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出局後,2018年誰將第一個吃紅牌OUT?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PConline 資訊】借網際網路風口,在電視行業崛起的小米,讓人看到了網際網路電視的可能,試水網際網路盒子後,樂視以「顛覆者」宣布進軍網際網路電視,在市場上掀起了一陣熱潮,搭載海量資源、智能系統的網際網路電視迅速成為客廳的新寵兒。

網際網路電視的誕生給傳統電視帶來的衝擊蠻大的,擺脫了傳統有線電視的束縛,網絡更是賦予更豐富的節目資源,以樂視、小米為首的網際網路電視品牌,重新喚起年輕人對於電視產品的熱情,在網際網路經濟體的引導下,電視儼然成了一個重要的流量經濟載體。

傳統與網際網路之間模糊的界限

從萌芽到進入巔峰,網際網路彩電僅僅用了2年,低廉的價格卻擁有不俗的配置和豐富的內容資源,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直接降低了進入網際網路電視門檻,沒生產線沒關係,找代工;沒資源不怕,找牌照方合作。

在嘗到了一絲甜頭之後,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這一領域,直接從傳統電視品牌商手中搶走一大半蛋糕。

與傳統電視廠商相比,網際網路電視抗著「內容為王」的旗幟,與各大內容平台合作,無疑占盡了先機,將電視智能化發展推向了快車道。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傳統電視廠商也學會了網際網路電視那一套網絡營銷,懂得內容生態和智能交互的玩法後,憑藉在技術領域深耕多年、完善的生產線並擁有雄厚資本,也先後推出自己的網際網路品牌,例如海爾的mooka,創維的酷開、TCL的雷鳥,康佳的KKTV,長虹的CHiQ和海信的VIDAA,網際網路電視品牌廠商的生存空間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小,傳統電視廠商與網際網路電視廠商之間的界限也就越來越模糊。

也曾風光過的網際網路電視品牌

曾經網際網路電視憑藉「價格戰」和新的商業模式吸引投資人砸錢,成為電視行業的攪局者。

但隨著內容版權法規的規範,以及面板漲價等因素,一味靠生態反補硬體這種燒錢的套路也出現了瓶頸。

失去風投的力挺和噱頭的外衣後,網際網路電視廠商似乎有點力不從心,特別是樂視、暴風、風行、看尚這些品牌走下坡路十分明顯。

  昔日站在神壇的樂視

2013年5月,樂視發布超級電視以來,以「平台+內容+終端+應用」的模式,開闢出「硬體免費,內容付費」的盈利模式,極大拉升了樂視的股價,股價半年漲了近3倍。

樂視超級電視發展如火如荼的時候,累積銷量近900萬台,但大規模的用戶群體還沒形成,大手筆投入的錢要得到回報顯得遙遙無期。

資金鍊的斷裂,直接將樂視七大生態打得遍體鱗傷,孫宏斌帶著150億來拯救也避免不了要拋售部分業務資產,並確認樂視電視將重新回歸到實業中,聚焦家庭、聚焦大屏。

不同以往「PPT式」演講,在賈躍亭敗走美國後,樂視在電視新品發布會一反常態,極為低調。

30分鐘的發布會裡,留給10款電視新品的介紹時間不足5分鐘,而且在北上廣都還買不著這些新品。

從新品發布會看出,樂視昔日的輝煌不在,但不可否認樂視對網際網路電視群體中作出的貢獻,重新回歸電視大屏的樂視,憑藉自身積累下大量影視版權以及對電視產品本身的深耕,來一出翻身戰也不是不可能。

  贏在起跑線的看尚

以樂視、小米為首的網際網路電視在電視行業捲起一陣狂潮的時候,也吸引了不少追隨者。

看尚稱得上是眾多新興網際網路電視品牌的黑馬,起步雖晚,但燎原的速度極快。

在2016年以網際網路思維+網際網路速度,創就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的五個第一,躋身行業一線品牌陣營。

有內容牌照方大佬CIBN的撐腰下,看尚可謂贏在起跑線上,占盡資源優勢,將全部精力放在了電視硬體,兩年來看尚用戶已經突破了300萬,目標劍指1000萬用戶。

可惜好景不長,看尚接連被曝光拖欠供應商貨款,甚至強迫員工離職還不給工資,對近億欠款矛盾不聞不問,運營狀況一片混亂。

雖贏在了起跑線上,同樣以「薄利多銷、內容盈利」模式殺入網際網路電視市場,可以迅速圈粉,但這種模式註定要不斷投入錢來支撐,事實證明並非誰都能看得住這種「燒錢」的運營模式。

  發著AI大夢的暴風

後續發展不給力的還有暴風電視,暴風TV從15年開始做第一台產品,到16年二季度實現銷售,然從第三季度開始就虧損,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

在2017年里,每賣出一台暴風TV,都會虧損三到四百元。

但似乎並沒有影響暴風對自家產品的信心,在12月7日宣布,暴風集團的子公司暴風統帥擬進引進投資者東山精密、如東鑫濠,雙方擬各出資4億元認購暴風統帥新增註冊資本467.84萬元,各獲其增資後10.53%股份,暴風統帥合計獲增資8億元。

擁有近10億的夢想基金,依靠內容補貼硬體路子,暴風AI夢還是做多久?

依靠內容補貼硬體,雖然看起來很美,卻逃不過虧損的現實。

但傳統電視聚焦技術革新時,網際網路電視卻無所作為,依靠內容資源+網際網路思維企圖顛覆整個產業,可惜傳統電視廠商砸錢買內容,開闢新產品生產線後,網際網路電視的內容優勢正迅速被傳統廠商所吸納和超越,無論是硬體實力還是內容比拼,網際網路電視都無優勢可言。

網際網路電視優勢不在

當年智慧型手機興起後,可是一大批網際網路品牌取代了傳統功能手機品牌。

反觀智能電視市場,網際網路電視品牌並不能取代傳統電視品牌的霸主地位,更談不上占領智能電視市場,更多成為了智能電視發展的探路者與犧牲者。

雖然智能電視和智慧型手機存在了諸多功能的相似性,但屬性還是有所不同,在市場上的表現也有所差異。

一方面,比起智慧型手機的龐大的消費市場,智能電視的市場小得多了,原本的電視市場可以說是僧多粥少,且每家電視廠商的實力都不弱,地位不容易撼動,更別提超越。

另一方面,智慧型手機興起時,對整機的供應鏈結構產生了較大的變化,也讓新興的智慧型手機品牌在供應鏈的選擇上,和其他手機品牌站在了相對平等的起跑線;反觀電視行業,液晶面板始終是電視成本里的大頭,主要掌握在傳統彩電品牌的已有供應鏈中,供應鏈上的已有優勢,都是新型網際網路電視品牌所不具備,成為了它們的致命死穴。

其次,智慧型手機是從根本上改變了手機的功能屬性,從通信設備儼然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服務化的終端設備,而智能電視最終本質還在視聽功能上,其他智能應用更多是作為附屬價值,而電視主流的顯示技術牢牢掌握在傳統電視廠商手中,所以網際網路電視廠商要取代傳統電視廠商的地位,那是不存在的。

網際網路電視還有逆襲機會

樂視倒下之前,可以說是網際網路品牌的「代言」,所以樂視的轟然倒塌,確實給整個網際網路陣營帶來巨大的影響。

但不好過的並不只是網際網路電視,傳統電視廠商也不好過。

中國彩電市場正面臨著嚴重的產能、面板、產品等過剩,整體市場趨於飽和,無論是網際網路電視還是傳統電視品牌都面臨的共同問題是,電視行業增量市場被挖掘完畢,有的廠商選擇開創或發布不同系列的產品線,如創維的酷開,TCL的雷鳥,康佳的KKTV,長虹的CHiQ等等,以覆蓋高中低不同的用戶群,有的選擇去海外「跑馬圈地」。

但終究無法做大電視這個蛋糕,如何挖掘電視的「剩餘價值」成了唯一通道。

隨著大屏化、高清化、智能化等趨勢,電視作為人們生活中唯一一塊不動的大屏,在網際網路浪潮中的作用也愈發重要。

從用戶端看,大屏代表著更好的視覺體驗;而且大屏背後是智能家居+客廳經濟主導的消費,如今大屏已成為客廳經濟中家庭智能生活的最大入口,也已成為了娛樂和網際網路入口。

在萬物互聯的潮流下,電視智能化是不可逆發展狀態,功能也有所延伸,或將迎來電視的重新定義,而網際網路電視廠商對於用戶體驗精準把握的能力,在產品的功能設計和交互展示上都更具有優勢,譬如手勢識別,人臉識別,聲紋識別等。

這也將成為網際網路電視品牌逆襲的一個可能的機會。

總結:「網際網路電視窮途末路」的言論是武斷而又不客觀的。

尤其是樂視爆發資金短缺危機後,媒體唱衰網際網路電視行業,但不能否定的是優勝劣汰是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部分品牌跟不上行業發展的步伐,勢必會被淘汰。

隨著電視市場回歸理性,電視的功能打破視聽的局限,成為智慧家庭的中心後,網際網路電視經歷燒錢圈用戶的摸索後,如果能回歸理性,建立商業模式,找到用戶新的需求點,或者利用人工智慧新的技術,去創造需求點。

豐富應用場景。

網際網路電視品牌或將撕下「低端」、「低價」的標籤,在彩電市場中熠熠生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