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廠商的5G標準商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月21日,三星電子宣布,將於5月21日-25日在韓國釜山舉辦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工作組的最終會議,這次會議將最終確定5G商業化的相關標準技術。

而在下個月,審視通過後的標準將正式宣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5G標準的確定不僅關係到日後的技術走向,更關鍵的是涉及到專利費,甚至關係到國家的話語權,因此各大企業都在不遺餘力地爭取。

儘管目前看來國外科技巨頭占據了先機,但標準的制定還未結束,中國企業還有很大的機會。

商業化標準確定

根據三星宣布的消息,來自晶片組、手機和設備供應商,包括三星、高通,以及Verizon、AT&T、NTT DoCoMo、KT和SK Telecom等主要移動運營商在內的約1500名標準專家將參加這次在釜山舉辦的會議,以完成5G階段第一版標準。

這次會議上,開發5G無線技術的所有工作組(RAN工作組1-5)將進行匯總,以確定5G商業化的最終技術,其中包括提供超高速數據和超低延遲的5G無線接入技術以及用於5G終端的一致性測試方法。

由三星主持的RAN4工作組將決定5G終端和包括3.5GHz和28GHz頻段在內的基站的無線電性能要求。

據悉,華為、OPPO、vivo等中國手機廠商也將參加此次會議。

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表示:「按計劃,這次會議將完成有關5G獨立組網(SA)的標準技術,審視通過後將在下月美國RAN全會上正式宣布,華為也準備了提案。

此次標準確定後,企業有基於標準的設備就可以商用。

」OPPO、vivo也表示,會有技術文稿輸出並參與討論。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5G 第一版標準分為非獨立組網(Non-Stand Alone,NSA)和獨立組網(Stand Alone,SA)兩種方案。

非獨立組網作為過渡方案,以提升熱點區域頻寬為主要目標,依託4G基地台和4G核心網工作;獨立組網能實現所有5G的新特性,有利於發揮5G的全部能力,是業界公認的5G目標方案。

去年12月,3GPP首次批准了現有4G LTE作為連接5G中樞的5G非獨立(NSA)標準,5G獨立(SA)標準將在本次釜山會議上完成,5G階段第一個標準將在下個月的3GPP全體會議上在美國正式批准。

另外,5G標準還有三個場景,2016年確定了1/3,下個月將會確定剩下的2/3。

關於5G標準的三個場景,分別是eMBB場景編碼方案;mMTC對應大規模物聯網業務場景;URLLC對應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

eMBB場景編碼方案對應的是3D及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頻業務場景,已經確定採用LDPC的數據信道,控制信道採用的是Polar。

三星在5G方面的實力不容小覷。

截至本月,三星在5G方面擁有1254項專利,三星電子在向歐洲電信標準化組織(ETSI)申報5G標準專利的3GPP成員公司名單中名列第一。

專利費的博弈

5G將帶來新一輪全球移動通信技術變革和建設熱潮,同時也是包括高通、華為、中興、愛立信、三星等各大技術企業爭搶的新風口,這次5G標準之爭實質上就是專利之爭。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表示:「企業在研究標準時,會提出使用標準的一系列相關專利。

標準確定後,所有使用標準的人都需要向獲得主導權的一方繳納專利費來使用相關專利。

5G手機投入商用後,所有手機生產商都需要向專利方繳納專利授權費。

對於申請標準失敗的企業來說,失去一個標準不僅意味著前期研發標準所花費的資金得不到回報,後期更是要交給專利方巨額的專利費。

去年11月,高通高調公布了5G的專利收費計劃,全球範圍內使用高通行動網路核心專利的5G手機都必須依照下列條款繳納專利費:單模5G手機2.275%;多模5G手機(3G/4G/5G)3.25%。

而對於那些同時使用了高通行動網路標準核心專利、非核心專利的5G手機,收費標準為:單模5G手機4%;多模5G手機(3G/4G/5G)5%。

按照這個標準,國內手機廠商每賣出一部售價3000元的手機,就要向高通付97.5-150元。

高通一直是專利市場的霸主,該公司在2G時代就擁有很多的標準必要專利,特別是CDMA,此後的3G技術很多也是從CDMA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3G技術包括CDMA2000、WCDMA以及TD-SCDMA三種標準,其中CDMA2000是由高通主導的,WCDMA則主要是由諾基亞、愛立信主導,TD-SCDMA則由中國主導(主要是中興、華為、中國移動等廠商),具有一定自主智慧財產權(TD-SCDMA依然有部分採用了CDMA技術)。

不過前兩者占據最大市場,TD-SCDMA則僅限於中國市場。

雖說後兩者與高通似乎沒有直接關係,但是由於高通掌握CDMA的核心技術,所以不論是愛立信還是諾基亞,或是採用TD-SCDMA技術的中國廠商,都需要向高通繳納專利費。

到了4G時代,則是FDD-LTE和TD-LTE兩種制式,雖然中國主導的TD-LTE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但是實際上兩種制式超過90%以上的專利都是共通的。

根據此前高通壟斷案的一些資料顯示,由於高通仍然擁有不少LTE專利(無論TD-LTE還是FDD-LTE),「經過國家發改委的調查和承認,高通仍可以對TD-LTE技術收取3.5%的專利費」。

而這也正是眾多中國手機廠商在2016年都紛紛與高通簽署專利授權協議的一個重要原因。

業內人士表示,從中可以看出,專利費對於技術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此前,包括5G通訊數據碼和控制碼的標準已經確立,在三個標準中,華為以一票之差失去了主導權,只拿到了控制碼的標準,長碼和短碼標準被高通贏取。

機會依然很大

在資深通信專家項立剛看來,中國企業並沒有完全失去機會。

「就專利費這一點來說,沒有哪一個標準是由一家企業單獨完成的,同一個標準不同的企業都擁有專利,只在於數量的多少而已,中國企業與國外的技術巨頭也是要進行專利交叉互換的。

」項立剛說。

洪仕斌則認為,華為拿下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最終解決方案,是值得高興的事。

Polar編碼對5G場景的適用性非常高,華為在5G現場試驗中使用Polar碼作為信道編碼方法,實現了27Gbps的下行速率。

27Gbps的下行速率意味著,下載一個GTA5這種大型沙盒遊戲只需要幾秒。

「不過,這件事的意義也不必過分誇大。

Polar Code不是5G標準,只是編碼方案,從5G應用場景來說,此次華為擁有的eMBB只是5G應用的其中一個場景。

」洪仕斌說。

在5G標準的制定上,項立剛認為,5G雖然已經面臨商用,但是5G的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能量還沒有完全釋放。

在5G的三大應用場景中,除了eMBB場景編碼方案,其他兩個場景還未確定標準。

自動駕駛與物聯網場景有著極大的能量釋放空間,華為應該繼續努力抓住這些空口。

「在大流量場景上也不是完全沒機會,華為可以繼續測試更加先進的協議標準,繼續發力先進的應用技術,還可以聯合中國的移動通訊商進行5G相應的升級。

當然,5G標準話語權的背後是國家力量,中國企業在拼搶5G標準話語權上一定要內部統一行動。

5G時代,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已提前布局並取得先發優勢,但中國通信業要在全球5G時代占有一席之地,仍需整個產業鏈相關企業和組織的協同發展,共同應對國際通信行業對手。

除了華為,中興也在5G之戰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其中,僅在2017年,中興就曾在5G領域取得過多項重要突破。

2017年2月,中興發布了5G全系列預商用基站,並首發基於IP+光的5G承載方案Flexhual;同年10月,中興又與義大利Wind Tre和Open Fiber合作,啟動了歐洲首個5G預商用網絡;同年12月,中興推出了基於服務化架構的5G核心產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通:5G專利授權費用標準不變 明年商用

【手機中國新聞】昨日召開的上海全球移動大會上,美國晶片巨頭高通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高通預計明年3月到4月份推出具備完全5G功能的智慧型手機。高通在5G時代專利授權模式和...

5G時代引領著我們東方之子徹底覺醒

在4G時代中國社會出現了,外賣、滴滴打車、共享單車、今日頭條這樣的企業,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隨著5G的標準確立,馬上就要進入商用,能帶來的改變,不可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