,國內原來只是做天線或是普通被動器件的企業有望通過團隊整合、外延的方式去向整個產品領域、高端射頻企業進行布局,通過這波5G的成長機會成長為在全球範圍內具備競爭力的射頻器件企業。
落實到投資標的,建議關注幾個方向,首先是射頻器件和濾波器,建議關注大的是信維通信,本身是做手機天線,現在在5G方面公司積極投入資源,未來在濾波器和其他的射頻器件也有投入。
小的是麥捷科技,有SAW濾波器的投入。
其他的想碩貝德也建議關注。
半導體建議關注三安光電。
SiP封裝龍頭是長電科技,也推薦華天科技,最後是被動電感器件國內龍頭企業順絡電子,比如說陶瓷型LTCC的器件未來在5G成為手機的增量市場,電子團隊目前建議的投資邏輯和標的就是這些,謝謝大家!(電子首席
農冰立)
傳媒
智能設備滲透率提高拉動數據流量增長。
根據思科16年2月發布的《全球移動數據流量預測報告(2015年到2020年)》預測,到2020年移動用戶數量將達到55億,占到全球人口的70%。
移動設備的廣泛採用、移動覆蓋範圍的快速增長和移動內容需求的攀升,將使得移動用戶的增幅在未來五年達到全球人口增幅的兩倍。
移動用戶、智能設備、移動視頻和4G網絡的發展將會推動移動數據流量在未來五年增長八倍。
智慧型手機等智能設備的不斷滲透,驅動移動數據14-19CAGR達到57%。
思科預測,到2020年全球移動數據流量將達到每月30.6EB,而在2015年僅為4.2 EB。
2020年度全球移動數據流量將達到366.8 EB,而在2015年僅為44.2 EB。
366.8
EB的年度移動數據流量預測相當於十年前,即2010年所產生的全球總體移動流量的120倍。
2015年到2020年,全球移動數據流量的增幅將是全球固定IP流量的兩倍。
需求端包括視頻、流媒體等流量的消耗是驅動用戶流量持續高增長的原因,用戶的月均流量消耗有望從不足2G提高至超過8G。
由於LTE高速下載速率的支撐,能夠實時支持帶寬要求比較高的應用,尤其是視頻以及流媒體的音樂帶來了智慧型手機流量消耗量的快速提升。
回顧過去5年的發展,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以及移動服務和應用的豐富帶動了智慧型手機數據使用的快速增長;在可預見的未來,這樣的趨勢仍將持續。
。
根據愛立信16年6月的一份移動報告預計到2021年,智慧型手機普通用戶每個月將用掉8.9
GB的數據較當下1.4 GB/月的數據量仍有很大的空間。
視頻直播、社交媒體和流媒體音樂是移動流量消耗的主要方向。
思科預計移動視頻流量自2014年至2019年將以66%的CAGR增長,其增長率在預測的所有移動應用類別中最高,超過了M2M的流量,行業增加的大部分移動流量將來自於移動視頻流量。
到2019年,行動網路數據流量每月將達到24.3艾字節,其中17.4艾字節自於視頻流量,約占71.6%的流量份額。
(傳媒網際網路 高級分析師 王晨)
汽車
5G解決V2X痛點 助力智能網聯汽車
1)智能網聯汽車是單車智能化與車聯網的完美結合。
車聯網是單車智能化的重要補充,是未來智能網聯汽車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
單車智能化依賴車身傳感器(攝像頭、雷達等)獲取的外界信息有限,車輛通過對有限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後發出指令,難免出現極端情形下發生誤判的可能。
車聯網可以實現V2V、V2R、V2I、V2P之間的通信,意味著車輛有更豐富的信息來源,對於單車智能化是重要的補充。
2)當前V2X有兩大技術路線,DSRC和LTE-V,LTE-V優於DSRC。
DSRC發展較早,由歐美日等國家主導,目前技術發展已相對成熟。
LTE-V雖是近幾年才提出的,LTE-V主要指標優於DSRC。
與基於無線區域網的DSRC技術相比,基於LTE蜂窩網絡的LTE-V具有眾多無線區域網所沒有的優勢,如覆蓋範圍更廣、傳輸速率更高,更重要的是LTE-V可直接利用現有的蜂窩網絡,無需重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這樣組網成本可以大幅降低。
未來可平滑過渡至5G,屆時網絡通訊的數據傳輸速率、可靠性也將進一步提升。
5G將解決汽車通訊痛點,結合華為、大唐主推的LTE-V有望實現國內車聯網領域彎道超車。
因此,我們預判LTE-V最終被確定為國內V2X標準的機率較大。
3)LTE-V標準將要凍結 產業進入大規模應用前夕。
3GPP組織已經完成LTE-V中V2V部分標準的凍結,並將於2017年完成V2I、V2P部分的標準凍結。
這意味著技術標準逐步明朗,商業化階段有望快速到來。
根據3GPP規劃,LTE-V相關晶片及模組有望於2018年開始試點,2019年有望大規模商用。
4)車聯網的發展將率先帶來通訊設備需求量的大幅提升,因為通訊設備是車聯網的硬體基礎,需提前布設。
通訊設備包括V2X模塊(車外通訊)、CAN總線(車內通訊)、T-Box(連結車內外通訊的樞紐)。
從產業生態的角度來看,TSP服務提供商更多的是承擔產業資源整合的角色,處於產業鏈的核心部位,是產業鏈演化過程中最大的受益者,TSP的核心價值在於大數據,數據通過挖掘後可以傳遞給保險公司、廣告公司、整車廠或者是汽車後市場企業等不同需求主體,形成全新的商業模式。
5)深析產業鏈,我們認為車聯網將率先帶來通訊設備需求量的大幅提升,T-Box和CAN總線設備商將優先受益;不斷探索的盈利模式將帶動整個車聯網大數據產業興起,長期看好TSP未來發展。
建議關注組合:寧波高發(收購雪利曼電子,升級「V2X+智能駕駛」集成商)+興民智通(收購英泰斯特和九五智駕,貫通「T-Box+TSP+UBI」全產業鏈)+星宇股份(參股前裝車聯網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物聯科技,向V2X領域延伸)+威帝股份(國內客車CAN總線龍頭,積極布局V2X雲總線系統)。
(汽車首席
崔琰)
編輯:徐慶丹
想了解更多財經相關信息,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訂閱號環球老虎財經【laohucaijing01】,每日為您解讀財經實時熱點。
西南證券——射頻行業專題報告:5G拉動射頻器件需求,國產化趨勢已經確立
5G將助力射頻前端高速增長。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制式、頻段、新特性的加入,尤其未來5G以後載波通信、MIMO、高頻通信技術的應用,手機射頻模塊變得越來越重要,單個手機終端的射頻前端器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