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的來龍去脈,未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北京時間8月9日,2019華為開發者大會正式在東莞松山湖拉開大幕,本屆大會為期兩天半,從9日下午至11日。


會上,在萬眾期待中,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正式發布了鴻蒙作業系統,英文名為Harmony OS,而並未外界所傳的Hongmeng OS或者Hongmon OS。

該作業系統如此前華為官方對外宣稱的一樣,是一款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作業系統,支持全場景智慧生活,實現了模塊化解耦,可用於車機、智慧屏、可穿戴設備、智能音箱、智慧型手機等。


對於未來IoT時代,怎樣的OS才能滿足需求?余承東提到安卓或者Linux內核代碼龐大冗餘,難以保證不同終端體驗的流暢。

而且多種終端互聯的出現對設備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軟體生態與硬體綁定,降低了用戶體驗與開發效率。

舉例來講,安卓系統大概有1億行,但用戶真正可能用到的不超過8%,大量的難以用到的代碼也迫使硬體需要更大的內存。

但對於大量IoT設備,它們本身的內存是非常小的,因此,鴻蒙OS採用分布式架構。

「面向未來的多設備多場景應該是微內核的。

「余承東認為,」因此,今天我們帶來了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OS鴻蒙。

我們不僅是微內核的而且是全場景,分布式的。

此外,鴻蒙OS還是全球第一個5+安全級別OS。

考慮到合作夥伴關係及減少工作量,華為仍優先使用安卓作為手機作業系統。

但倘若出現問題,鴻蒙將迅速頂上。


余承東還介紹道,鴻蒙作業系統開始於兩年前,當時完成了鴻蒙內核1.0的研發及設計。

目前,鴻蒙OS 1.0已經打磨成功,並將於明日發布的智慧屏上首秀。

明年,鴻蒙還將進一步更新完成其2.0建設,並首次應用於華為創新國產PC、車機等產品中。



最後,余承東還重磅宣布,鴻蒙作業系統完全開源。

鴻蒙:掌握核心技術


作為華為精心打造的作業系統,余承東詳細介紹了鴻蒙OS的四大技術特性。



首先是分布式架構首次用於終端OS,實現跨終端無縫協同體驗。

鴻蒙OS的「分布式OS架構」和「分布式軟總線技術」通過公共通信平台,分布式數據管理,分布式能力調度和虛擬外設四大能力,將相應分布式應用的底層技術實現難度對應用開發者屏蔽,使開發者能夠聚焦自身業務邏輯,像開發同一終端一樣開發跨終端分布式應用,也使最終消費者享受到強大的跨終端業務協同能力為各使用場景帶來的無縫體驗。


第二, 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術實現系統流暢。

鴻蒙 OS通過使用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兩大技術解決現有系統性能不足的問題。

確定時延引擎可在任務執行前分配系統中任務執行優先級及時限進行調度處理,優先級高的任務資源將優先保障調度,應用響應時延降低25.7%。

鴻蒙微內核結構小巧的特性使IPC(進程間通信)性能大大提高,進程通信效率較現有系統提升5倍。



第三,基於微內核架構重塑終端設備可信安全。

鴻蒙OS採用全新的微內核設計,擁有更強的安全特性和低時延等特點。

微內核設計的基本思想是簡化內核功能,在內核之外的用戶態儘可能多地實現系統服務,同時加入相互之間的安全保護。

微內核只提供最基礎的服務,比如多進程調度和多進程通信等。



另外,鴻蒙OS將微內核技術應用於可信執行環境(TEE),通過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



第四,通過統一IDE支撐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實現跨終端生態共享。

鴻蒙OS憑藉多終端開發IDE,多語言統一編譯,分布式架構Kit提供螢幕布局控制項以及交互的自動適配,支持控制項拖拽,面向預覽的可視化編程,從而使開發者可以基於同一工程高效構建多端自動運行App,實現真正的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在跨設備之間實現共享生態。

總結來看,微內核、方舟編譯器是鴻蒙OS的兩大核心法寶。

微內核

微內核主要與宏內核相對應。

宏內核是把所有系統服務都放到內核里,包括文件系統、設備驅動等,安卓系統就是其中代表。

但宏內核有著無法調和的矛盾,那就是隨著作業系統越來越複雜,內核裡面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這樣會產生以下兩個問題:一方面,操心系統代碼量龐大,漏洞無法避免;另一方面,大量服務、硬體驅動都在內核中,導致作業系統可擴展性差。

於是,微內核應運而生,其核心思想是簡化內核,使內核成為一個只提供最基礎的系統服務的東西,其他統統都放在內核之外。

比如內核中只保留多進程調度、多進程通信(IPC)等服務。

其他系統服務例如文件系統、POSIX 服務、網絡協議棧甚至外設驅動都放在了用戶態中來實現。

因此,相較於安卓等宏內核,華為鴻蒙系統採用微內核帶來了以下五個優勢:高安全性、高可靠、高擴展性、高可維護性、支持分布式計算。

方舟編譯器

當前安卓平台的絕大多數應用是使用 Java 語言寫的,但CPU 只能理解彙編指令,因此需要一個虛擬機(Virtual Machine,簡稱 VM)來把Java 高級語言轉換成機器能懂的語言。

但是,VM 的存在會導致程序運行變慢甚至卡頓。

華為編譯器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繞過了VM。

換句話說,通過方舟編譯器,開發者的應用在下載之前就已經轉化成為機器可以識別的代碼,因而可以在手機上快速安裝、啟動和運行,而無需再經過 VM 的編譯——某種程度上,方舟編譯器是將編譯過程提前到應用開發階段,從而大幅度減少了智慧型手機和作業系統的運行負擔。

按照華為方面的說法,採用方舟編譯器之後,提升效果如下:EMUI 9.1 僅僅對系統組件 System Server應用了方舟編譯器之後,系統流暢速度提升了 24%,系統響應速度提升了 44%;第三方應用的操作流暢度提升了 60%。

鴻蒙的來龍去脈

如果盤點今年科技圈的重大事件,華為與美國川普政府的「爭鬥」一定屬於最重磅的那一部分。

美國東部時間5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在此狀態之下,美國的企業不得使用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企業所生產的電信設備。

幾乎所有報導此事的外媒都表示,此舉意在針對中國華為的電信設備。

福無雙降,禍不單行。

5月20日,安卓系統母公司Google宣布開始「貫徹」川普「禁華政策」,將暫停對華為安卓手機的服務。

一時間,風雲再起,華為贏得全球矚目。

是生?是死?是成?是敗?是破繭成蝶還是墜入深淵?國人希望華為挺住,外國企業正期望伺機搶奪市場。

在美國政府強勢衝擊下,華為以不妥協的姿態贏得全球讚賞。

5月17日凌晨,華為海思總裁何庭波以一封「備胎轉正」的告白信,成為針對美國政府的首個強硬回復。

何庭波在信中表示:「公司多年前就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各種假設,預計有一天,所有美國的先進晶片和技術將不可獲得,而數千海思兒女已經為這一殘酷的假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經過多年的「科技長征」和技術攻關,海思已經為華為未來生存打造出一些列「備胎」,而這些『備胎』馬上就要正式上崗轉正。

在谷歌將手雷引爆後,華為也迅速拋來一顆飛彈。

5月21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親口承認華為已經在作業系統方面做好了「備胎」,並將最早於今年秋季面市。

隨後網上一度曝光了這款作業系統——華為鴻蒙。

5月2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網站顯示,華為已經申請註冊「華為鴻蒙」商標,並標註該商品可用於作業系統程序。

鴻蒙為道教神話傳說中,遠古時代盤古在崑崙山開天闢地之前,世界中一團混沌的元氣。

因而那個時代也稱之為鴻蒙時代,後來多描述為遠古時代。

對於此刻的華為來說,谷歌的全面封鎖無異於將華為逼入開天闢地的時代,這一名字正好形象的描述的華為的處境。

今年6月,華為表示,「最快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華為自研作業系統即將面世」。

針對華為「硬鋼」,占不到便宜的谷歌迅速調整方案。

6月8日,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Google正在極力遊說川普政府對華為的出口禁令,它將以美國國家安全的名義向華為提供技術支持,以此爭取更多時間,進一步延遲「制裁」的實施,甚至希望能爭取到完全豁免。

而在此之前,谷歌在最新安卓版本——Anroid Q的支持廠商名單中就重新將華為Mate 20 Pro列在其中。

面對谷歌示好,華為也並非將對抗踐行到底。

7月初,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法國《觀點》周刊專訪時稱:「鴻蒙系統並不是像大家想像那樣用在手機中,做這個系統的時候並不是想替代谷歌的,做鴻蒙是為了萬物互聯。

華為手機還是把開放的安卓系統和生態作為首選。

鴻蒙的未來

國盛證券此前研究稱,鴻蒙的未來有三大明確趨勢,即開源、平台化和生態搭建。

首先,對於鴻蒙,開源是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選項。

一方面,開源能夠助力作業系統蓬勃發展,Linux、安卓等系統的成功都離不開開源的巨大貢獻,參與開源是最容易的成長方式;另一方面,鴻蒙前身LiteOS本就具有開源屬性,帶有開源的基因。

此外,軟體平台一體化也是大勢所趨。

安卓系統由於其開放性,使得生態雜亂,安卓手機廠商各自為戰,各軟硬體之間未能實現很好的整合。

因此,鴻蒙系統必將吸取教訓,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等消費電子產品,併兼容安卓與全部Web應用,實現軟硬體平台一體化的目標。

目前,華為已在軟硬體一體化上有所動作。

2018年6月30日榮耀Play發布會上,華為發布的圖形處理加速技術GPU Turbo面世,該技術可實現軟硬體協同,使手機性能提升60%,功耗降低30%。

最後,得生態者得天下,鴻蒙在生態領域仍備受掣肘。

目前,在手機、PC端等,存在安卓、iOS、微軟等眾多對手,未來如何吸引到更多應用開發者,以提供優質、穩定的軟體應用產品,避免局限於華為自身的機器與硬體是華為發展高度的重要考驗。

通過余承東今日在開發者大會上的演講,我們可以發現,以上三點幾乎全都得到證實。

儘管如此,鴻蒙仍然存在些許挑戰。

鴻蒙想要建立完全孤立的生態圈不太現實,更多的還是需要兼容共生,並往IoT領域積極拓展。

鴻蒙未來的道路仍然曲折,但5G時代也為其發展帶了著機遇與變革,產業鏈的通暢讓一切都有了可能。

善變者恆通,勇變者自強,祝福鴻蒙,祝賀華為!

來源:IPRDAILY

編輯:金石智權

說明:本文如有侵權,請聯繫金石智權小編進行刪除,謝謝。

瀋陽金石智權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專注提供智慧財產權業務智能化解決方案,團隊核心成員都有代理機構從業經驗,擁有代理人資格證書,長期從事智慧財產權行業相關軟體研發工作。

公司主要產品有金石智權專利業務管理系統、金石智權商標業務管理系統、金石智權智能IP人輔助工具、金石智權專利業務統計分析系統、金石智權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系統、金石智權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