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手機品牌曾經輝煌一時卻最終消失,你用過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幾年,手機市場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尤其是國內市場,華為、OPPO、vivo等巨頭紛紛發力,二三線的小品牌在夾縫中艱難生存。

而前幾年曾經風光無限的小米在2016年出貨量也暴跌36%,僅僅出貨4150萬台。

有網友甚至說,現在國內手機市場早已經是一片紅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華為移動終端副總裁余承東此前也曾說過,再過5年,國內可能只會有3-5家手機廠商可以生存下來。

這話小雷當時還不太信,現在看來還真有這可能,事實上,這幾年已經有不少曾經的大品牌在手機市場上消失了,甚至包括一些國際品牌。

今天小雷就來給大夥說一下那些曾經輝煌一時卻最終消失在我們視野中的手機品牌。


手機中的戰鬥機:波導

說起波導,熟悉它的機友首先想到的是那句霸氣無比又有點二逼的廣告詞:手機中的戰鬥機!小時候每次看到這個廣告,都激動的渾身顫抖。

這家寧波的公司一度占據了國產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曾經拿下國內手機銷量六連冠,年出口銷量達1000萬台。

在全國擁有30家分公司,400多個辦事處以及15000多家經銷商,這個體量就算放到現在也不容小覷。

在功能機的時代,波導可以說是國內手機的霸主。

但是,隨著諾基亞塞班智慧型手機的興起,波導未能及時跟進,最終被淹沒在了智慧型手機的浪潮當中。

如今,波導的大勢已去,開始轉向通信業務。

曾經的國產實力派:夏新手機

為什麼說夏新是國產手機中的實力派呢,因為夏新算是極少數從功能機轉型到智慧型手機轉型成功的一個品牌。

夏新還曾推出過第一款國產的Windows Mobile智慧型手機。

在當時,Windows Mobile可以說是高端手機的代名詞。

除此之外,在2002年廈新曾經拿下單款手機盈利8億元的輝煌成績,2003年,新的中文標識「夏新」,代替原有的「廈新」,之後到2005年達到鼎盛時期,品牌價值70.62億元。

不過隨後從2006年開始連續三年的虧損,並在2009年被借殼上市。

無論怎麼看,當年的夏新都有如今華為的勢頭。

進入3G時代,聯想移動原掌門劉軍1.35億元接盤夏新手機,並在2012年與360合作推出特供機大V後反響不錯,2013年繼續延續大V系列,但從2014開始徹底滑坡。

現在夏新已經瀕臨破產。

音樂手機鼻祖:索尼愛立信

說道索尼愛立信,各位機友應該不會陌生,它由日本索尼公司、瑞典愛立信公司分別出資50%於2001年10月成立。

曾經推出過多款經典手機。

而最經典的要屬索尼愛立信的W800C音樂手機。

當時這款手機打著索尼大法WALKMAN的名號,號稱是專業的音樂手機,隨機還贈送了音質不錯的入耳式耳機。

那個原配耳機小雷上初中時經常聽,說實話,比現在的大部分手機原配耳塞音質好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隨後,索尼愛立信又推出了「Cyber Shot」拍照手機K800C等,其配備了320萬像素的卡爾蔡司認證鏡頭和氙氣閃光燈。

這樣的配置在當時算是夢幻級別的。

別的不說,單單是那個氙氣閃光燈現在幾個手機有?可惜,自此之後,索尼愛立信開始衰弱。

2011年10月27日,索尼、愛立信兩家母公司達成協議,由索尼支付愛立信10億5000萬歐元(14.7億美元),前者從愛立信手中購得索尼愛立信。

2012年2月15日,索尼移動通信子公司成立,索尼愛立信從此壽終正寢。

HTC的代理人:多普達

說到多普達就不得不提它的老東家HTC。

多普達成立於2002年7月1日,由台灣宏達和威盛電子共同出資組建,最初由宏達的王雪紅擔任董事長。

在HTC品牌正式進入中國之前它是HTC宏達電子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旗下的唯一授權品牌。

那時候多普達負責中國大陸地區HTC手機的銷售,曾經推出過多普達838和多普達S1等多款經典型號。

不過隨著HTC正式進入中國和Windows Mobile系統的消亡,多普達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很多中國消費者都對多普達以及HTC的關係說不清楚。

有媒體報導稱,多普達是HTC董事長王雪紅以個多普達2010年形象主題LOGO 人名義投資設立的,其初衷是為了配合宏達電子在中國的品牌布局。

所以多普達最終也完全被HTC所取代

比較可惜的是,HTC取代多普達之後,並未能挽救多普達的頹勢。

雖然,早些年,HTC在國內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是自從2013年之後,HTC持續虧損,一蹶不振。

時至今日,HTC完全沒有了多普達鼎盛時期的那種勢頭。

智慧型手機鼻祖:Palm

PalmComputing公司是由傑夫霍金斯(JeffHawkins)於1992年1月成立於美國矽谷,目標是要成功設計出一個輕巧方便且人性化的筆式隨身電腦。

可以說,這就是最早智慧型手機的雛形。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型手機就是Palm推出的。

1993年10月,Palm推出了第一款產品——Zoomer。

雖然這款產品在今天看來並不算非常便攜,嚴格來說,它並不能算是手機。

但它卻對今後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隨後,Palm又推出了PalmPilot、Pilot1000、Pilot5000等多款經典型號。

並大獲成功,在銷量上節節攀高,Palm一時間在市場上可謂風光無限。

那年頭,智慧型手機遠不像今天那麼普及,可供選擇的機型非常有限,甚至連Windows Mobile都還沒有出現,Palm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上幾乎沒有競爭者。

但是,隨著智慧型手機的逐漸普及,Palm並沒有及時跟進,從而嚴重虧損。

2010年04月29日,HP以12億美元,每股5.7美元的價錢收購Palm。

本以為在HP旗下,Palm能迎來轉機,但最終的結果卻是2011年8月19日,惠普公司宣布,將終止運營與WebOS相關的手機設備與平板電腦業務。

今後的WebOS將用於授權,或做印表機或汽車相關設備的系統。

Palm手機從此徹底消失。

中國第一台GSM手機:科健

科健這個手機,稍微年輕一點的機友恐怕是沒聽過,但事實上科健可是大有來頭。

科健成立於1984年,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到1998年成功推出第一款國產GSM手機。

作為第一代國產手機代表,科健曾搶占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由於早期與三電子合作,使得科健一度成為國內含金量最高的品牌。

在2002年,鼎盛時期的科健曾出資百萬英鎊贊助英超球隊,成為首家與英超聯賽合作的本土企業。

在鼎盛時期,科健的市場份額一度超過波導,但是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和三星的長期合作就如同是溫水煮青蛙,最終燙死了科健。

由於三星同意科健貼牌生產三星的部分機型,致使科健沒有了危機感,其自認為抱住了三星的大腿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但三星始終不肯把核心技術給科健,科健自己的研發實力也逐漸喪失。

2013年,科健選擇退出手機市場,

上面小雷提到的這些手機無論是國產的還是海外的,它們都曾經輝煌過並有所作為。

有的甚至壟斷了當時的手機市場。

但最終它們都難逃被收購或是倒閉的命運。

這其中不乏像Palm這樣頗具實力的廠商。

小雷覺得,很大原因是因為它們未能跟上市場發展的潮流,及時轉型。

等到想要做出改變時卻發現為時已晚……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品牌為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地貢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智慧型手機品牌路在何方?無創新 不手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方今之世,正是智慧型手機產業人才鼎盛的時代,老牌巨頭退出歷史舞台,蘋果三星雙雄稱霸之後,中國智慧型手機軍團崛起。2015年我們見證了小米、華為、榮耀、魅族等廠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