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產相當於一萬分之一頭髮絲直徑晶片的上海這家企業股票瘋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標題:上海突然傳來大消息,一場科技領域大轉折打響!

來源:財經要參:優質原創作者

選稿和編輯編:陳愛民

剛剛,上海突然傳來大消息,一場科技領域的大轉折打響:中芯國際正式宣布,目前旗下14納米晶片已經實現了量產,並即將突破國產7納米晶片。

是的,你沒看錯,不負眾望,低調的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終於在2019年的末尾,正式量產了14納米晶片,並向量產7納米晶片的前方發足狂奔!

14 納米晶片,什麼概念?

1納米=1毫微米(即十億分之一米),約為10個原子的長度。

14納米,就是140個原子的長度,相當於頭髮絲直徑一萬分之一。

7納米晶片,什麼概念?

7納米晶片,就相當於在指甲蓋大小的尺寸上塞進69億個電晶體,實現了性能與能效的全面提升。

一石激起千重浪。

消息公布後,中芯國際的股價一路上揚,市值已經接近500億港元。

經過了特不靠譜的一番折騰,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明白了晶片有多重要。

2018年上半年,我國通信企業中興,就遭到美國「晶片制裁」的掐喉戰術,導致企業瞬間癱瘓。

事非經過不知難啊。

現在,中芯國際量產14納米晶片並發力7納米晶片,意味著:中國中高端性能的晶片生產技術,終於要突破歐美封鎖,在高端晶片製造領域獲得一席之地!

這就像一張中國發給世界的宣言書:看,我們正在激發自身的潛力,進一步加快攻克重大科技瓶頸,不斷實現超越!也許用不了太久,華為+中芯的市場格局,會成為國際科技力量轉向中國的標誌。

晶片啊晶片,多少中國科學家為你消得人憔悴!

要知道,如果說在工業化時代,鋼鐵是工業的「糧食」,那麼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晶片」則就是現代工業的「糧食」。

但是,製造晶片實在太難了,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

打個比方,在高倍的電子掃描鏡下,將晶片放大一萬倍,它的結構就像是密密麻麻的立交橋和高速公路,而這些高速公路,只有頭髮絲的萬分之一那麼寬。

另外,晶片生產,還是一個分工極為深刻的工藝。

特別是隨著晶片發展越來越複雜,就像搞建築分為畫圖紙和施工隊,晶片生產也分為設計與製造兩個部門。

一個部門,負責畫晶片圖紙的,行話叫晶片設計公司。

中國的華為海思,美國的高通,台灣的聯發科,就屬於這類。

他們只負責畫圖紙,不負責生產,圖紙畫出來後,就得找晶片代工廠生產,否則就成了空中樓閣,廢紙一張。

另一個部門,是負責將圖紙落地的晶片代工廠,他們像建築施工隊,要做的是按照圖紙不擇不扣地把房子蓋出來。

這方面,全世界最牛的企業,是台積電,規模和技術均列全球第一。

大陸最大的晶片代工廠是中芯國際。

今天,它終於實現了14納米晶片的量產,向7納米晶片衝鋒,將極大提升我國的晶片加工水平。

不要小看14納米製程工藝的晶片,這同樣也是中國相關產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不僅現在中低端手機,大多用的是14納米晶片,家電、車載等電子設備更是普遍使用這類晶片。

7納米晶片則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華為最先進的晶片麒麟980,採用的就是7納米工藝,全世界只有台積電和三星擁有這個技術。

一旦7nm工藝研製成功,中芯國際與三星和台積電的差距也將無限接近。

這也就是說,中芯國際的突破,每年將為我們國家節省大量的外匯。

要知道,中國每年僅在晶片方面的進口規模,就超過了石油進口的總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將為中國先進戰略技術領域、基礎前沿和國防安全提供了核心技術保障。

要知道,中芯國際完全屬於中國人製造,也完全屬於中國人控股。

在此前中美圍繞科技猛掰手腕的時候,中芯國際二話不說,就自願從紐交所退市,回歸香港上市,不被美國人所左右,主動為中國晶片安全兜底。

畢竟,別人的總是別人的,像14納米、7納米晶片這種最高端的核心技術,中國最終只能靠自己。

試想,如果台積電一旦不再代工生產海思晶片,有中芯國際在,我們就會有更大的迴旋空間。

今天,中國14納米晶片終於實現量產,國產7納米晶片也即將到來。

中國在晶片製造核心領域艱難突破,宣告外企獨掌話語權的時代結束!

在這個值得興奮的時刻,請記住這些默默無聞的科學家的名字:何庭波、張汝京、尹志堯,還有那些在為中國半導體事業奮戰在一線的人們,致敬!

感謝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及其團隊。

在百度百科上搜索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只有寥寥百來字的介紹。

但是她對中國晶片科技的貢獻,卻遠遠不是百來字可以描繪的清楚的。

就是她,承擔起任正非的重託,帶領數千名華為兒女踏上了人類科技史上最為悲壯的長征:作為「備胎「,十年磨一劍,踏上「麒麟晶片」坎坷的研發之路!

感謝中芯國際創始人張汝京及其團隊。

是他,在2000年帶著台灣300餘名工程師一怒北上,在上海創立中芯國際,開啟了內地半導體代工新時代。

選擇回內地重新開始,除了受當時台灣半導體產業局勢影響外,還有張家人數十年不減的家國情節。

張汝京後來回憶時說,「父親曾經問過我,什麼時候能回祖國大陸建一座工廠?這句話,我記了很久。

雖然最終張汝京因為多種原因離開了中芯國際,但他的貢獻,歷史不會忘記。

感謝中微半導體創始人尹志堯及其團隊。

2004 年,被譽為「矽谷最有成就的華人之一」已經 60 歲的尹志堯,做了一個令所有人吃驚的決定:放棄美國的百萬美元年薪,回中國再創業!

他說:我們給外國人做嫁衣,已經做了很多事情了,是時候應該給自己祖國的人民做貢獻了。

尹志堯及其團隊白手起家創辦起了:中微半導體,回國十多年,就再次創造了奇蹟:憑藉自主創新,中微已申請1200多件國內外專利,並自主研製出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

缺芯!少魂!曾經,晶片製造一直是中國的心頭之痛!中國晶片行業,曾流傳過這麼一句話:除了水和空氣,其他全從國外進口的。

心裡憋著一口悶氣,卻又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強者生存,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沒有話語權,落後就要挨打!

禁運!禁售!少數國家一旦無法在公平的環境裡競爭取勝,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禁售。

我國一直在晶片行業受制於人,時常遭遇國外掐脖子、禁售等種種制約。

然而,這一切,即將被中國人打破。

突破!精進!讓我們感謝眾多科研工作者吧,為了中國甩掉「缺芯少魂」的帽子,他們毅然放棄了在國外的安逸富足的生活,選擇了回國,默默的做著平凡而偉大的事!他們才是國家精神的代表,是中華民族崛起的脊樑!

大國征途,任重道遠!希望每個中國人都勵精圖治,奮發向上,天高高,海長長,好男兒,當自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晶片的癥結,這篇文章講透了!

在半導體這個領域,中國需要挑戰的是,西方上百年積累起來的工業體系。中國半導體一直是在冒著敵人的炮火匍匐前進,如今,敵人的炮火越來越兇猛。圍追堵截中,誰讓我「芯」痛?美國的驚人統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