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遏華真是不遺餘力:這一次,他們把目標瞄準了華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魚大嘴

據觀察者網11月23日消息,美媒22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官員已經向德國、日本等廣泛使用華為設備的盟國政府官員及電信企業高管,通報了可能存在的網絡安全風險,試圖說服其盟國的無線通訊與網際網路供應商們避免使用中國華為的電信設備。

作為獎勵,美國還在考慮對那些避開使用中國製造設備國家的電信開發增加財政援助。

不過,由於華為設備本身的低成本及高質量優勢,美國官員接觸過的部分盟國電信企業高管認為,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電信設備供應商,不應該被無視,會繼續使用華為。

事實上,這不是美國第一次對華為下手了。

今年1月,在華為發布旗艦手機Mate10 Pro前夕,華為本來要和美國電信運營商AT&T簽約銷售華為手機,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力施壓下,AT&T最後不得不放棄與華為的合作。

美國一直以「國家安全」為藉口,對外國公司特別是來自中國的公司進行打壓,今年就發起了對中興的制裁,最後中興只得以繳納10億美元罰款向美國妥協。

這次,美國又祭起「國家安全」的大旗,不僅身體力行遏制華為在美國的發展,還威逼利誘盟國一起抵制華為。

其用心不可謂不險惡。

美國之所以如此下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是華為強大的研發能力使美國心生忌憚。

華為不僅是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也是全球領先的電信設備製造商,生產包括蜂窩塔、網際網路網絡和其他現代通訊基礎設施所使用的硬體。

它每年投入大量經費用於開發新產品,已經遙遙領先世界上大部分科技公司。

華為已經掌握5G核心技術,相比世界上其他同類公司,華為組件的成本更低而且質量更高,這就使得華為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擁有了核心競爭力。

再不遏制華為的擴張,美國將失去它在電信領域的話語權。

二是華為的快速發展將成為美國監視全球的阻礙。

美國在全球構建了最大的監聽網絡,它在通信領域的絕對領先是其實施監聽計劃的重要一環。

美國的微軟、英特爾、高通等在全世界網際網路通信中占據絕對統治地位的軟硬體公司,再加上蘋果手機在世界上龐大的使用群體,他們在軟硬體中留下的後門使美國情報機關輕而易舉收集了海量數據,從而將全世界掌控在自己手中。

華為的崛起將打破美國的壟斷地位,美國監視全球就缺失了華為的這部分數據,因而它必須要阻止華為在世界上的蔓延。

三是華為的價格優勢將繼續摧垮美國的價格壟斷地位。

美國憑藉它的高科技壟斷,肆意從其他國家掠奪財富,使美國人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

近年來,中國憑藉聰明才智,使一項項高價產品賣成了白菜價,極大衝擊了美國的科技出口。

華為同樣如此,同類產品比美國要便宜得多,這就占據了價格優勢,進而分走了美國的一部分市場。

在未來的5G市場同樣如此,儘管華為與美國科技公司仍有差距,但這個差距一旦被華為縮小,那麼華為必將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美國公司競爭不過華為了,就拿「國家安全」當幌子。

美國反覆利用「國家安全」理由,還由於美國長期霸權主義和川普推行的貿易保護主義作祟。

它一邊要求中國對它放開市場,使美國公司在中國享受特別待遇,而中國公司即使再怎麼遵守美國所適用的法律法規以及國際出口管制法規和制裁條令,美國仍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公司進行打壓。

這反映了美國謀求凌駕於世界各國之上的、不容挑戰的霸權思維。

之所以在美國威逼利誘之下還有盟國不願意放棄華為,是因為美國因監聽臭名昭著。

前幾年曝光的「稜鏡門」事件,美國不僅對敵對國家進行監聽,對盟國也不放過。

如果任由美國繼續壟斷通信行業,它的那些盟國不僅要遭受美國價格壟斷的剝削,還有可能因為用了美國產品危及國家安全。

對美國的擔憂,才是這些盟國同床異夢的真正原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美國繼續在世界上推行凌駕於他國之上的霸權主義,將來只會摔得更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美攛掇盟友「圍剿」華為?有人唱反調

【文/觀察者網 李東堯】為打擊華為,美國政府可謂「不遺餘力」。《華爾街日報》22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政府正在說服其盟國的無線通訊與網際網路供應商們避免使用中國華為的電信設備。不過,由於華為...

大突破!華為一舉拿下印度

文 | T教授美國人借「安全問題」抹黑著華為,華為卻用「實際安全」打著美國人的臉!上周五(2.23)印度最大的電信運營商Bharti Airtel(相當於中國的中移動)聲稱,他們聯合華為在德里附...

美國計劃拉攏盟國「封殺」華為

華為作為我國最強大的民族企業,多年以來一直嘗試向著全球化發展,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目前華為在全球168個國家有分公司或代表處;在美國、歐洲、日本、印度、新加坡等地區構建了16個研究所,28個創...

在科技產業濫用「國家安全」可怕在哪裡

澳洲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中興涉足澳洲5G市場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一旦「國家安全」被當做政治博弈武器,找到威脅「國家安全」的理由並不難,各國政府如果紛紛如此操作,那無異於打開潘多拉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