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股份8日上會 「閃電」IPO意欲轉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金融投資報記者 蘇啟桃

3月8日,萬眾矚目的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康股份」)將正式上會,真實上演A股IPO「閃電」速度。

且其作為本周惟一一家接受發審委審核的首發企業,特殊性不言而喻,「單騎闖關」不僅彰顯A股對新經濟的歡迎態度,招股書亦顯示公也欲通過IPO募資從「代工廠」轉向工業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領域。

超級「大象」快速奔向A股

富士康是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但此次擬登陸A股的並非整個富士康,而是富士康股份。

資料顯示,傳統意義上的「富士康」指的是台灣上市公司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創立於1974年,就是家喻戶曉的超級工廠。

而招股書顯示,富士康股份是全球領先的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及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製造服務商,為客戶提供以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為核心的新形態電子設備產品智能製造服務。

富士康股份是鴻海精密間接控股的公司,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但並不全部涵蓋其在大陸的全部業務,只是鴻海精密對體系內的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及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業務及相關資產進行的整合,共包含31家全資及控股境內子公司,29家全資及控股境外子公司。

雖然此次並非鴻海精密全部業務上市,但從業績數據來看,富士康股份已經是體量巨大的大象。

招股書顯示,2015-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728.00億元、2727.13億元、3545.44億元;各期歸母凈利潤達到143.5億元、143.66億元和158.6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股份2016年的營收幾乎相當於A股200隻新股當年的營收之和。

儘管證監會給富士康股份大開綠燈,市場人士也多認為8日的上會只是走個過場,但這頭「大象」的業績並非十分漂亮。

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上年明顯出現停滯甚至微幅下降,凈利潤也僅與上年基本持平。

背靠蘋果等大客戶

富士康股份招股書全稱帶有「工業網際網路」關鍵詞,在解釋公司主營也也未出現「代工」字樣,顯示公司擺脫「代工」標籤和轉型的決心。

但事實上,目前的富士康股份代工仍是其主要利潤來源。

從公司披露的主營業務收入結構來看,2015-2017年通信網絡設備收入分別為1551.25億元、1476.46億元、2145.01萬元,占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高達57.01%、54.33%、60.75%;而雲服務設備各期占主營收入的比重為35.06%、37.84%、34.10%;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占各期主營收入的比重僅0.34%、0.24%和0.27%。

很明顯,2016年公司通信設備網絡收入下降,公司同期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隨之停滯,而2017年該項業務大幅增長,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即出現同步大幅增長,足見通信網絡設備也即「3C代工」業務對公司的重要性。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前五大客戶對富士康股份意義重大,尤其是Apple。

招股書顯示,主要客戶包括 Amazon、 Apple、 ARRIS、 Cisco、 Dell、HPE、華為、聯想、 NetApp、 Nokia、 nVidia 等,皆為全球知名電子行業品牌公司。

而2015-2017年公司向前五名客戶的營業收入分別高達2095.26億元、2144.47億元和2587.45億元,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高達76.81%、78.63%、72.98%。

眾所周知,富士康一直是Apple的重要合作夥伴,蘋果產品多出自富士康。

但是在招股書中闡釋對蘋果的銷售時並未直言其名,而是僅披露「來自某美國知名品牌客戶的收入約占當期營業收入總額的 20%-30%左右,客戶集中度較高。

代工廠欲向工業網際網路轉型

超級大象擬登陸A股,IPO募資自然不會小打小鬧。

招股書顯示,此次富士康股份擬將募資聚焦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台、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 5G 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製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製造產業升級、智能製造產能擴建八個部分進行投資,該八個項目投資累計達到272.53億元。

以代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富士康股份擁有269049名員工,其中生產製造員工有203308人,占比75.57%,大專以下員工209930人,占比78.03%,30歲以下員工160499人,占比59.65%,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但隨著人力成本的提升和競爭的加劇,公司2015-2017年的毛利率僅10.50%、 10.65%和 10.14%,呈下降趨勢;且凈利潤也在下滑,2015-2017年分別為5.26%、5.27%和4.48%。

顯然,在這樣的背景下,富士康股份並不滿足於僅作代工大佬,此次IPO募投項目顯示著公司從代工向工業網際網路轉型之心。

事實上,研發實力一直落後於同類科技公司的富士康股份近年來在研發投入上明顯也在加力。

招股書顯示,該公司報告期內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7.84億元、54.86億元和79.34億元,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僅為1.75%、2.01%和2.24%。

富士康股份從代工廠向網際網路工業轉型迫切而必要,但現實是,這樣大體量的企業轉型十分艱難,公司及其控股公司過往的努力和嘗試並未見成效。

如今,公司擬登陸A股通過募資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實現智能工廠全面網絡化、雲端化、平台化,最終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