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揮別「高規低賣」 缺芯少屏難言定價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漲漲漲」近來成為智慧型手機的關鍵詞。

華為P10系列日前在國內正式發布,起售價比上一代的P9貴了800元。

無獨有偶,樂視日前宣布,對旗下樂Pro 3進行價格調整。

樂視稱,從即日起,樂Pro 3 4G+32G調整至1899元,6GB+64GB調整至2099元,分別上調了100元。

之前,魅族、紅米、努比亞已先後宣布了漲價措施,上漲了100元左右。

國產手機揮別「高規低賣」 缺芯少屏難言定價權

可以發現,近期國產手機集體迎來漲價潮。

在供應鏈吃緊、物料上漲、渠道變窄、競爭激烈的今天,手機「價格戰」已不復存在,底氣再足的品牌也不能再單純依靠出貨量來壓制同行。

國產手機售價水漲船高

自2016年下半年起,一向主打性價比的中國手機品牌陸續調漲手機售價,在旗艦機中尤為明顯,如華為P9、金立M6等,甚至小米、魅族也不例外。

樂視方面稱,全球元器件價格在2016年出現大範圍上漲,加之匯率波動影響,使得樂Pro 3成本劇增,與此前定價的差值已經遠超公司既定的負利範圍,以及所能承受的讓利能力。

近半年來,國產手機售價一路水漲船高,性價比難以持續。

國產手機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諮詢智慧型手機分析師吳雅婷表示,2016年中國品牌智慧型手機平均銷售單價約在人民幣1700元水平,預估至2017年底將漲到人民幣2000元。

中國品牌為了力保足夠利潤,過去「高規低賣」的定價策略恐漸成絕響。

有業內專家甚至還表示,國產手機未來還有漲價的空間。

一加手機CEO劉作虎曾直言,2017年手機行業仍有可能持續「漲價」。

三星去年爆出Note7電池燃損事件後,各大手機廠商均加強了對元器件品質把控的要求。

未來,銷售價格低於人民幣1000元的低端手機可能因巨大的成本結構壓力而減少產量,進而使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出貨不再呈現高速成長的態勢,而無法有效維持獲利的廠商終究被市場邊緣化。

漲價實屬無奈之舉

OPPO副總裁吳強稱,我國大多數消費者已經從對手機性價比的單方面追求,轉向對品牌、產品、服務、工藝等各方面的綜合考量,也願意為「品牌溢價」買單,買手機的預算也有增加。

在2017年的消費意願排名中,電腦、手機等數碼產品和家電占比分別達到了42.33%和40.42%。

國產手機一直以來主打高性價比,目前的漲價實屬無奈之舉。

其一,原材料上漲,利潤空間再壓縮。

一部智慧型手機主要包括螢幕、處理器、內存、快閃記憶體、攝像頭、指紋識別模塊等核心基礎元器件。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這些元器件的關鍵詞就是漲價與缺貨。

行業緊缺的高端OLED螢幕、內存、快閃記憶體等,漲價幅度更是令人咋舌。

來自賽迪顧問的數據顯示,如果以2016年全年計算,內存價格漲幅約20%至30%,快閃記憶體價格漲幅約30%至40%。

IHS中國電子研究總監王陽稱,魅族、小米、努比亞這三家之前手機基本上不賺錢,元器件價格上漲後,公司面臨虧本壓力,進而提價;而樂視的盈利狀況也非常堪憂。

其二,企業加強技術研發,品牌價值上漲。

漲價的另一大背景,是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日趨飽和,作為換機用戶,消費者更關注手機產品的創新點和用戶體驗,單純的性價比已經無法滿足換機用戶的需求,「性價比」已變成「品價比」。

其三,廠商為了盤活企業需要利潤率。

各家品牌廠商除了試圖提高產品價格獲取利潤,短期內恐怕沒有其他賴以生存的策略能施行。

一方面是不斷上漲的成本,另一方面是幾乎保本甚至是賠本賺吆喝的售價,在巨大的生存壓力下,漲價就成為國產手機廠商的無奈之舉。

吳雅婷指出,即使漲價可能造成消費端的需求下降,但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下,也意味著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新一輪的淘汰賽已悄悄開打。

業內專家認為,各大廠商必須在技術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多管齊下,才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不被洗牌。

提升核心競爭力成當務之急

國產手機漲價折射「缺屏」「缺芯」之痛,考驗廠商供應鏈管理能力,要改變現狀,國產手機亟待打破國外廠商的壟斷,提高核心競爭力成為當務之急。

以三星電子為例,即使負面新聞纏身,其去年第四季度仍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運營利潤飆升50.16%,創三年新高,最大的功臣,正是來自於包括存儲晶片和顯示器面板在內的核心元器件業務,運營利潤分別飆升76.9%和347%。

國產手機技術能力的突破,供應鏈的把控,以及對全球資源的整合能力等,都需要廠商逐步積累。

而國產手機在追趕三星和蘋果的過程中,還有不少短板要補,要進一步搶占他們的市場份額,國內廠商還需要在「質價比」上多下功夫,從多個方面去提升產品的質價比。

2017年,國產手機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只有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方能擴大競爭優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