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材料變革,中國半導體設備研發方向將受影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於2018年6月6日宣布,在材料工程上獲得技術突破,能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AI)時代加速晶片效能。
Applied Materials表示,20年來首樁電晶體接點與導線的重大金屬材料變革,能解除7nm及以下晶圓製程主要的效能瓶頸,由於鎢(W)在電晶體接點的電性表現與銅(Cu)的局部終端金屬導線製程都已經逼近物理極限,成為FinFET無法完全發揮效能的瓶頸,因此晶片設計者在7nm以下能以鈷(Co)金屬取代鎢與銅,藉以增進15%的晶片效能。
採用鈷可優化先進位程金屬填充情形,延續7nm以下的製程微縮
鎢和銅是目前先進位程所採用的重要金屬材料,然而鎢和銅與絕緣層附著力差,因此都需要線性層(Liner Layer)增加金屬與絕緣層間的附著力。
此外,為了避免阻止鎢及銅原子擴散至絕緣層而影響晶片電性,必須有阻擋層存在。
如下圖所示,隨著製程微縮至20nm以下,以鎢 contact製程為例,20nm的Contact CD中,Barrier就占了8nm,Contact中實際金屬層為12nm (金屬填充8nm+ 晶核形成 4nm),Contact直徑為10nm時,實際金屬層僅剩2nm,以此估算Contact直徑為8nm時將沒有金屬層的容納空間,此時線性層及阻擋層的厚度成了製程微縮瓶頸。
註:金屬導線及電晶體間的連接通道稱為Contact,由於Contact實際形狀是非常貼近圓柱體的圓錐體。
因此Contact CD一般指的是Contact直徑
*註:圖中Barrier包含Barrier Layer+Liner Layer
▲W Contact的金屬填充情形;source:Applied Materials
然而同樣10nm的Contact直徑若採用鈷(如下圖),其Barrier僅4nm,而實際金屬層則有6nm,相較於採用鎢更有潛力在7nm以下製程持續發展。
註:圖中Barrier包含Barrier Layer+Liner Layer
▲CO Contact的金屬填充情形;source:Applied Materials
金屬材料變革將影響中國半導體設備的研發方向
目前中國半導體設備以蝕刻、薄膜及CMP的發展腳步最快,此部分將以打入主流廠商產線、取得認證並藉此建立量產數據為目標,朝向打入先進位程的前段電晶體製程之遠期目標是相當明確。
然而相較於國際主流半導體設備廠商的技術水平,中國半導體設備廠商仍是追隨者角色,因此鈷取代鎢和銅的趨勢確立,將影響中國半導體設備廠商尤其是蝕刻、薄膜及CMP的研究發展方向。
文丨拓墣產業研究院 黃志宇
硬體也能理財時代:「摩爾定律」是如何失效的?
任何一位PC遊戲玩家都不會避諱對兩個微胖男性的愛。一是PC玩家衣食父母的STEAM締造者G胖,二是顯卡界「兩彈元勛」黃仁勛。後者近日大放厥詞「摩爾定律已經失效」。這下業界炸裂……莫非我們今後不用...
超能課堂(32):Intel為何吊打AMD,先進半導體工藝帶來什麼?
1971年,Intel發布了第一個處理器4004,它採用10微米工藝生產,僅包含2300多個電晶體,而45年後的今天,Intel現在規模最大的是代號Knights Landing的新一代Xeon...
元件設計/新材料整合難度大增 半導體決戰關鍵7nm
7奈米製程節點將是半導體廠推進摩爾定律(Moore’s Law)的下一重要關卡。半導體進入7奈米節點後,前段與後段製程皆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半導體廠已加緊研發新的元件設計架構,以及金屬導線等材料...
中國對設備廠商的影響力上升,在地的半導體供應鏈越趨完整
EUV終於進入量產階段,部分尖端晶片製造商計劃在2018年或最遲2019年初採用。ASML總裁兼執行長Peter Wennink在2017年表示,「EUV進入大量晶片製造的準備工作將進一步加快」...
鈷取代銅,半導體材料工程技術大突破,或將影響中國半導體設備研發
會議邀請來源:拓墣產業研究院半導體設備商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日前宣布,材料工程獲得技術突破,能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AI)時代加速晶片效能。應用材料表示,20 年來首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