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的英偉達: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心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普通玩家面對英偉達GeForce GTX 1080顯卡的性能誘惑,還在猶豫是否要花幾千塊錢升級自己的電腦時,英偉達的創新能力則猶如其顯卡的進化速度,在多個領域突飛猛進、遍地開花。

成立於1993年,英偉達以製造顯卡起家,並於1999年上市。

在今年之前,英偉達股價從未超過40美元。

今年以來,在科技行業的熱門領域,無論是無人駕駛還是微型超級電腦,英偉達突然以全新的面貌沖了出來。

其股價也一路上漲,昨日收盤達到107.11美元。

過去多年來,英偉達一直遭到英特爾以及高通等競爭對手的圍剿。

2008年,當英特爾決定在自家產品中融入晶片組技術時,英偉達的晶片組業務幾乎一夜間消失。

但是在顯卡業務上,英特爾始終未能打造出足以媲美英偉達的產品,英偉達在高端電腦市場的位置固若金湯。

在近年來極為火熱的智慧型手機市場,英偉達CEO黃仁勛很早就曾指出,人們的交流方式以及計算行業將迎來重大變革,英偉達也於2008年首次發布了手機晶片Tegra,開始在移動領域大顯身手。

隨後,全球首款雙核Tegra 2、首款四核Tegra 3更是讓英偉達在這個領域的表現達到頂峰,以強勁的性能拉開與對手的差距。

但從Tegra 4開始,這種勢頭就開始下降,原因是缺少了通信基帶導致整機成本、設計難度高於高通等競爭對手,即便圖形性能再強也於事無補。

於是,2014年5月24日黃仁勛表示,英偉達決定撤離智慧型手機市場。

但是,英偉達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引領無人駕駛汽車革命

今年9月,英偉達汽車業務高級主管Danny Shapiro表示,在路上行駛的車輛之中,有超過20個品牌的1000萬輛車在不同程度地使用英偉達的技術。

此時,有更多的人看到了英偉達占據下一代汽車技術核心位置的潛力。

與特斯拉上17英寸螢幕對英偉達顯卡技術的依賴相比,更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打造的無人駕駛汽車的「大腦」: Drive PX 2,這是一台能夠幫助汽車進行定位和躲避障礙物的人工智慧電腦。

(圖片來自英偉達官網)

Drive PX 2到底有多強大?Shapiro稱,甚至可以這樣說,Drive PX 2讓車輛獲得了親眼「看」世界的能力,總計已有超過80家汽車廠商、創業公司以及研究機構依賴於Drive PX 2驅動他們所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

Shapiro對Drive PX 2進一步解釋稱:

這個系統讓車輛能夠感知周邊情況,加以理解,並在1/30秒內採取行動,這種能力是目前的自動駕駛汽車能夠上路的前提。

今年年初,英偉達推出Drive PX 2,其性能堪比150台蘋果 Mac Pro。

英偉達稱,Drive PX 2的深度學習處理頻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每秒24萬億次,深度學習將使得自動駕駛汽車分辨出周圍的物體,比如一隻狗或者一部警車,並對此發出警報。

改變VR的黑科技

虛擬現實(VR)領域是英偉達技術的另一用武之地。

一款VR產品如果要讓用戶使用時感受不到眩暈,畫面就要達到一定的幀率要求。

而對整個畫面按照高幀率渲染,對硬體計算能力的要求則又極高。

為解決這個問題,英偉達基於其積累多年的圖像處理技術,利用人眼的視覺原理,嘗試在VR設備中僅對視覺中心區域進行完全渲染,其他區域則保留很低的解析度。

按照這種做法,僅僅對用戶目光聚焦處進行這種渲染,則能節省出巨大的硬體計算能力,大幅提升整體性能表現。

「(硬體)表現上的提升,大到根本無法忽視,」 英偉達研發副總裁David Luebke稱。

英偉達稱,希望這些發現能夠激發大型VR廠商在未來產品中集成眼球追蹤技術。

「我們目前在做的工作,一部分就是用於幫助(行業)制定VR之路的規則。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在文章中表示,這種技術未來將對英偉達顯卡產品帶來影響,也將令開發者按此思路調整圖像渲染算法。

新殺手鐧

今年4月,英偉達發布了一款定位於深度學習的超級計算機DGX-1。

據英偉達官網描述,DGX-1將硬體、深度學習軟體以及開發工具整合到了一起,其中包括8塊英偉達Tesla P100 GPU,運算能力相當於250台傳統伺服器,可以幫助用戶大幅縮短處理時間。

而其長寬高僅分別為866、444、131毫米,功耗3200W。

自2012年來,數據科學家一直在利用GPU加速對深度學習技術的開發,但是當前計算機處理能力成為他們難以克服的瓶頸。

隨著DGX-1投入使用,以前部分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深度學習模塊,就能夠得以運行。

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這一超級計算機最早的使用者表示,DGX-1讓他們能夠更快的訓練自身的數據分析模塊,從而能加快實驗進展,推動在科學、醫療以及金融等多個領域的突破。

黃仁勛的過人之處

英偉達近年的快速發展以及在諸多領域取得的突破,與其CEO黃仁勛的貢獻密不可分,而53歲的黃仁勛在公司成立二十多年後依然擔任CEO,在西方也並不多見。

曾在黃仁勛手下工作過的人對媒體表示,迄今為止,黃仁勛在運營英偉達時仍像對待一家創業公司一樣,決策果斷,執行迅速。

對於一家半導體製造商來說,晶片從設計到生產的過程可能要花費數年時間以及巨額資金,企業通常會規劃一個路線圖,並基於此打造組織結構。

而在英偉達,整個過程則要快得多。

當一名高管試圖描述新晶片設計進展時,黃仁勛很有可能叫來工程師現場提出技術問題,然後迅速斃掉這個項目,或者改變研發方向。

同時,黃仁勛在對待其產品的理念上也極為靈活。

上面提到,2014年5月英偉達決定撤離智慧型手機晶片市場,但是撤離之後,英偉達並沒有放棄Tegra晶片的研發,而是把目光集中到了移動遊戲和汽車領域,自家也推出了Shield遊戲掌機,硬生生為Tegra開創出一片新的天地。

儘管Shield並未動搖微軟Xbox以及索尼PlayStation在遊戲領域的地位,但是卻為Tegra晶片帶來了任天堂這一重量級客戶。

今年10月底,任天堂公布的最新遊戲機Nintendo Switch採用的就是英偉達定製的Tegra處理器。

Stifel Nicolaus & Co分析師Kevin Cassidy稱,Tegra基本上是英偉達的一個內部試驗項目,如今則被任天堂採用。

英偉達總會捲起袖子創造一個新市場,並拱手將其讓給客戶,這是又一個例子。

為什麼是英偉達?

無論是無人駕駛還是其他尖端技術所依賴的深度學習,都離不開數據處理核心。

提到數據處理,人們的第一反應總會是計算機的大腦——CPU,以及全球最大的CPU廠商英特爾。

在處理複雜任務時,英特爾CPU能夠展現出優異的速度表現,但是在平行處理多任務的能力上卻存在很大限制。

GPU的快速發展,不論在處理速度還是多任務處理能力上,都有著更大的優勢,而這正是英偉達過去二十多年來孜孜耕耘的領域。

華爾街見聞此前曾援引浙商證券分析師楊雲的介紹提到,相比於CPU,GPU的一大優勢是高速度。

楊雲稱:

國內最好的人工智慧硬體研究項目「寒武紀」小組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GPU能夠提供平均 58.82 倍於CPU的速度。

GPU的另一大優勢,是它對能源的需求遠遠低於CPU。

楊雲認為,正是因為GPU的高速度以及可以平行處理大量瑣碎信息的特性,GPU在「深度學習」領域就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深度學習所依賴的是神經系統網絡——與人類大腦神經高度相似的網絡——而這種網絡出現的目的,就是要在高速的狀態下分析海量的數據。

例如,如果你想要教會這種網絡如何識別出貓的模樣,你就要給它提供無數多的貓的圖片。

而GPU擅長的正是海量數據的快速處理。

楊雲稱,與傳統的通用處理器(GPP)相比,GPU的核心計算能力要多出幾個數量級,也更容易進行並行計算。

尤其是英偉達的CUDA,作為最主流的GPGPU編寫平台,各個主要的深度學習工具均用其來進行GPU 加速。

英特爾當然不甘示弱。

今年8月,英特爾宣布將於2017年推出專門為人工智慧深度學習而設計的最新一代產品——Intel Xeon Phi處理器,代號Knights Mill,稱其運算能力比對手的產品快兩倍以上,矛頭直指英偉達。

英特爾數據中心集團副總裁Jason Waxman在8月的一篇博客中也曾表示,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談論GPU對於機器學習的價值所在,但事實上,去年為深度學習而研發的處理器中,使用到GPU的比例還不到3%。

此外,英特爾還斥資4億美元收購了深度學習技術公司Nervana Systems,目標在於取得其將於2017年問世的深度學習加速器晶片,以此挑戰英偉達在人工智慧市場的主導地位。

對於英特爾當時的步步緊逼,英偉達則予以強力反擊,稱英特爾在宣傳其最新Xeon Phi處理器加速深度學習性能時使用了過時數據,其在深度學習性能測試上還使用了英偉達很多年前的舊產品Kepler GPU系列,這屬於有意誤導消費者,沒有給GPU性能一個公正的評價。

口水戰固然吸引眼球,但市場並不傻,企業盈利能力依然是關注的核心。

英特爾二季度凈利潤受到重組減記14億美元的拖累而遭遇「腰斬」,至13億美元。

其盈利的兩大增長點——數據中心和物聯網營業收入當季均不及預期,數據中心的凈營業收入為40.3億美元,市場預期為41.6億美元。

英偉達體量較小,第二季度凈利潤為2.53億美元,但同比增速卻高達驚人的873%。

其數據中心業務營收也達到1.5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一倍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深度學習系統貢獻的。

對於這兩家企業來說,由於體量大不相同,英特爾市值為英偉達的三倍,其可比性有限。

但是,對於華爾街來說,超出預期的業績顯然勝過一切。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見聞美股微信公眾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無人駕駛太火 英特爾也趕來求合作

無人駕駛技術究竟有多火?據筆者所知目前包括國內的百度,國外的谷歌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均在無人駕駛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競爭不可謂不激烈。然而,你可能沒注意到,在無人駕駛晶片市場上,競爭同樣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