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他43歲才創業,30年做到全球前4,76歲了還得為8萬員工奔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源 | 創業投資家

作者 | 小創君

距離美國宣布對中興實行出口禁令的日子已經過去11天了,美國這一紙禁令,全國譁然。

就像一位中興的老員工所說,普通的熱點三天也就過去了,可中興卻一直槓在輿論中心,熱度絲毫不減。

「正文」

01

關於中興,網上所有的分析與觀點無外乎這三種:

1.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是川普為阻擋中國5G發展採取的行動;

2.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是不掌握核心技術,過度依賴他人的結果;

3. 缺乏誠信,罪當其罰:這是違背遊戲規則、缺乏契約精神應當承擔的懲罰。

從國產晶片的發展現狀,到晶片生產流程,再到「中芯」未來是否可期,似乎全國人民都在討論中興以及中國的出路,畢竟中興有8萬名員工,畢竟中興還姓「中」,畢竟「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感覺的確令人難過。

但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風暴,最難過的莫過於中興創始人侯為貴了。

4月18日,網上流傳一張照片:76歲的侯為貴推著行李箱走機場大廳內,身後跟著垂頭喪氣的兩個人,分別是中興董事長殷一民與總裁趙先明。

有網友稱,照片里那個蒼老的背影給人以悲涼、心酸之感。

但這畫面又何嘗不像做錯事的孩子,與無奈出面解決爭端的家長呢。

侯為貴像極了那個為家操心了30餘年,依然無法安心享受晚年的大家長。

02

與同樣出生於1949年前後的柳傳志、任正非相比,侯為貴顯的低調很多,關於他的生平事跡媒體鮮有報導,尤其是大學之前的履歷,幾乎無處尋蹤。

要不是這次出山,恐怕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侯為貴到底是誰。

侯為貴是改革開放的第一代企業家,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工程師,也是中興的締造者和創始人。

1985年,43歲的侯為貴來到深圳,創辦了深圳中興半導公司,也就是中興通訊的前身。

但在創辦中興之前,他曾是一名教師。

1969年,侯為貴在西安一所中專學校教過兩年書。

文革之後,學校轉企業,成為航天部設在西安的691廠,從事半導體技術研究。

侯為貴的工作性質也隨之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轉變——由教師變成了技術人員。

1981年,作為航天691廠的技術科長,侯為貴被選派前往美國引進技術和設備。

那是他第一次去美國,離這一次已經37年之久。

那一次美國之行,他看到了美國科技的強大,也看到了中國與美國之間存在的差距,「當時到了美國等於是到了另一個星球上」,侯為貴回憶說。

當下有很多年輕人會問「三十歲創業是否還來得及」,也許侯為貴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回答。

回國後,年過40的侯為貴說服領導,以「技術引進」的名義南下深圳。

「很多知識分子還是希望通過知識、科技使國家得到發展」,在理想的召喚下,在改革開放的春風拂動下,1985年,侯為貴創辦了深圳中興半導公司,完成了他的第二次職業轉變——從一名工程師成為一名創業者、商人。

然而,理想與現實之間總存在差距。

既然選擇了創業,就必須對員工的生活負責,為了「吃飽飯」,電風扇、電子琴、冷暖機、電話機,他們什麼都生產。

那時一部電話機的加工費才幾毛錢,全廠一天下來賺不到200元。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通信行業剛剛起步,當時的中國電信領域被瑞典愛立信、法國阿爾卡特、德國西門子、日本富士通等來自幾個國家的不同品牌、不同制式所壟斷。

侯為貴看到了其中的商機,1986年,他成立了專攻交換機的研發小組。

3年後,他們研發出了中國第一台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程控交換機,到1992年,中興的合同銷售額突破了1個億。

03

但沒多久,港方合資方的倒閉退資給中興出了一個難題。

1993年,侯為貴不得已推動了中興第一次產權改革。

他與其他30餘名技術元老籌資組建了維先通公司,再與691廠、深圳廣宇合資成立中興新通訊,維先通占股49%,兩家國有企業控股51%,由維先通承擔經營責任,侯為貴擔任總經理。

這次改革開創了一個「國有控股,授權經營」的全新模式,這一模式為管理層留出了足夠的自由空間,也為中興在市場經濟發展中注入了活力。

如果說中興改制體現了侯為貴的管理能力,那之後成功抓住CNMA(源碼分址)、小靈通和手機這三大機遇,便是充分證明了他的戰略眼光。

  • 機遇一:CDMA(源碼分址)。

1995年,CDMA項目初露端倪,中興通訊開始進行了跟進,但僅限於摸索。

到1998年,華為準備放棄CDMA95時,侯為貴從市場和安全性能雙方面考慮,反而加大了對CDMA95的投入。

果不其然,2001年,聯通啟動CDMA項目、網絡建設大招標,中興一舉拿下10省交換及基站系統採購合同,占7.5%市場份額。

在2002年聯通CDMA二期招標中,中興再次奪得15%的份額。

這一役讓任正非感到鬱悶不已,但這只是開始。

  • 機遇二:小靈通。

同樣在2002年,小靈通從日本被引進中國,因其建網速度快,投資小受到網絡運營商的歡迎,同時因為資費便宜備受用戶好評。

但華為認為這項技術落後,很快會被淘汰,國家政策對此也不明朗,隨後選擇了放棄。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又是在華為拋棄後,中興撿起來了。

侯為貴對全體中興員工說,中興今後市場主攻產品就是小靈通。

到2002年底,國家政策鬆動,小靈通的需求突然呈現爆炸性增長。

巨大的市場空缺下中興一家獨大,經此一役,中興再一次縮小了與華為之間的距離。

  • 機遇三:手機。

基於中興與電信運營商的合作基礎,中興手機如魚得水,從市場中迅速脫穎而出2003年,中興三大類手機銷售量達到450萬部,手機銷售額占到中興總銷售額的近20%。

隨後,中興手機進入國內市場第一陣營,與華為、酷派和聯想被媒體合稱為「中華酷聯」。

這三次機遇讓中興茁壯成長,也確實證明了侯為貴對商機的嗅覺,以及決策的精準。

2004年,中興通訊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成為中國第一家A股+H股的上市公司。

 

2014年,中興成為緊居華為、愛立信、阿爾卡特朗訊之後的全球前四大通信設備公司。

04

但沒有人是先知,任正非不是,侯為貴也不是,他們不可能準確地看準每一個趨勢,也不可能精準地避過所有危機。

在評價侯為貴的性格時,人們常常將他跟任正非放在一起做比較。

有人說,侯為貴行事穩健,性情溫和,像「牛」,任正非軍人出身,做事激進,像「狼」。

牛與狼在性格上的截然不同必然導致在管理決策上的不同,這點在晶片自主研發上表現得十分明顯。

中興是有過晶片自主研發經歷的。

2000年,中興作為參與單位承擔了「909」工程,這是第九個五年計劃中,國家發展微電子產業的重點工程,當時項目投資總額達到100億元。

但最終侯為貴選擇了放棄。

晶片研發對從業人員能力和生產工藝都提出了極高要求,但這兩方面都恰巧是中國的軟肋,僅晶片的基礎性材料——矽晶片(晶圓),就因工藝複雜而讓中國企業不得不選擇進口。

所以說,晶片研發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而且就算有了大量投入,也不一定有產出;就算有產出,等研髮結果出來,又已經遠遠落後於對手了。

總之,這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

另一方面,美國等國的部分晶片供應商為了獲得中國市場,與中國企業結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有的甚至會想方設法幫助中國企業繞過各種採購限制。

巨大的研發難度與舒適的直接進口,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後者。

性格所致,侯為貴沒有大膽試錯,他也放棄了研發,決定依靠進口。

而任正非是少有的選擇攻堅的企業家,堅持自主研發晶片多年,華為終於成功擁有了自己的晶片。

儘管與國外高端晶片相比,海思晶片仍有一定距離,但與中興相比,至少在自我命運的裁決上,有了一定的主動權。

中興放棄了難度係數8顆星的晶片研發,但在創新的道路上從未止步。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興通訊累計擁有6.9萬餘件全球專利資產、已授權專利資產超過3萬件。

其中,5G戰略布局專利全球超過1700件。

2017年,中興通訊還以2965件PCT國際專利申請占據PCT國際專利申請人第二名的位置,並連續8年國際專利申請量位居全球前三,是中國唯一連續8年獲此殊榮的企業。

只是,不管曾經多麼輝煌,不管從前的貢獻幾何,在這個以結果論英雄的時代,雖中興前途未卜,但侯為貴大概是輸了。

—END—

參考資料:

盒飯財經,中興侯為貴時代的4個關鍵決策:曾錯失自研晶片

華商韜略,76歲的他,中興困局中最心痛的人

礁石浪花,華為中興混戰15年:任正非與侯為貴的恩恩怨怨

360百科,侯為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侯為貴:通信老兵的華麗謝幕

2005年,中興通訊董事長侯為貴發起了「關愛滇西抗戰老兵」活動,並擔任第一年的送款行動組長,到2015年已經持續了10個年頭。這一年侯為貴赴雲南參加送款行動時曾說,抗戰老兵從歷史的角落裡走出來得...

侯為貴退隱根源:中興與華為越落越遠

曾高飛中興通訊(000063,股吧)的一個時代在今年划上句號。3月29日,掌舵30年之久的侯為貴退出董事會,解甲歸田,不再插手中興事務。1985年在深圳創辦中興,侯為貴40歲出頭,風華正茂,處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