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的到來將意味著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雖然中國5G牌照發放時間晚於美國、韓國,但是因為中國企業在網絡、終端技術方面的提前布局,可能會讓中國的5G產業迅速獲得優勢,後來居上。
「在5G領域,中國正在重複美國在4G的故事。
」美國國防創新委員會在月底的一份報告當中,充滿憂患地提到,在5G領先的國家將會擁有許多創新,並為世界其他地區設立標準。
可惜,美國沒有這種領先優勢。
這個委員會人才濟濟,包括了原谷歌董事會主席施密特、賈伯斯傳記作者艾薩克森以及領英公司合伙人等商界、學界精英。
眾所周知,第五代通信技術——5G,具備高速率、低時延和更大用戶連接能力等顯著特徵,是開啟未來萬物互聯時代最重要的底層技術之一。
2010年開始的通信行業4G周期,美國快速部署4G網絡,幫助了高通、蘋果等公司穩固了在通信市場的地位,同時,也助推了uber、airbnb等一干網際網路創新的湧現。
美國精英們認為,中國有可能重複這個路徑——5G網絡迅速部署,華為、OV等中國手機企業獲得先發優勢,騰訊、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公司推出風靡全球的5G應用。
現在的結果來看,他們的部分擔心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和事實。
一、「5G海嘯」
世界移動晶片巨頭高通CEO莫倫科夫認為,在4G時代,由於中國運營商的推出步伐落後於美國的運營商,所以在一些移動網際網路的創新上,節奏也相對慢於美國。
或許是吸取了4G進程落後的教訓,中國的運營商此次在5G的投入方面節奏非常之快。
在不久前的上海MWC會議期間,中國移動宣布將會在2019年年底之前在中國50多個城市部署5G網絡,僅在2019年就將會部署接近10萬個NSA 5G基站。
同時,中國電信也宣布將在年底前完成40個城市的5G商業部署。
此前,中國聯通也宣布過同樣的5G城市目標。
這也就意味著基本上中國的主要城市將會在2019年完成5G商業部署,中國將會成為全球最大5G商用網絡。
公開信息顯示,即使目前,中國至少已經有16個省區市能打通5G電話。
知名諮詢公司德勤認為:「中國和其他國家或許正在掀起一場5G』海嘯』。
」在此前發布的報告中,德勤使用詳盡的數據來對比中美兩國在5G上的博弈現狀——中國自2015年以來花費在5G領域的投資已經比美國多出240億美元,已建成支持5G通訊的基站數為35萬座,而美國同一時段內建成的5G基站不足3萬座。
純粹從基站數量來看,中國的5G基站規模已經是美國的10倍,目前來講,中國其實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NSA 5g網絡。
——在美國國防創新委員會的報告當中,這一事實讓那群美國精英們痛心疾首,大呼難以接受。
通信行業協會GSMA預測,到2025年,中國通信運營商的5G投資將會超過1萬億人民幣,達到1840億美金,將會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業務應用在5G網絡上,占到全球5G網絡的三分之一。
領先的不只是網絡基站的規模。
摩根大通亞太區副主席烏爾里希表示,5G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加上中國人口眾多,這將會讓中國成為新產品和新服務的測試、商業化應用的最佳舞台。
5G網絡的迅速普及,中國移動宣布投入30多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5G生態的建設。
在不久前的四川的一個地震救助過程中,中國移動和四川的一家醫院聯手,開始實施5G遠程醫療的服務,千里之外的醫療團隊可以精確地幫助受傷的災民,為其進行會診和救治。
拉美社在這一新聞的報導中評論道,當歐美運營商還在為各自的5G頻率頻譜吵架,剛剛開始5G網絡部署的時候,中國就已經將5G應用到了日常生活當中。
二、5G手機中國群體
僅僅有運營商基礎網絡等,用戶其實很難實際感受到5g的真正不同。
作為5g時代離用戶最近的一環,終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就這一點而言,中國也有著非常巨大的優勢。
以華為、OV為代表的一眾中國廠商,其實很早就開始在進行相關領域的布局和研發。
今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9)上的百花齊放,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在這次大會上,中興帶來了天機Axon 10 Pro,華為展示了全球首款5G摺疊屏手機Mate X,一加也現場展示了其首款5G原型機,vivo推出了5G版iQOO並展示了諸多建立在5g基礎上的創新技術,比如解決5G時代手機續航痛點的120W超快閃充,智能交互重要手段的AR眼鏡等等。
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是,我們感受到,在那個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時代,手機將作為一個連接中心而存在。
簡單來說,它向我們展示了一種可能性,就是5g對於手機產業而言,可能不僅僅只是5g設備那麼簡單。
比如華為,4月份發布了一款專為汽車行業設計的5G通信硬體——MH5000。
我們看到,中國的終端廠商還在推動一些細分行業的應用。
有一個現象是,目前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市場上可供選擇的5G手機只有三星、LG等不多的幾款,而且價格高昂。
不過,後續還會有其他國內廠商陸續推出5g版本的手機,比如7、8月份的華為和iQOO,屆時我們可以再觀察一下價格做對比。
這一次在5G布局方面,中國的優勢可以說是全方位的。
除了網絡覆蓋和手機終端以外,在晶片等技術專利的儲備上,中國也有著非常強大的實力。
根據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8年3月,中國提交的5G國際標準文稿占全球的32%,主導標準化項目占比達40% ,推進速度、推進質量均位於世界前列。
而在晶片層面,這一次,包括華為、聯發科這樣的國內公司,也都相繼推出了5G晶片。
話語權上來說,高通已經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壓力。
對此,坊間一個比較有趣的段子是說,「三年多了,聯發科終於不再沉默」。
三、國內外對比
此前韓國運營商憑著10%左右的網絡覆蓋率,搶了「首個5G商用國家」的稱號。
但輿論反饋非常不好。
網友評論「經常沒信號,需要重啟才能解決」。
這背後其實折射了網絡覆蓋和用戶體驗的問題;
另一方面,韓國5G網絡收費也非常之貴:韓國三大電信運營商韓國電信公司、SK電訊株式會社以及LG U+此次提供了不同檔位的5G套餐,月資費從5.5萬韓元(約合325元人民幣)到13萬韓元(約合769元人民幣)不等。
另一個例子來自全美最大的無線運營商Verizon。
10月初,Verizon在洛杉磯、薩卡拉門托、印第安納波利斯以及休斯頓,正式推出5G商用服務,這也是全球第一個正式啟動的5G商用網絡。
但效果也不是很好。
Verizon發言人今年早些時候就承認,他們的初步部署規模確實是不大。
CNET記者的Jessica Dolcourt在四月份前往芝加哥時,用5G Moto Mod測試摩托羅拉Moto Z3手機,也感覺「令人沮喪」。
「我希望能說使用Verizon的5G是一種令人興奮的體驗,下載速度超出了我最大的想像力,」她說,「不幸的是,經過漫長的一天,我只能發現它令人困惑。
絕對是瘋了。
」
儘管Verizon承諾,那些率先嘗鮮的5G用戶,可以獲得3個月的Youtube電視服務,以及免費的蘋果Apple TV以及谷歌播放器Chrome cast的服務。
但這些都不觸及本質:讓用戶體驗真正的5g場景應用。
對於5G業界最為期待的遠程醫療、教育、自動駕駛以及其他的IoT(Internete of Things,物聯網)智能家居應用,可能還是要依賴於5G手機。
這可能是verizon給我們帶來的最大啟示。
在國內,中國手機大廠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有鑒於華為OV等公司在5G方面的巨大努力,高通CEO莫倫科夫表示,「4G轉換開始的時候,你沒有看到這種情形。
現在這些廠商雄心勃勃。
」
可以說,和國外相比,中國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的系統性。
從基礎覆蓋到終端,再到一些殺手級的應用。
並且從運營商到設備廠商再到應用公司,大家都是彼此支持、環環相扣的狀態。
比如在歐盟,移動運營商因業務低迷不願意投資、對頻譜分配的討論久拖不決,加上28個成員國規則的不一致,所有這些原因,才導致了他們在這場5g競賽中的落後。
但在國內,運營商願意給終端補貼:中國移動曾表示2019年將採購萬台終端,投入1-2億元額度進行終端補貼。
中國聯通則希望到2019年第四季度,能實現5G商用終端大規模上市。
國內運營商對於終端的這種補貼,在4g時代也同樣存在。
——早期中華酷聯就是這麼起來的。
——這是一套非常本土化的、非常成熟的、並且已經被驗證過的,成熟方案。
此外,中國巨大的人口紅利也值得一提。
基於這樣的人口紅利,我們的外賣產業、打車產業等,才應運而生。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各種app百花齊放,甚至出現了包括共享單車在內的,國內首創的商業模式。
這些變化不可謂不驚人。
如今 5G 手機蜂擁而至,5G 時代真的要到來了嗎?還是只是噱頭?
首先明確:5G不是噱頭!它將最終實現「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的總體願景。目前,全球主要國家均在搶占5G商用部署,爭奪新一輪產業鏈的高地,國家間的激烈競爭,可不會只為了一個「噱頭」。同時我們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