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昇騰、阿里含光爭第一?AIoT戰役打響,爭取全球主導權才是目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來源:鳳凰網、差評等

物聯網智庫 整理髮布

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出處

導 讀

在晶片這樣的底層技術領域,國內技術在國際上還處於落後的狀態,特別是近年美國以晶片、作業系統等底層技術為威脅,揮舞大棒制裁以中興、華為為首的中國企業時,國內經常會發出覺醒的吶喊聲,何以見得僅僅半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國內企業就能追趕上英特爾、英偉達等國際巨頭?竟敢號稱全球最強,史上最強,這勇氣難道是梁靜茹給的嗎?

上周,在2019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現場發布了阿里首款AI晶片——含光800,號稱全球最高性能的AI推理晶片。

無獨有偶,在此次「地表最強AI晶片」發布之前的一個月,華為也在深圳正式推出了號稱史上最強的AI晶片——昇騰910。

一時間,最強AI晶片之爭成為坊間茶餘飯後的談資,甚至有人直接將阿里和華為放在對立面進行比較,到底哪個是真最強?

同時,也有不少吃瓜群眾對兩家科技巨頭的「最強」宣傳嗤之以鼻。

眾所周知,在晶片這樣的底層技術領域,國內技術在國際上還處於落後的狀態,特別是近年美國以晶片、作業系統等底層技術為威脅,揮舞大棒制裁以中興、華為為首的中國企業時,國內經常會發出覺醒的吶喊聲,何以見得僅僅半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國內企業就能追趕上英特爾、英偉達等國際巨頭?竟敢號稱全球最強,史上最強,這勇氣難道是梁靜茹給的嗎?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羅列一下今天的信息點:

1,華為、阿里為什麼要做?

2,華為、阿里有可比性嗎?

3,華為、阿里為何敢稱「最強」?

AIoT登陸,華為、阿里搶先布局

馬雲對未來做過很精準的研判,最成功,同時也是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的便是電商時代的到來。

二十年後,馬雲提出「物聯網的本質是智聯網」,認為人工智慧將在物聯網時代大放異彩。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說過,「未來二三十年,最偉大的力量應該是人工智慧。

當然,如果說僅僅是阿里和華為在做,那並不能代表人工智慧的價值。

中金公司預測,全球AI晶片呈現出井噴式發展,到2020年,AI晶片整體市場將達到600億美元,2017年-2020年五年間,AI晶片市場複合增長率已達57%。

而在晶片領域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晶片被冠以科技王冠上的明珠,原因在於有能力做晶片的企業並不多,這也是為什麼晶片行業一直以來被外界視為高大上的原因。

因為不管你有多少錢,沒有技術不成;同時,不管你多麼有技術,沒有錢也不成。

所以,即便是面對如此大蛋糕的誘惑,很多企業依舊不敢有所涉足。

而這些問題在阿里和華為面前並不是最難的。

2018年9月的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成立晶片公司,馬雲親賜「平頭哥」,取「不服就干之意」。

這家公司是由阿里巴巴達摩院晶片團隊和中天微整合而成。

後者,中天微是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在去年由阿里全資收購。

阿里巴巴CTO張建鋒曾表示, IP Core是基礎晶片能力的核心,進入IP Core領域是中國晶片實現「自主可控」的基礎。

除此之外,阿里近些年在晶片領域的布局也不可謂不廣泛,2018年6月,阿里在國內AI晶片明星企業寒武紀科技的B輪融資中進行了跟投,除寒武紀之外的Barefoot Networks、深鑒、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國內晶片行業後起之秀也都被阿里所光顧。

再看另一家巨頭——華為。

之所以外界對華為晶片有了重新認識,是因為在面對美國的全面壓制時,華為竟然厚積薄發,抵住了這股來自太平洋東岸的壓力,讓全世界對華為,對華為海思刮目相看。

1991年,華為成立了ASIC設計中心,2004年成立海思半導體,到如今華為晶片歷程實際上已經走過近二十個年頭了。

它在產品覆蓋上更是包羅萬象,涉及SoC晶片(麒麟系列)、AI晶片(升騰系列)、伺服器晶片(鯤鵬系列)、5G通信晶片(巴龍、天罡系列)、路由器晶片、NB-IoT晶片、甚至IPC視頻編解碼和圖像信號處理晶片等。

所以,一切已經來臨的事情,並不是沒有來由的。

同台競爭

第二個問題,也是坊間比較疑惑的問題,僅僅一個月之內,兩家科技巨頭接連發布號稱「最強的AI晶片」,一個從空間來看為「全球最強」,一個從時間維度來講為「史上最強」。

阿里首款AI晶片——含光800,張建鋒稱其為全球最高性能的AI推理晶片,含光取自上古三大神劍之一,意為劍含而不露,光而不耀。

一塊含光800相當於10塊GPU,峰值性能為7.8萬IPS(每秒可處理7.8萬張照片),比目前業內最好的AI晶片性能高4倍,峰值能效達到500IPS/W,是第二名的3.3倍。

華為自研雲端AI晶片——昇騰910,採用7nm工藝,半精度算力達到256 Tera-FLOPS,整數精度算力可達512 Tera-OPS。

如此高的計算力,其所需功耗也僅僅只有310W。

目前華為已將其運用於實際AI訓練任務,昇騰910與AI計算框架MindSpore的配合與現有主流訓練單卡配合TensorFlow相比,性能提升近2倍。

誠然,咋看之下兩款AI晶片無疑都太過於優秀,很難辨別孰強孰弱。

但事實上呢?這兩款AI晶片根本沒有直接對比的意義。

首先阿里的含光800是推理晶片,華為的昇騰910是訓練晶片。

通常而言,AI晶片的分類標準有兩個維度,第一是按其所承擔的任務劃分,可分為訓練和推理。

第二是按照部署位置進行劃分,可分為雲端和終端。

訓練是指通過大量標記過的數據在平台上進行「學習」,並形成具備特定的神經網絡模型。

訓練晶片對算力、精度要求非常之高,而且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通用性,以適應多種算法的訓練;推理是指利用已經訓練好的模型輸入新數據通過計算得到各種結論。

推理晶片更加注重的是綜合能力,包括算力能耗、時延和成本等因素。

其次,拋開技術的不同,兩款新片在商業運用上也會呈現於不同的應用場景,這主要是基於兩家巨頭的業務方向不一而導致的。

目前,根據2018年全球前24家AI晶片廠商排名,國內排名靠前的企業為華為(12位)、寒武紀(23位)、地平線機器人(24位)。

「最強」之爭打響,國內企業領跑

第三個問題,華為、阿里為何敢稱「最強」?眾所周知,在傳統CPU、GPU領域中,中國一直處於落後追逐的狀態,世界領先的英特爾、高通、英偉達、ARM等都已經在各自領域中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但華為和阿里事實上並非在此兩個賽道中競爭,AI晶片產業可以稱得上是全新的發展機會。

傳統的CPU在AI計算面前存在天然的劣勢。

未來面臨物聯網時代,人工智慧應用的領域將空前的廣闊,包括圖像識別、自然與處理、語音處理、安全駕駛、雲計算、工業機器人等等都離不開強大的算力。

華為和阿里所發布的便是NPU,即神經網絡處理器,是與CPU和GPU完全不同的一種晶片。

有了NPU的華為手機,照相可以自帶美顏效果。

不僅如此,谷歌Pixel 2上也使用了兩塊NPU,其中一塊定製的NPU用以輔助圖像處理。

而NPU的發展歷史自然也要晚於CPU和GPU,國外的發展也是在近些年才開始,最先是谷歌的TPU,它與NPU本質上並無差別。

因此,華為和阿里基於自身的優勢,比如阿里的天貓、淘寶所產生的海量數據,開發一款NPU並非難事,而且在性能上也不遑多讓,一舉奪得業界數個領先。

無法預測AI未來究竟可以發揮多大的作用,也許未來電腦上便再也沒有CPU和GPU這兩塊晶片,只有NPU帶著強大的算力來滿足我們未來一切的物聯網應用場景,這也並非沒有可能。

因此,對於中國而言,AI帶來的不僅是中國晶片產業全新的發展機遇,更是趕超國外行業巨頭的絕佳時機。

華為、阿里誰是第一又如何?國內晶片能在世界之上占據主導,在話語權上更加主動才有真正的意義。

往期熱文(點擊文章標題即可直接閱讀):

  • 《共享單車上的智能鎖,做出來有多難?》

認知計算、區塊鏈IoT、物聯網安全…看懂的人將控制未來

《【重磅發布】2017-2018中國物聯網產業全景圖譜報告——物聯網對產業深度變革已開啟》

【重磅】物聯網產業全景圖譜報告,首開國內IoT產業二維視角全景圖之先河

一幅漫畫告訴你:除了WiFi,藍牙,最近火爆的NB-IoT能幹嘛?

一幅漫畫告訴你:NB-IoT背後,還有一個大家都在說的LoRa是什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外媒熱議中國人工智慧晶片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陳 洋 本報記者 張 旺 ●顯 揚中國再添一枚「中國芯」。25日,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發布首款自研晶片「含光800」。多家外媒都提到,阿里巴巴進軍晶片行業的大背景,是中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