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80的突破源於厚積薄發,創新之路千難萬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智慧型手機的發展,離不開手機晶片的推動,它就是手機的發動機。

8月31日,德國柏林,麒麟980亮相,創下6項世界第一,成為2018消費電子展(IFA)的寵兒。

9月5日,麒麟980在上海召開以「知·芯」為主題的媒體溝通會,讓人對這款晶片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這是一款全面領先的人工智慧手機晶片,其在性能、能效、AI以及通信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新的飛躍。

麒麟980

事實上,無論是高通還是蘋果,晶片發展到今天,都面臨創新難題。

這就跟智慧型手機一樣,達到一定程度,再往上創新,就變得十分艱難——今天手機同質化嚴重,尤其是安卓平台,表現得尤為明顯。

讓人好奇的是,麒麟晶片是怎麼去不斷創新的?7nm製程工藝的突破,背後又有什麼故事?

艱難的創新之路

從被人質疑,到被大家廣泛認同,麒麟處理器這幾年的進步,有目共睹,也引發了人們的好奇與猜想。

在「知·芯」媒體溝通會前夕,華為Fellow艾偉接受了筆者的專訪,道出了其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

《孫子兵法》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

」麒麟處理器能步入頂級移動晶片行列,與華為這些年的壓強式投入及高標準要求,有很大的關係。

每一代麒麟晶片在立項時,都對自己很苛刻,沒有重大的創新就不要上,就不要投資了,華為不斷給自己製造壓力,推動麒麟處理器不斷前行。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在艾偉看來,跟別人差不多的產品,是沒有意義的,華為必須追求新的能力,標新立異,真正做到與眾不同。

華為Fellow艾偉

提及全球第一個7nm手機Soc晶片的工藝難度,艾偉說,摩爾定律早幾年就被唱衰過,被認為走不下去了。

事實上,的確也是越來越難,要把集成度做高,底層就要做很薄,而且還要防止漏電,做得很牢固,可謂難上加難,需要有很多創新。

當然,最大的難度是在這個時間點上,將這款晶片量產出來。

對華為來說,相比麒麟980的工藝難度,更難的是量產。

「三年前我們決定用7nm時,不是說做得出、做不出的問題,而是在今天這個點能不能量產、支持手機上市。

」艾偉認為,「拿一款7nm晶片給大家看並不難,如果不能量產,那就是重大事故。

」為了順利推出晶片,實現商用,華為跟合作夥伴做了大量的工作,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從關鍵規格的定義,到早期驗證電路,再到系統投片等等,華為不斷優化,逐一解決可靠性問題。

這條創新之路,充滿挑戰,也十分艱辛。

華為堅持重金投入做麒麟處理器,其中的一個原因,是為了讓自己的產品,具備差異化能力,帶給消費者個性化的體驗。

「消費者給了我們一條差異化之路,麒麟處理器不能掉鏈子,要把這條路走下去,不能辜負消費者的期望。

」艾偉認為,是消費者的期望,給了華為創新的動力與能量。

更快更強,全面突破

更快、更強,是用戶對手機的基本要求,對手機晶片來說,必須不斷突破性能極限,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麒麟980走在移動晶片的前列,是全球首款商用7nm製程工藝的手機晶片,運算性能大幅提升。

麒麟980實現了基於Cortex-A76的定製開發,較上一代處理器能效提升58%,性能提升75%,可滿足用戶對手機更快、更持久的體驗需求。

並且,麒麟980首次內置商用的Mali-G76 GPU,性能提升了46%,能效提升了178%。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很多用戶都有這種感覺,一些採用業界領先處理器的的手機,性能倒不錯,但弊端同樣明顯,比如機器發熱嚴重,電池不耐用。

經常有用戶吐槽,某品牌的機器,經常一天兩充,體驗大打折扣。

華為重視用戶體驗,主張實現高性能與長續航的平衡。

為了實現這一突破,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麒麟980創造性地採用靈活適配的2+2+4核解決方案,從而兼具高性能與長續航。

具體而言,其採用智能調度機制,通過2個高性能大核、2個高能效大核以及4個高能效小核的全新能效架構,前兩者基於Cortex-A76開發,後者基於Cortex-A55開發,可以滿足用戶不同場景下的體驗需求。

通常,晶片企業採用大核、小核的組合設計,麒麟980另闢蹊徑,採用三個檔位的能效架構設計,這種先進的梯度多核架構,打破了傳統能效的藩籬,CPU可在更豐富的場景下(重載、中載、輕載)靈活適配,精準調度,按需分配,發簡訊,打電話,看視頻,打遊戲……不同的場景,啟用不同的能耗,讓續航更持久。

現場演示

今天,消費者追求手機性能的全面領先,而不是個別參數的領先,這也對晶片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麒麟980帶來了性能的全面提升,除了上述提及的,它在圖像處理方面有了較大的突破,其採用全新升級的第四代自研ISP(圖像信號處理器),像素吞吐率提升了46%,降噪與色彩還原能力大幅提升。

它還採用了全球最快的手機WiFi晶片,能帶給用戶高速的WiFi聯接體驗。

在備受關注的人工智慧方面,麒麟980率先在手機晶片上集成雙核NPU(神經網絡單元),極大提高了AI算力,可支持更豐富的AI應用場景,引領手機全面進入智慧時代。

在雙NPU的加持下,麒麟980每分鐘可識別4500張圖像,較上一代處理器提升120%。

「麒麟980究竟好不好,我們說了不管用,還是讓消費者去評說!」儘管這是一款全面領先的移動晶片,但艾偉十分低調。

在他看來,創新,不是喊口號,而是要落到實處。

比如華為手機的拍照能力,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

華為P20系列,已被公認為全球最出色的拍照手機,在國外專業影像機構DxOMark的評比中,華為P20 Pro的拍照得分為109分,領先三星S9+高達10分,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麒麟980需要在10月份上市的華為Mate20系列產品中,接受消費者的檢驗。

多年的厚積薄發

這次,業界對麒麟980全球首商用7nm製造工藝很感興趣。

因為,對手機晶片來說,工藝製程直接影響到性能和功耗。

當前,業界普遍採用10nm製程工藝,而7nm製造工藝與10nm工藝相比,性能提升20%,能效提升40%,電晶體密度提升到1.6倍,帶來的變化是性能與能效的雙重提升。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麒麟980晶片的誕生,是多年厚積薄發的結果。

華為晶片從2004年成立,到今年已進入第15個年頭,期間不斷投入。

麒麟980面世後,有媒體說,華為在這款晶片上,投入了20億人民幣。

艾偉坦言,遠不止這個數字。

麒麟980

7nm工藝,華為從2015年就開始立項,進行工藝研究;2016年,為其制定特殊基礎單元,構建高可靠性IP;2017年進行SoC工程化驗證;到今年實現大規模量產。

工藝難度突破的背後,是華為對麒麟980超過3年時間的研究與開發,大量的半導體設計與工藝專家參與其中,反覆驗證。

對於外界關心的華為在這顆晶片上投入了多少研發人員及研發資金,艾偉並不願多談,「我們不想給同行壓力。

在艾偉看來,7nm不只是技術困難,關鍵的是商業回報,隨著投資越來越大,相應地需要更大的市場份額支撐,不然就無法收回成本。

這裡面,就有一本經濟帳,涉及投資回報率的問題。

但現在又陷入了一個駁論,隨著智慧型手機趨於飽和,整體銷量不僅沒有增加,反而下滑了。

從國內來看,智慧型手機銷量大幅衰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手機總出貨量為1.96億部,同比下滑17.8%;而從全球來看,智慧型手機市場也是負增長。

幸運的是,華為手機保持了較快的增速。

今年上半年,華為手機全球銷量超過9500萬部,全年銷量有望實現2億部。

華為手機強勁的市場表現,反過來也增強了麒麟處理器的信心,有更多的人力、財力用於研發,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文/徐上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麒麟980正式發布 地表最強7納米AI處理器

【手機中國新聞】北京時間2018年8月31日晚8點,華為在德國柏林IFA(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展會上,正式發布了全新晶片產品麒麟980。作為華為自研晶片的全新碩果,麒麟980是世界上首枚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