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事件選邊美國?蔡當局恐傷害台經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柳英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

近日,應美國官方要求,加拿大無理拘押華為公司財務長孟晚舟女士,引發全球譁然,澳、加、英等美國盟友紛紛配合演出,做出限制使用華為產品的決定。

在台美國商會也氣焰囂張,公開稱,「如果要和美國合作,就不能使用華為產品」。

台當局見獵心喜,緊跟美國盟友步伐,先是稱華為贊助新北市聖誕城是「通過商業行為進行滲透」,並表示自明年1月起,限制大陸產品進入台包含醫院、科學園區、信息通信等8大基礎設施產業。

蔡當局一直將中美貿易摩擦、科技戰視為擺脫對大陸經濟依賴的絕好機遇,甚至希望從中漁利,今年3月以來一直對美積極配合。

一是在中興事件中,配合美對中興的制裁,將其納入「戰略性高科技出口管制對象」;二是福建晉華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列表禁止名單後,台當局立即要求聯電配合美國商務部的要求,迫使台灣聯電公司做出暫停協助福建晉華開發DRAM製程的決定;三是配合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技術封鎖,推動「敏感科技保護法案」,為高科技產業向大陸投資轉移設置更高門檻。

兩岸產業鏈是整個東亞產業鏈的重要一環,中美貿易摩擦、科技戰中台灣是直接受害者,蔡當局唯美國馬首是瞻,不僅不能贏得所謂「利益」,還會給台灣經濟產生更大傷害。

其一,島內關聯企業直接受損。

近年來,我華為、中興等品牌迅速崛起,與島內企業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不久前華為公布的92家核心供應商名單中,台企占10家,其中包括台積電、鴻海、大立光等知名上市公司。

隨著華為手機出貨量在今年第三季度超越蘋果位居全球第二,華為對台企的重要性逐漸上升。

華為事件後,台積電等指標性企業股價出現下挫。

福建晉華案後,聯電股價也受到較大衝擊,此案還切斷了聯電與大陸企業合作發展、拓展大陸DRAM市場的重要機遇。

其二,大陸台商倍受衝擊。

大陸對美出口產品中,台商占據重要份量。

2016年我國對美出口百強企業中36%為台商,絕大多數是為蘋果、惠普等國際品牌進行代工的ICT企業。

美方對大陸產品加征關稅直接壓縮台商獲利空間,而產業鏈轉移又難以輕易進行,終端消費品價格上漲將導致銷量下降、訂單數量減少,最終大部分損失只能由代工商承擔。

其三,島內消費者利益受損。

大陸品牌商品近年在台灣市場發展迅速,華為、OPPP、小米等品牌深受島內消費者喜愛,2018年6月島內手機銷量排名中,OPPO以12.8%的市占率排名第三。

另外島內電信運營商從4G發展初期便期待華為能夠進入台灣市場,但受當局限制,華為在台不能從事電信核心網絡業務,致使台消費者始終無法享受更為廉價、優質的通信服務,5G時代來臨,台電信市場仍難打破歐美廠商壟斷的生態態。

蔡當局以泛政治化手段打壓大陸品牌將直接損害消費者利益。

蔡當局在「華為」事件中充當美國馬前卒的行徑引發島內輿論強烈不滿與質疑。

當前兩岸產業鏈緊密相連、大陸內需市場不斷擴大為台企提供越來越多的發展空間,奉勸蔡當局切勿挾洋自重選邊美國,否則最後受損的將是百姓的切實利益與企業的長遠發展機遇。

(責任編輯:王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