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谷歌的LOON氣球核心專利被取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去年夏天,一個叫做spaceData的小公司起訴了Alphabet公司的 『moonshot』子公司X分部。
雙方爭論的是這個公司正在努力實現的通過氣球為偏遠地區提供Internet接入服務的成果,被稱為LOON項目。
一開始並沒有發生什麼。
SpaceData公司提請專利侵權,侵吞商業機密和違反合同,該合同與2008年一起競標失敗有關。
但是在上個月,SpaceData公司採取了一個重大步驟:他們說服美國專利和商標局取消了LOON項目最基礎專利中的一項,並且他們表明這個專利所涉及的概念是SpaceData公司最先提出的。
LOON的關於通過調整氣球高度改變方向的專利 – 這是所有系統的核心特徵 –
現在合法地屬於spacedata公司。
對於Alphabet公司,這個結果是一個不幸的開始。
該公司以前從未因為『牴觸審查』(該術語是指描述同一發明的專利由另一家公司更早地提出)而導致它所擁有的36,000項專利中的任何一項專利易手。
對Alphabet公司仍然糟糕的是,SpaceData公司現在要提請對Alphabet所擁有的一個專利進行審查,而該跨國公司正是依賴於這個專利。
「這改變了案件的性質,」 Brian說,他是Santa Clara大學法律系高技術法律研究所的副主任。
「失去了這項關鍵專利技術,Alphabet公司發現自己在深陷在一個不能再申辯這個核心發明屬於自己的法庭訴訟案中。
」
當世界聚焦在uber 和Alphabet公司之間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的史詩般的法律爭鬥中,這個並行的法律訴訟案件翻轉了各方扮演的角色,導致alphabet公司成為訴訟案件的被告方,它要為盜取商業秘密—並且企圖將其轉為自己的專利的指控而辯解。
LOON項目,這個本應凸顯Google能夠將Internet接入服務帶給全世界的公益性計劃,將會因為看上去就像矽谷因為個人利益而踐踏現有工業的
另一個例子而被終止。
當LOON項目在2013年隨著一個視頻節目公開的時候,該視頻顯示在紐西蘭的一個牡羊場能夠通過在頭頂20公里高空的氣球發送的無線網信號而上網,Google宣布該技術是「一個突破」。
Astro Teller,
Moonshots公司X分部的領導人,寫道「回顧2011年,我們發放的隨風自由飄飛的氣球能被剛好控制得就像一個浮在天空中的手機基站。
我們把空氣注入氣球或者從氣球中抽出,以使得氣球輕一些或者重一些,然後這些氣球就可以上升或者下降以便能夠按照我們希望的飛行方向隨風飄行。
」
在2014年的一次TED會議的演講中,Google公司的CEO Larry Page 說道:「我們做了一些氣象仿真模擬,這在以前從沒有做過,並且如果你可以通過向氣球內注入或者抽出空氣來控制氣球的高度,那麼你就可以大致地控制氣球的走向。
」
這兩個人所描述的工程技術正是SpaceData公司十年前就開始尋求的專利技術。
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的文檔顯示在2000年,SpaceData公司就開始由高空氣球提供的全國範圍的尋呼服務實驗。
SpaceData公司在2001年提出他的關鍵專利申請,隨後迅速地在2002年開始簡訊息測試,在2006年進行了手機呼叫測試,在2012年開始4GLTD數據服務測試 –
而這正是Google發放高空球的前一年.
SpaceData公司從2004年開始提供由氣球集群組成的商業無線網服務,該服務利用廉價的氣象氣球運營一個由美國陸軍和陸戰隊使用的無線電中繼平台。
Larry Page似乎對這些很了解,因為他曾經在2008嘗試收購SpaceData公司。
回到2007年,Google身處困境。
它參與了FCC的無線電頻段拍賣只是為了強迫另一個競標者,Verizon, 能夠以最小的出價中標以便將頻段開放給所有用戶—包括Google. 但是如果Google意外地中標的話,它得在四年內建立可以覆蓋40%美國用戶的無線基站。
憑藉當時的技術那將是一項昂貴的投資計劃。
SpaceData公司發現了一個機會。
那就是如果Google給它的氣球項目投資,那麼與構建全國範圍的無線基站相比,它只需要其成本的一小部分就可以提供相同的網絡服務。
SpaceData在2007年九月就開始接觸與Google公司,並且是帶著極大的熱忱與其會晤。
一份Google的法庭文檔顯示這兩家公司「在2007年有過多次技術和商業會議…」
在同年12月,會談的內容開始轉向收購。
Google和SpaceData簽署了一份未公開的協議,該協議同意Google將謹慎處理啟動公司技術性的,商業性的和金融性的秘密。
在2008年2月15日,12個Google公司人員,包括雙方公司的創始人,來到了位於Arizonna的SpaceData公司的總部。
在接下來的4個小時裡,SpaceData提議帶著團隊的人員一起參觀氣球生產車間,網絡控制操作中心(NOC),查看秘密的風場數據和平流層傳輸器的內部工作。
在其中一個環節,Sergey
Brin甚至提議發放一個SpaceData公司的氣球並且在NOC內跟蹤其飛行軌跡。
但是在這次演示後的不到十天的時間內,Google在其文檔中顯示它突然中斷了收購的會談。
在這時一位Google的管理人員告訴SpaceData公司Google被華爾街雜誌的報導所困擾,該報導說Google有意購買該公司。
但是一份Alphabet提供的法庭文件顯示「Google接觸SpaceData公司的主要原因…不再存在了,因為Verizon的競標價格高於Google的出價。
」簡單來說,Google不再需要SpaceData作為其保險單了。
儘管如此,SpaceData公司還是給Goolge的領導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2013年,Astro Teller告訴 Wired雜誌,Larry Page經常談論關於利用氣球提供Internet接入服務的可能性。
並且隨著時間推移,這個概念逐漸從一個FCC官方的繁文縟節演變為向占世界一半人口的卻還不能訪問Internet的人們提供接入服務的偉大的構想,
從2012年開始,Google的工程師開始提交將近100項專利文檔,這些文檔都與利用氣球構建無線網絡通信有關。
2014年在巴西的LET測試中,氣球持續飛行了數月,並且在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和波多黎各展開了初步的測試。
在這一年的早些時候,LOON項目為處於秘魯洪水影響區的上萬的人們提供了Internet接入服務。
LOON的技術在SpaceData 2008年的設計基礎上展開,它具有更新,更大的帶有可以滿足長時駐留任務需求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氣球。
SpaceData公司仍舊使用經過修改的氣象氣球集群並且他們的開發項目似乎在不斷縮減。
SpaceData公司最後一次經過FCC批准的實驗是在2012年,LOON項目最近的一次應用是今年五月。
「LOON項目在2015年有了巨大的吸引力,」Spencer Hosie說道,他是SpaceData公司的律師。
「情況現在變得很明顯它將使我們的公司停頓歇業除非我們對此做些事情。
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別無選擇。
要麼是我們關閉離開並將10年的智慧財產權捐給Google,或者為保護我們早期的發明而鬥爭。
」
SpaceData公司選擇在法庭而不是平流層進行鬥爭。
它最近剛贏得一項動議,該動議強制Google共享LOON項目的技術數據,以便調查哪些專利可能造成侵權,並且SpaceData有可能隨後提出一項法庭強制令。
該強制令可能要求Google
停止使用可能造成侵權的技術,直到案件的最終裁決。
目前,一項將在2019年夏天提起的訴訟正在準備過程中。
SpaceData公司指控的專利侵權和濫用商業機密成為一個危險和有力的組合,Santa Clara的Love說道:「在大部分的專利案件中,並沒有行為不良的提法。
但是當SpaceData扔出與商業秘密有關的指控,他們指控Alphabet抄襲他們的技術。
」如果一個法官判定Google有惡意行為,那麼被判法庭強制令或者懲罰性賠償的機率就很高。
Hosie對將來的困難有實際的認識。
「 一個小公司明白訴訟成本高的驚人,尤其起訴的對象是Google」,他說道。
「Google有無限的資源並且他們準備用這個案件給我們造成極大的痛苦。
」一個代表Alphabet公司X分部的發言人說對目前的正在提起的訴訟沒有其他評論,除了「我們不認為他們的起訴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並且我們會盡力地為自己辯護。
」
但是,當自己的商業機密處在危險中,公司倒是直言不諱。
在Alphabet公司其他的專利和商業機密案件中,它起訴Uber和其附屬公司Otto從汽車自動駕駛項目中盜竊機密數據。
在這個案件中,Alphabet其中一個文檔顯示:「為商業機密和專利權辯護有很強烈的公益性—這個公益性遠遠大於違反商業機密和專利權的許可產品中所具有任何其他的公益性…就像被告方持續地濫用商業機密,被告方持續地侵犯專利將會使被告方在提供新型服務的高風險競賽中具有不平等的優勢。
而原告方在這個新興領域商業化的競賽中會失敗,損失是不可挽回的。
」 SpaceData公司自己也不會說的比這更好。
好吧,說了這麼多,大家一定想知道space data是個什麼公司。
Space Data的網頁上就有介紹。
Space Data的產品出來的確實比較早,宣傳PPT都是2005年的,浮空君以前也調研過,不過印象中,該公司的網頁最近7,8年頁沒什麼變化。
浮空君也沒太明白這兩款產品具體的區別,就先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一下吧。
SkySat:中繼通信平台,目前被美國海軍陸戰隊採用,可以將標準軍用對講機的作用範圍從10英里擴展到400英里。
SkySat的照片
SkySat基本參數:
載荷發射功率 3W
最大載荷:12磅
頻率範圍:225-375
電池工作時間:8-12小時
爬升速度:1000英尺/分鐘
工作高度:65000-30000英尺
覆蓋範圍:半徑200英里區域
SkySite:提供一種偏遠地區低成本數據通信的方式,20分鐘內完成發放,覆蓋半徑超過200英里。
這個氣球比SkySat小一些。
任務剖面圖
這張圖雖然是多個氣球,但是並不是空中組網,跟project loon還是有區別的。
SkySite主要參數:效載荷不超過6磅。
其它的都和SkySat差不多。
這樣看來兩款產品只是氣球大小的差別,而且Space Data明顯用的就是探空氣球那種乳膠球嘛。
不了解探空乳膠球的可以點這裡。
不過從這點來看,谷歌倒是真的剽竊了Space Data的創意,因為谷歌最開始研究氣球網絡的時候,就是用探空乳膠球做的試驗,所以才走了那麼多彎路!具體內容可以參考浮空器公眾號的另一篇文章:
看網際網路巨頭是如何一步步玩票做氣球的
谷歌最開始的探空氣球測試
不過這麼說 確實有點牽強,用探空氣球做試驗的人多了去了。
谷歌的Loon項目公布的那麼多年了,Space Data突然來這麼一出,這是把豬養肥了再殺得意思嗎?估計是後悔當初沒被谷歌收購成功吧。
其實這不是谷歌第一次被訴竊取他人創意了。
2014年,建築師艾里·阿迪(Eli Attia)就因侵權將谷歌告上法庭。
而且谷歌的侵權方式與上面提到的類似,都是利用他人創意發展自己的項目。
不過,如果這都算侵權,那賈伯斯表示呵呵了。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普通的工程師抄襲產品,偉大的設計師獲取靈感……
專利大戰匯總
先來看個重頭戲,三星和蘋果都是全球科技圈巨頭,雙方在移動設備、可穿戴設備、家居產品等多個競爭線布局相似,因而難免出現「一山不容二虎」的焦灼爭奪局面。
專利方面也正是如此,三星蘋果這一撕就是四年:
三星蘋果專利大戰始末
2011年4月蘋果訴三星Galaxy系列產品抄襲iPhone和iPad。
隨後,三星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反訴蘋果侵犯其10項技術專利。
截止2012年4月,三星已在全球9個國家對蘋果發起侵權訴訟。
2012年6月,三星CEO與庫克電話交談,解決專利糾紛無果。
2012年8月,韓國法院判決稱蘋果三星互被侵犯專利,各打五十大板!東京法院裁定三星未侵犯蘋果專利。
而美國則判定蘋果獲勝,三星被判10.5億美元賠償。
三星股價受敗訴影響大跌7.7% 創四年最大降幅。
2014 年 12 月,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表示,關於蘋果產品商業外觀等方面的專利不予保護。
因此對8月份的判決進行改判。
2016 年 6 月,三星的訴訟進一步得到美國司法部的支持,最高法院裁決推翻上訴法院關於蘋果和三星專利案的裁決,將案件退回初審法院進一步審理。
華為在中美兩地起訴三星侵權去年5月25日華為宣布,在加州北區法院和深圳中級人民法院對三星提起智慧財產權訴訟,要求三星對侵權行為進行賠償,專利細則涉及通信技術的高價值專利和三星手機使用的軟體。
隨後, 三星提出專利審理管轄權異議,被駁回。
並反訴華為Mate8等機型專利侵權,索賠8050萬。
微軟谷歌在法庭上休戰 撤銷所有專利侵權訴訟
去年四月份,微軟和谷歌宣布,雙方已經達成了一項協議,同意撤銷針對對方公司提出的所有投訴。
此後,雖然谷歌和微軟仍在眾多包括作業系統、移動服務、搜索體驗等領域激烈廝殺,但雙方表態都又關係轉佳的跡象。
甲骨文起訴谷歌安卓侵權Java專利案:幾經波折
去年五月份,甲骨文控告谷歌的安卓系統侵犯其Java專利,並要求谷歌賠償93億美元的專利訴訟案以甲骨文敗訴而告終。
不過,甲骨文稱,最近找到了谷歌侵權的新證據,應推翻5月份的裁決結果,因為谷歌隱瞞了關鍵信息。
高通在三國同時起訴魅族專利侵權
始於去年6月的高通、魅族專利糾紛再度升級,截止10月,高通在美國、德國、法國採取行動,在針對魅族對高通專利的侵權行為提起訴訟。
而僅僅2個月後,雙方握手言和,魅族同意賠償專利侵權費用並重新簽訂專利授權協議。
蘋果在中美兩地起訴高通「專利霸權主義」
2017年1月21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蘋果公司以不公平競爭之名提起訴訟,蘋果提出了10億美元的「專利協議回佣」索賠。
隨後,蘋果又在北京對高通提起訴訟,稱高通濫用在晶片行業的地位,並尋求10億元人民幣(約合1.4532億美元)的損失賠償。
諾基亞在多地起訴蘋果侵犯專利
去年年底,諾基亞在包括美國和亞洲、歐洲部分國家在內的11個國家和地區,針對蘋果發起了新一輪專利侵權訴訟,指控對方侵犯自己的32項專利。
隨即,蘋果也針對諾基亞提起報復性的反壟斷訴訟,並下架諾基亞子公司所有配件。
華為、中興全面和解,終止數十起專利訴訟
2017年1月22日,關於華為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欲宣告中興專利無效案件,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准許華為撤回起訴。
這標誌著,持續長達數年之久的華為、中興智慧財產權訴訟紛爭在國內全面進入「休戰」和解階段,未來爭奪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場。
由上面這些例子我們就可以知道,專利訴訟在IT界是家常便飯,往往曠日持久,比拼的是家底實力,鑒於谷歌從未輸過任何一個專利訴訟,這次,我想一定會拖死space data這家小公司(雖然,已經半死不活了)。
細數科技行業那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奇葩專利訴訟
科技行業專利紛爭不斷,最終和解的戲碼也成了這類訴訟的通用劇本。一些輸了官司又賠錢的品牌也能欣然接受訴訟結果返回到業務重心上。頻繁的訴訟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巨頭們通過專利訴訟能得到什麼...
【網熱點】蘋果向諾基亞支付20億美元專利費 盤點那些年蘋果遭遇的專利訴訟
千龍網綜合報導諾基亞披露,作為雙方專利糾紛和解協議的一部分,蘋果公司已在上季度向其支付了20億美元現金。你以為蘋果是第一次遭到專利訴訟嗎?別傻了。小編來帶你數數那些年蘋果遭遇的專利訴訟。蘋果又遭...
細數2017年蘋果在全球遭遇的十大專利糾紛
今年來,蘋果公司在全球接連陷入專利侵權官司成為被告。這些起訴蘋果的原告企業,既有高通這樣的國外科技巨頭,也有像西電捷通這類注重技術創新的國內公司,為了維護智慧財產權、捍衛自身利益,不惜與蘋果對簿...
繼三星之後:T-Mobile成為華為第二個專利刀下鬼
關於華為與三星之間的專利之戰這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最新的情況進展是華為方面認為三星在中國生產的S7系列,以及J5三款機型侵犯了自家權益,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認為自己的專利被侵權,將三星(中國)投資...
第二次科技界專利世界大戰已經開打
2010年蘋果起訴三星侵犯了其五項專利技術,索要20億美元的巨額賠償,一舉拉開了科技界的第一次世界大站。同年,摩托羅拉起訴蘋果侵犯其多項專利。2011年,蘋果追訴三星多項專利侵權,索要4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