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代表的華為,最近怎麼樣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科技全知道》,每一天都有一段不一樣的科普(短視頻),與您不見不散。

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激烈,智慧型手機市場前五的位置也是不停的在變動,在國內三星已經迭出國內前五,小米重回世界前五;華為走進世界前三。

在這個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中,國產華為能殺進世界前三,實在不容易,那麼華為最近怎麼樣呢?

上個月,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發布了2017年年報,年報顯示,華為去年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0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7%,凈利潤475億元,同比增長28.1%。

①.全球銷售收入6036億元人民幣,意味著什麼呢?

從A股上市公司來看,營業收入超過華為的只有9家,他們分別是中石化、中石油、平安、上汽、工行、中鐵、鐵建、人壽、建行。

②.從利潤來看,凈利潤475億元,又意味著什麼呢?

超過華為的只有11家,他們分別是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平安、交行、招行、中石化、神華、民生銀行和上汽集團;營收和利潤同時超過華為的A股上市公司只有工行、建行、平安、中石化和上汽集團五家。

這麼來看的話,華為真的是不得了呢,不過略微遺憾的是,2017年營收雖然高達6036億元,但增長速度比較前幾年都有所放緩,不過凈利潤475億元,較去年有所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2017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也就是華為整個公司的一年運營開銷達到963億元,接近1000億元,這在去年2016年,也不過492億元,幾乎翻了一倍,同比上升95.7%。

業務層面上,華為運營商業務去年實現銷售收入2978億元,占總營收比為49.3%,依然是三大業務中最大的一塊兒,比去年有所下降。

不過今年2018年,華為將進行5G准商用測試,等到5G開始全球範圍內規模化商用後,華為運營商業務可能還會迎來一輪增長高峰,企業業務去年實現營收549億元,占總營收的9.1%,依然是三大BG業務中最小的。

大家最關心的肯定是華為的消費者業務,華為的手機就是隸屬於消費者業務了。

消費者業務是過去幾年華為新的增長高地,去年2017年實現營收2372億元,同比增長31.9%,毋庸置疑,消費者業務已經占到華為一半的營收占比。

華為確實是通訊起家,但手機、消費者業務貢獻的營收同樣不菲,主要得益於華為與榮耀的雙品牌戰略奏效。

①銷量:去年華為(包括榮耀)智慧型手機的全年發貨量為1.53 億台,是全球第三大手機品牌。

其中中國地區表現最為搶眼,總營收為3051億元,占總營收首次超過50%;歐洲中東非洲地區去年收入為1639億元;亞太地區收入為744億元;美洲地區實現營收僅為393億元。

②研發:而研發費用的投入也是亮點,2017年華為研發費用達897億元,同比增長17.4%,華為在研發費用上毫不吝嗇,五年一直穩定在14%~15%。

更誇張的是華為還表示,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8萬人,占華為員工總數(約18萬)的45%,在專利數量方面,華為累計專利授權為74307件,其中90%以上為發明專利。

③收入:員工的收入方面,年報顯示2017年當期的雇員費用為1403億元,同比增長15.1%。

以18萬人計算,2017年華為員工人均年薪酬為68.9萬元,而2016年的人均薪酬為59.6萬元,一年間,每人平均年薪增長了9.3萬元。

以上數據都來自於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發布了2017年年報數據。

華為是國產手機廠商中,為數不多的技術大廠,無論是在人力,財力,精力上的投入已經跨進國際大廠的行列。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世界知名的科技廠商,他們都有不同的業務分支來支撐產品研發,蘋果、三星、華為無不如此。

而國內的小米除了自己的智慧型手機,還有生態鏈和新零售,無疑智慧型手機市場也進入了寡頭競爭的環節。

在未來華為、小米穩健發展,也一定能在全球智能終端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是一絕超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