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行業猛刮中國風 百億能否砸暈美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市占率排名第二 國產內存異軍突起

近期中國晶片產業風起雲湧,武漢新芯確立為中國的DRAM(內存晶片)、3D NAND Flash(3D NAND快閃記憶體)、NOR Flash(NOR快閃記憶體)等三大技術的重要存儲晶片基地。

正當我們立足國內以自強,國外卻傳來消息稱,清華紫光集團擬以230億美元的總價向晶片存儲巨頭美光科技發出收購邀約。

晶片行業猛刮中國風 百億能否砸暈美光

武漢新芯生產存儲晶片絕非偶然,在最新的全球內存條市場份額排名當中,中國的記憶科技(RAMAXEL)異軍突起占據第二名,領先威剛、美光等傳統豪強。

記憶科技能生產內存條不假,遺憾的是內存晶片卻無自主產權。

記憶科技占據全球內存條市場份額的第二名

什麼時候國產內存條能用上我們自主生產的晶片,武漢新芯最快也得3-5年時間。

「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箭在弦上,時間不等人,什麼辦法最快?清華紫光收購美光的傳聞不脛而走,毫無疑問,它是最快能實現中國內存晶片的辦法。

無論是立足國內生產存儲晶片,還是未證實的海外收購存儲企業傳聞,它的背後隱藏什麼玄機?國產內存、美光收購會遇到什麼障礙?今天我們將對整個存儲產業進行剖析。

2年逾2000億進口 晶片亟需自主生產

在李克強總理和國務院規劃的「中國製造2025」的遠景建設,其中「先進存儲」、「大容量存儲」郝然在列,它們屬於大力推動突破發展的重點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我國每年用於進口晶片的花費為2000多億美元,包含處理器(CPU)、內存、快閃記憶體晶片,這些晶片亟需自主生產,哪些是可行的?

▇PC電腦:具備完善產業鏈的可能

桌面級的內存/快閃記憶體晶片實現自主生產

可完善我國PC電腦的產業鏈

PC電腦作為生產力工具,它的地位江河日下,仍占據相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一帶一路」的沿線亞非拉國家當中,PC電腦遠未飽和。

我國的聯想、神舟、浪潮等PC電腦、伺服器廠家仍大有文章可做。

而在PC電腦的核心部件,內存、快閃記憶體晶片的技術難度相對於CPU/GPU要低,能夠實現國產化。

■移動設備:實現一條龍產業鏈

移動端的內存/快閃記憶體晶片實現自主生產

手機、平板將實現一條龍的產業鏈

手機、平板如日中天,不斷侵蝕PC電腦的市場份額。

國產手機、平板占據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其中華為在移動端處理器實現自主智慧財產權,然而在內存和快閃記憶體晶片,卻是所有手機、平板廠商乃至國家之痛。

此舉激起中國奮起直追

5G移動網際網路是工業4.0的物聯基礎,未來基於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等智能製造,我們從PC電腦--手機、平板--智能設備/裝備的生產形成閉環,迫切需要內存、快閃記憶體等存儲晶片甚至桌面級的CPU/GPU實現自主國產化,除了滿足內需,還可藉助「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出口PC電腦、手機、平板、智能設備/裝備,實現創匯從而扭轉現在每年天價進口存儲晶片,受制於人的局面。

觀點:我國從國家戰略層面推動存儲晶片行業的發展,體量最小的台灣存儲廠商最為驚恐,美國和韓國的存儲廠商也預感大勢不秒。

它們無一例外 ,不願與中國為敵,均有意向與中國合作,以技術、合作換取市場,從中分一杯羹。

3國家戰略與意志 存儲晶片不容有失

為了推動自主存儲晶片的發展,我國以國家戰略和意志建設半導體產業鏈,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一期投入人民幣1200億元,初期規劃5年,共計6000億元規模資金。

重點扶植項目包括DRAM(內存晶片)、3D NAND Flash(3D NAND快閃記憶體)、NOR Flash(NOR快閃記憶體)。

現狀:處於「萌芽」的發展初級階段

我國存儲晶片的技術水平

我國目前僅能批量生產55nm級別的NOR Flash(NOR快閃記憶體),用於主板BIOS晶片等小容量、寫入慢的邏輯晶片。

3D NAND快閃記憶體也僅在實驗室狀態下,完成9層結構的存儲晶片的存儲器功能的電學驗證。

DRAM則乾脆處於技術儲備、規劃當中,短期內無量產可能。

關鍵:合作夥伴、技術團隊、矽智慧財產權

封裝成型的美光快閃記憶體

如果靠我國純正血統的技術、團隊在幾年時間追趕國外領先的存儲晶片水平,其難度遠高於我國的大飛機項目,且不論容量大小,不允許有任何失誤。

因此我們找到①技術的合作夥伴、②有經驗的優秀團隊以及③矽智慧財產權,將是加速我國存儲晶片量產的三大關鍵因素。

捷徑:整體收購國外存儲晶片廠商

韓系海力士是我國潛在的收購/合作對象

上敘加速自主國產存儲晶片量產的三大關鍵因素碎片化,如果能夠整體收購國外存儲晶片廠商,可加速實現進程。

其中海力士、美光均具備DRAM、NAND Flash的先進核心技術。

我國企業收購美光存有一線希望;海力士的市占率更高,收購難度要大,僅存有理論上的收購可能。

觀點:存儲晶片自主國產化是根本,收購國外存儲晶片廠家則是拓展加速,雙管齊下的目的是為了加速存儲晶片的自主生產進程。

收購國外存儲晶片廠商可謂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遇到什麼阻礙,當中有什麼轉機?

4美光獨苗一顆 事關國家安全恐難成

技術和市場相輔相成,以2Gb顆粒來換算,2014年我國市場在DRAM(內存晶片)與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晶片)的消化量分別占全球產能19.2%與20.6%,其中我國的NAND Flash消化量有望在2015年突破30%。

龐大的市場份額給了我國企業操作海外收購、技術合作的巨大空間,已小有成就。

▇我國近期收購美國半導體企業有先例

清華紫光近年海外收購頻頻

存儲晶片市場即是技術的競爭,更是市場的競爭。

①在與國際技術大廠合作上,武漢新芯在今年年初與Spansion合作,展開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技術開發。

②收購美國半導體企業:武岳峰資本收購美國DRAM(內存晶片)廠商ISSI。

■美國僅剩美光獨苗 事關國家安全恐難成

清華紫光能否收購美光 還得有「貴人相助」

基於快閃記憶體的SSD愈發凸顯取代機械硬碟的趨勢,快閃記憶體更是在移動設備獨霸天下。

內存晶片則是PC和移動設備必需。

美國在快閃記憶體和內存晶片僅剩美光這顆獨苗,失去美光意味著以後美國淪落到看他人臉色。

事關美國國家安全,美國相關機構批准的可能性極低。

■複製高鐵戰術 明娶美光暗示海力士

美光生產成品的內存條和SSD固態硬碟(圖為美光燈條)

當年中國鐵道部引進國外高鐵的戰術,在存儲晶片行業重現。

清華紫光明著喊出收購美光,海力士暗送秋波。

無論美光還是海力士,一旦失去與中國的合作,它們的後果都將是災難性的。

對於美光來說,即使被收購不成,也不能斷送與中國合作的機會。

編輯綜敘:

清華紫光開出230億美元收購美光,美光股東也許覺得此收購價格不合心意,即使清華紫光收購價格翻倍又如何?美國相關機構也會以國家安全為由回絕,它們並不樂見美光與中國進行技術合作。

中國力圖在存儲晶片的上游產業實現自主生產,與中下游的產業結構建設一條龍的產業鏈,韓系海力士、台系廠商均有意參與其中分杯羹。

中國實現國產存儲晶片的三步曲,已走出第一步--建立自主技術的存儲晶片廠家;正邁出第二步--收購國外存儲晶片廠商或者通過市場換取技術、合作。

第三步則是高額關稅保護國內存儲晶片廠家,通過補貼形式,鼓勵中國系統廠商、移動設備生產廠商採用自主生產的存儲晶片。

實現自主生產的存儲晶片行業是「中國製造2025」這輛高速戰車的小螺栓,窺一斑而見全豹。

對於消費者來說,實現晶片自主生產的內存條和SSD,它們在數年後將失去價格炒作的土壤空間,價格大起大落的現象可能一去不復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紅利結束!2018年開始DRAM價格將下崩

近日,小米、魅族、樂視等多家手機廠商相繼宣布為其手機產品調價,漲幅從幾十元到近千元不等。此期間,存儲晶片也迎來了一波「漲價潮」。據統計,第1季DRAM報價較去年第4季上漲26%,更較去年同期成長...

內存行業50年

前言2006年5月1日,總部在德國的半導體巨頭英飛凌(Infineon)分拆了她的內存事業部獨立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叫做Qi。官方解釋Qi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中文的「氣」,說這是個很有魔力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