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業務遇阻 英特爾新舊市場受夾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希望能夠把我的手機留在家中,」「我們將實現這一目標。

」英特爾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曾對可穿戴業務寄予厚望。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如今,英特爾在這一領域卻漸行漸遠。

近日,據外媒CNBC報導,英特爾又被傳出砍掉了3年前收購來的健康手錶公司Basis,該公司開發的產品包括健身追蹤設備。

報導稱,目前英特爾的重心在AR(增強現實)領域。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此多次聯繫英特爾方面問詢,但對方以目前英特爾內部正有人事方面調整,可能沒有合適的發言人來回答相關問題為由,婉拒了記者採訪。

實際上,後PC時代,英特爾已將關注重點轉向數據中心、物聯網和人工智慧領域,PC領域和大數據仍然是英特爾的利潤奶牛。

然而,物聯網資深專家楊劍勇認為,目前的英特爾面臨多方壓力,過去高銷量和高利潤的PC時代已不復存在,晶片業務已讓三星超越,移動晶片英特爾不敵ARM、在寄希於人工智慧的AI 晶片領域,英偉達卻成為自動駕駛最大贏家。

不見起色的智能穿戴

起初,英特爾對智能穿戴市場野心勃勃,現在卻有點偃旗息鼓的傾向。

在可穿戴設備尚未火爆的2013年,英特爾便於當年9月成立了專注於該領域的NDG事業部。

2014年、2015年,英特爾先後買下Basis公司、自行車頭顯設備公司Recon,還與Fossil、豪雅等時尚腕錶公司合作推動智能手錶的開發。

與此同時,收購而來的Basis公司、Recon公司加上開發3D相機傳感器Realsense的感知計算集團(Perceptual Computing),以及定位前沿科技的新設備集團(New Devices Group),一起納入新技術集團,由英特爾高級副總裁Joshua Walden負責。

英特爾在2014年收購Basis公司以後還宣布投入1億美元,支持Basis公司的研發和銷售。

但Basis的表現並不理想。

因為Basis PeaK智能手錶出現了發熱進而灼燒皮膚的現象,英特爾在2016年6月提示用戶停止佩戴這款手錶。

到了2016年年底,英特爾傳出了大規模裁減可穿戴設備部門員工的消息。

儘管如此,英特爾方面當時沒有回應裁員,但堅稱不會撤出可穿戴行業。

但CNBC的報導顯示,英特爾在2017年已經砍掉了收購而來的Basis公司,Basis所在的新技術集團現在更關注的是增強現實領域。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智能健康方面常常是被認為剛需,概念炒得特別火熱,但現階段的智能手錶普遍智能化程度較低,續航、體驗都存在問題,比如導航測算不精確,未能為測出來的數據提供一個有效的結論,導致消費者對產品的體驗欠佳,未能引爆市場。

記者登錄英特爾官網發現,目前只有一款名為New Balance RunIQ的智能手錶在進行宣傳,該款產品由 New Balance (美國跑鞋品牌)與英特爾於今年1月聯合推出,主打運行、跟蹤和收聽。

目前,該款手錶售價300美元,只在New Balance美國商城售賣。

隨後,記者在京東、天貓、蘇寧、中國New Balance商城等平台上搜索,均未發現該款手錶及英特爾的其他手錶產品在售。

記者走訪北京中關村,多位商家向記者表示,由於價格、功能等因素,英特爾智能手錶銷量並不好,如果需要購買的話可接受預定。

目前,智能穿戴市場的增量主要來自於智能手錶,該產品占據了四成的市場份額。

據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6年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相較2015年增長18.4%,帶來了287億美元的銷售額,但其市場出貨量預測被下調。

易觀分析師馮超認為,以CPU起家,擁有晶片基礎的英特爾進入可穿戴市場首先是看好智能可穿戴市場的發展前景,希望通過打造一款智能手錶把自己的市場擴展到C端去,然而,可穿戴市場處於市場探索階段,真正想到達到智能可穿戴理想狀態下的話,可能還是要花一定的時間,這個時間節點上,消費者對英特爾的很多智能穿戴產品並不買帳,英特爾可能直接放棄了這個產品。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則認為,智能穿戴對處理器要求沒那麼高,客觀來說成本很低,不具市場優勢,而AR對處理器性能要求很高,英特爾的強項就在性能。

近年來,英特爾進行裁員、收縮業務,轉向更有前景的領域是明智之舉。

亮麗業績背後的多方狙擊

就在被傳出砍掉可穿戴業務不久後,英特爾公布了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實現營業收入148億美元,同比增長9%,運營利潤38億美元,比預期表現出色。

目前英特爾的業務主要分為客戶計算、數據中心、物聯網、非易失性存儲、涵蓋FPGA業務的可編程解決方案等。

目前,英特爾的主要方向是向更有前景的數據中心、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領域轉型。

而本次的業績增長主要歸功於客戶計算部門貢獻55.4%,以及數據中心部門貢獻29.7%。

高性能的CPU及數據中心X86架構依然是其利潤奶牛。

不過,英特爾亮麗的財報背後卻面臨了傳統業與新興業務的狙擊。

物聯網專家楊劍勇認為,當下的英特爾比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更艱難,如今的英特爾所面臨的是多方狙擊,對手越來越強大。

在晶片領域,對比三星和英特爾發布的二季度財報可見,英特爾晶片製造已經被三星超越。

在移動晶片領域,ARM通過授權給高通、蘋果,幾乎壟斷了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

而在其他新興領域,由於物聯網設備對低功耗要求更高,英特爾直接放棄了Galileo、Joule和Edison三款針對物聯網市場的計算機模塊。

楊劍勇告訴記者,競爭對手ARM的晶片在物聯網及其他終端延伸更得順利,且對兩款晶片取消了授權費(只有量產才付費),還開放了眾多資源,助力開發者。

目前英特爾的物聯網營收主要是來自一些行業解決方案,如交通、零售、能源等領域。

在面向人工智慧的晶片領域,英特爾則遇到英偉達這樣的強敵,由於目前自動駕駛基本上都採用了英偉達的技術,英偉達借著人工智慧這一紅利,其市值更是接連上漲,直逼千億美元。

此外,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谷歌、微軟、蘋果、百度都在布局。

目前,日本軟銀已對ARM全資收購,成為英偉達的第四大股東。

楊劍勇認為,日本軟銀社長孫正義寧願出售阿里巴巴價值100億美元的股票,也要收購ARM,目的就是希望ARM成為物聯網時代的晶片霸主,向英特爾發起挑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被傳裁員 英特爾可穿戴設備或遇滑鐵盧

本報記者 吳俊捷 報導不脛而走的裁員消息再次將晶片巨頭英特爾推至風口浪尖。近日,外媒消息稱,英特爾計劃收縮可穿戴設備業務,甚至退出該領域,並將對涵蓋該業務的NDG事業部進行大幅裁員。英特爾方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