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十周年之際,智慧型手機的話語權正在轉向華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文 | zora

周年紀念向來都是一個反思過去,憧憬未來的好機會。

對於蘋果來說,曾經在行業內引起變革的iPhone系列手機已經喪失了曾經一家獨大的市場地位。

中國手機品牌正在爭奪市場的話語權。

上周末,剛剛從美國拉斯維加斯返程的各路行業專家和買家在CES(消費電子展)見識到了大量的黑科技。

今年的CES於當地時間1月5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開幕。

CES創辦已有50周年,被稱作國際消費技術發展趨勢的「風向標」,每年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主要公司和業界專業人士前來參加。

雖然美國的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在今年缺席了該電子盛會,但是它的影子卻無處不見。

當2001年iPod開創性的在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展示時,每一個走進這個大廳的分析人士都預測,無論蘋果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會發布希麼產品,都將會對整個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

於是在2007年,也就是十年前的這個周末,具有如此影響力的事情發生了——第一部iPhone手機發布了。

iPhone並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智慧型手機,黑莓手機就比它早了將近十年。

但儘管如此,iPhone仍憑藉其獨特的性能吸引了行業的眼球。

在蘋果逐漸成為行業巨頭的過程中,iPhone手機也如高效催化劑般推動了其他巨頭的出現。

蘋果製造iPhone需要利用亞洲公司的生產能力。

例如一台iPhone的完成就需要三星的微處理器、顯示器、電池等元件,而iPhone的批量生產還需要富士康的集成製造。

在滿足蘋果的訂單需求的過程中,這些公司學習到了尖端科技,並逐漸具備了與蘋果競爭的實力。

其中,三星是從中受益最多的公司,除了從製造合同中獲利以外,自己也成為了一家智慧型手機品牌。

三星占據了安卓智慧型手機市場多年,然而,考慮到中國的製造能力和勞動規模,以及國內的智慧型手機市場空間,中國智慧型手機占領市場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亞洲大量的智慧型手機智囊團正逐漸向中國的五家大型手機公司匯集——華為、中興、聯想、小米和OPPO——它們的製造能力已經可以和蘋果相抗衡。

而抗衡的結果就是產品成本被壓低,消費者開始從中受益——除了蘋果和三星以外,他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在這些後起之秀中,最有競爭力的當屬華為。

在北美地區獲得初始勝利之後,華為開始在多個國際市場發布自己的手機品牌。

去年夏天在蘋果推出iPhone 7 plus 之前,華為低價推出的雙攝像頭手機P9展示了其與三星和蘋果相匹敵的能力。

P9也成為華為首款出貨量超過千萬的中高端手機。

華為隨後推出的榮耀8則因其時尚的設計和優良的性能獲得了媒體的讚譽。

在今年的CES展上,華為發布了旗艦產品mate9,mate9是華為首次在美國發表的中高端型手機,華為將與亞馬遜合作,在Mate9中 搭載亞馬遜智能語音交互系統Alexa,除了更好的進入美國市場以外,也展現了華為將加強對VR虛擬現實和AI人工智慧兩大領域的投資決心

該款手機在展會現場獲得了非常積極的反應。

此次CES展會上,華為產品可謂驚艷世界,並收穫了業內頒發的多項大獎。

華為MateBook被CES授予 2017年度CES創新大獎;在《華爾街日報》評選的「CES 2017最佳產品獎」中,華為Mate 9拿下了最佳智慧型手機的獎項,成為了唯一獲此殊榮的智慧型手機產品;華為公司則被美國權威媒體Android Authority評選為2016年度最佳製造商。

目前,華為被稱為最有希望趕超蘋果的手機品牌。

在眾多手機品牌中,能夠同時在國內和國外都表現出色的並不多,華為是其中表現最好的國產品牌。

全球前三強手機品牌中,華為無論是出貨量還是營收增速都是最快的。

據益普索(IPSOS)公布的調研結果顯示,2016年,華為品牌認知度穩步提升,從76%升至81%,海外用戶購機時對華為品牌的考慮度和偏好度則分別提升了66.7%和100%。

華為CEO余承東在本次CES演講中稱,華為手機已經覆蓋全球超過1/3的人口,手機年發貨量達1.39億台。

在外媒看來,中國的手機廠商是蘋果手機製造出來的「猛獸」,如果蘋果不加速產品創新,這些猛獸最終會超越蘋果。

正如余承東在媒體採訪中表示的,華為團隊的目標就是要在中國的各方面體驗都要超過蘋果,並於未來兩年之內成為全世界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廠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