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無人駕駛還剩下10%,對於產業鏈和商業模式有幾個不樂觀預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上方

車雲

,歡迎關注和置頂哦!

留給自動駕駛參與者的時間已經非常少了,行業交流要少講些What,多聊聊些How,然後抓緊時間Do it。

全球普遍預計,2020年可見無人車(具備SAE L4、L5級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初步商用化。

按照汽車研發周期倒推,發展的窗口期只有4年了。

時間已經非常緊迫,每一位自動駕駛從業者都要思考怎麼做(How)並抓緊時間落地執行(Do)。

在國內自動駕駛交流只談是什麼(What)的背景下,這篇文章對無人駕駛產業鏈和商業模式給出了幾點預測並拋出相關觀點,希望能與大家交流討論,為促進國內行業發展發出一點不一樣的聲音。

外圍力量正在鋪墊創新

為了加快產業技術落地,中、美、歐、日各個汽車工業的主要國家都在興建相關測試場。

政策層面各個國家也彼此互相參考。

在國內各相關部委、各研討會交流過程中,業內普遍預計只要技術成熟,政策法規不會成為產業發展的障礙。

中國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三部委牽頭編制,智能網聯(自動駕駛+車聯網)汽車公共道路測試規範即將發布。

在大環境的支持下,行業技術發展迅速,粗略估算,無人車全產業鏈已完成了90%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完善,剩下10%將非常艱難,主要集中在相關算法和整體系統的魯棒性,產業鏈最後的10%的影響力和帶來的變革將遠超之前的90%。

產業鏈的5大變數

1.算法公司正與半導體廠商積極定製專用晶片。

人工智慧相關的通用晶片得益於自動駕駛的技術推廣,發展非常迅猛。

由於特定的場景決定了特定的算法,也決定了半導體選型,相關自動駕駛算法完善後,大多數算法企業會選擇自行做SOC專用晶片,將降低通用智能晶片在自動駕駛領域裡的市場占有率。

2.主機廠會更加廣泛地與半導體企業建立聯繫。

2016年自動駕駛合作大事件中,寶馬、Mobileye、英特爾的故事就是一則典型案例。

發生這一趨勢有安全方面的考慮,從半導體設計時就要充分考慮ISO26262等相關車規標準。

目前汽車行業產業鏈大多數利潤被核心Tier1占據,半導體廠商和主機廠直接合作,將會壓縮Tier1的利潤空間。

3.發展窗口期內,會普遍的看到產業鏈各企業間形成聯盟,同期產生大量的投資併購,競爭格局從跨行業競爭變成各聯盟之間的競爭。

無論是通用先後投資Lyft、Cruise,Uber併購Otto,谷歌與克萊斯勒合作,大眾與Mobileye的聯合,還是福特全面投資地圖、雷射雷達、計算機視覺、自動駕駛軟體算法等公司,未來四年內無人車產業將持續是資本熱門。

短期內各行業參與企業互相猜疑並質疑,未來會互相抱團深度整合。

極少會有企業能全產業鏈突破,完成整個商業閉環。

4.無人車執行相關的技術和部件產品將依然長期掌控在大的Tier1手中。

博世大陸德爾福等傳統的Tier1掌握的執行控制專利技術已經可以支撐到自動駕駛階段,無論在性能還是價格上都有絕對的優勢,目前,中國零部件企業受制於市場認可度和技術能力,與之抗衡的難度非常大。

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技術,比如輪轂電機,或許會存在突破機會,但仍需觀察。

5. 雷射雷達是一個可被抓住的行業變革點。

多線雷射雷達是無人車的必備傳感器,並且與核心算法和高精度地圖高度相關。

但目前多線雷射雷達和組合導航成本最高,還沒有針對車規級的成熟量產方案。

機械旋轉式多線雷射雷達雖然已在普遍應用,但可以做到更小型更低成本更適應車載環境的MEMS和純固態還未見到成熟產品。

中國有非常好的光機電基礎,產業鏈沒有明顯缺失,擁有不小的突破機會。

無人車商業模式將直接面向出行

在討論商業模式之前,要熟知一個大前提:自動駕駛汽車是一個價格高昂的產品。

SAE L4、L5的自動駕駛汽車,除了滿足功能所需加裝的軟硬體系統,還要依靠冗餘來確保安全。

排除自動駕駛系統本身,不考慮異構冗餘(用不同廠家供應商的產品做備份)的情況下,整車成本至少會上升30%,異構冗餘下整車成本非常可能會飆升超過100%。

並且,無人車的將成為未來市場上的主流車型。

根據2016年底麥肯錫(McKinsey & Co)和彭博新能源經濟資訊(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聯合發布的報告估計,2030年有10%的車輛是無人車並占據新車銷量的50%,到2040年全社會大面積的接受無人車。

未來依然有消費者選擇開車駕駛,但個人買車和開車將成為一種愛好,2C市場將變得小眾。

因此,車廠很難依靠售賣無人車給普通個人獲利。

探索自動駕駛的商業模式要看向更廣闊的出行服務領域。

新能源+智能網聯+車輛共享跨行業產生深度整合提供出行服務,才可能形成完美的商業閉環,實現收益平衡。

這一觀點有理可依:

1、首先,對出行服務來說,最大的成本是司機。

自動駕駛系統對標的是人力成本,一套昂貴的自動駕駛系統對比人力成本來說也是經濟的;


2、其次,智能網聯+車輛共享可以提高運營效率,極大降低車輛空駛率和停放時間。

即使整車造價高昂也可以平衡最後的收益;


3、並且,新能源車是智能網聯汽車的最佳載體,電子化線控的車身設計更利於進行自動駕駛改造升級。

即使新能源汽車退出相關政策補貼,也可在車輛共享模式中找尋盈利空間。

商業模式的改變,讓我們看到了與眾不同的市場格局——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系統和車輛共享的品牌感知度將遠超汽車品牌。

隨著技術和市場的發展,沒有競爭力的品牌將大量消亡。

車雲小結

無人車不是基礎科學而是工程科學的產物,最終離不開產業鏈的整合和協作,是各個聯盟封閉疊代,互相開展的競爭。

期待能彼此跨行業整合找到最好的合作夥伴,攜手共同發展早日實現無人車的產品落地。

車雲菌說

汽車將成為大眾消費品,但很多主機廠還沒有準備好

朱江加盟,隱射出蔚來汽車的一條「分界線」

如果你對汽車科技有獨特的看法,

或是提出汽車科技的任何問題,

歡迎來私信↓↓↓「車雲菌」哦(cheyunjun2016)

雖然我不能面面俱到,但我會盡力而為。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進入車雲網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