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為看專利成本和價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截至2016年4月初,華為在全世界範圍內累計獲得授權專利50377件,其中在中國累計授權專利30924件。

與此同時,華為每年花費數千萬美元在全球申請專利,基本上每年保持4000~5000件專利申請量。

算上授權專利的維持年費,華為每年在專利上都有一筆不小的開支。

華為在專利上的投入還不止這些。

1995年,華為就成立了智慧財產權部,現在已經發展成一個200多人的專業隊伍,200人的工資、社保和福利,也是華為在智慧財產權上的投入。

這個團隊不處理專利申請文件的撰寫工作,專利仍外包給各代理機構,鑒於每年4000~5000件專利申請,其代理服務費也不是小數目,這些都是華為每年為專利投入的成本。

2015年,華為的年銷售收入達到600多億美元,保持了超過30%的高速增長,其海外市場容量超過國內。

華為成功地占領多國市場,專利起了多少作用?華為每年以億計的專利投入是否值得?華為的專利在其發展過程中如何體現價值?

分析華為的成長之路,按專利可以分為以下兩個階段。

純成本階段。

在華為1995年成立智慧財產權部門之初,還沒有太多技術積累,產品中應用了很多別人的專利,擁有這些專利的企業要求以1%~5%的產品銷售收入作為專利許可費,最多時有幾十家企業來找華為要錢,導致一些產品交完許可費後沒有利潤。

為了確保產品可以正常銷售,華為一方面主動找這些專利企業談判,交納專利許可費;另一方面投入更多用於研發,拚命進行技術積累。

華為將每年銷售收入的10%以上用於研發,超過一半的華為員工從事研發工作。

5年之後,華為的技術積累就實現了可以與通信行業的世界級大佬平等對話的水平,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專利。

省成本階段。

華為儲備了一定的專利後,如何讓專利轉化成現金流,變成企業收益成為大家思考的問題。

華為的做法是用自己的專利與其他企業進行交叉許可,即雙方均允許對方使用某些專利技術,使華為不再需要向若干企業支付昂貴的許可費用,每年節省的專利許可費達數億甚至十億美元以上。

對於企業來說,減少支出就是提高收益。

這時候,專利並不再只是華為的成本,它還可以間接賺錢。

節省的許可費大幅度降低了華為在專利上投入的成本,此時華為利用專利本身並沒有賺錢,但卻節省企業的許可成本,其投入基本是人員投入、申請投入。

華為作為中國民營企業里的標杆企業,為我國眾多企業樹立了榜樣,其專利保護實力提升也給各企業上了生動的實操課。

當企業尋求海外市場突破時,應及時考慮智慧財產權問題,可效仿華為的成長曆程,確保海外市場健康成長

(作者系專利執業代理人)

《中國科學報》 (2016-04-25 第7版 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值得尊重!華為透露並不想依靠專利漫天要價

5月25日,華為與三星談判未果的情況下,正式在美國和中國提起了對三星公司的智慧財產權訴訟,包括加州北區法院和深圳中級人民法院。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外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解讀分析,試圖了解這背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