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究竟裁員多少?蘋果破壞力壓向整條供應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 北京報導

2018年的冬天,裁員的傳聞來的多了一些。

這其中,包括員工超過百萬的代工巨頭富士康。

11月28日,富士康科技集團相關人士給《華夏時報》記者發來的聲明確認,其美國印第安納州子公司的組裝業務單位近期將進行運營組織調整。

在此之前,其兩家美國子公司被傳將在未來3個月內裁撤155名員工。

而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台銘近日則剛否認了10萬人的裁員傳聞。

需要看到的是,蘋果砍單、股價低迷、年關難過……這些被認為會影響富士康裁員的要素已經波及到整條蘋果產業鏈。

而蘋果供應鏈所代表的電子製造業承壓,則更加折射出實體經濟的冷暖:冬天已經來了。

裁員傳聞頻傳

儘管沒有透露具體細節,但富士康確認了其在美國的最新裁員計劃。

上述聲明顯示,富士康在美國的裁員源於客戶產品需求策略的變化,該廠區經過人力調整後仍將保持運轉。

富士康還強調,這次調整對集團其他單位並無影響。

155人的裁員計劃,相對富士康此前10萬人的裁員傳聞只是一個小數字。

此前有消息稱,為應對明年全球嚴峻的市場情況,富士康擬砍掉200億元人民幣的開支,其中iPhone組裝事業規劃削減費用60億元。

消息還稱,富士康計劃裁掉10%的非技術員工,約為10萬人。

11月22日,富士康發出了六點澄清聲明。

富士康相關人士發給記者的這份聲明顯示,這次費用和資源重分配是富士康每年經營規劃的一部分。

「費用縮減主要針對集團經營績效未達標單位及獲利表現不如預期的對外投資,並涉及如行政、事務、物流等周邊費用,但不包括集團研發及新產品開發經費。

這份聲明還顯示,此次集團對費用的檢視,範圍包括泛鴻海富士康集團體系下屬數百家公司,並不僅僅局限於鴻海富士康本身。

而郭台銘11月24日接受採訪時在否認大幅裁員傳聞的同時,還表示不會削減研發開支。

他同時稱:「至少到明年1月前,我們的業務發展勢頭會一直保持很好的狀態。

蘋果的破壞力

富士康大客戶蘋果的砍單,被認為是導致富士康裁員傳聞頻傳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方面此前稱據其了解,蘋果已對富士康砍掉10%的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手機訂單,同時其還對另一代工廠和碩砍單10%。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富士康承接了蘋果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的主要組裝訂單,價格較為便宜的iPhone XR則由富士康與和碩一起分擔。

而有意思的是,公開資料顯示,每逢年末蘋果手機大都會爆出供應鏈砍單傳聞。

除了被指價格日高、缺乏創新等自身原因外,蘋果手機面臨的還是一個全球下滑的智慧型手機市場。

IDC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降低了6%,這也是這個市場連續四個季度出現同比下滑。

同期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則下滑了10.2%。

其中蘋果以760萬台的出貨量排名第五,但同比下滑12.9%。

富士康早想減輕自己的蘋果依賴症。

郭台銘在今年1月31日舉行的鴻海臨時股東大會上曾說:「大家一直把我們當成代工廠,把我們和蘋果連在一起。

但鴻海將從硬體公司轉型成平台公司。

富士康在上述六點聲明中也提道,「富士康正積極朝工業網際網路轉型發展,這是一項長期演進的工作。

藉助大數據、AI及自動化發展成果,目前工業網際網路在集團內部推行已初顯成效。

但轉型工業網際網路確實是一項長期工作。

今年6月,富士康旗下要進軍工業網際網路的工業富聯(601138.SH)在A股上市。

2018年半年報顯示,通信網絡設備業務和雲服務設備業務占據工業富聯總營收的99.6%。

其餘份額則被精密工具、工業機器人、工業網際網路等業務瓜分。

此外,工業富聯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2.09%,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則僅為2.69%。

11月29日,工業富聯收盤價為11.46元,相較其上市後的最高價已下滑56.5%。

而在今年5月曾實施減資20%的鴻海精密(2317.TW)也同樣未能提振股價。

11月29日,鴻海精密收盤價為72.4新台幣,自今年以來已經下滑23.21%。

而在11月20日,鴻海精密的市值還自2013年11月以來首度跌破了1萬億新台幣大關。

但六個交易日後,鴻海精密已在11月28日重跨萬億門檻。

鴻海精密也同樣面臨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差距大的問題。

財報顯示,鴻海精密今年前三季度其營收同比增長17.1%,但同期凈利潤僅同比增長3.4%。

同時其當期應收帳款凈額同比增長57.5%,存貨同比增長39.4%,經營凈現金流當期則由正轉負,同比下滑641.6%。

實體經濟遇冷

外媒報導稱,富士康在一份內部備忘錄預計2019年將是「非常困難和競爭非常激烈的一年」。

而壓力已經蔓延至整條蘋果產業鏈。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在市場對iPhone需求疲軟之際,富士康的境況反映出全球電子產業陷入了恐慌。

從全球來看,已有4家主要的iPhone零部件供應商在一周內下調了業績預期。

11月15日,為iPhone手機供應環境光傳感器的奧地利AMS公司將其第四季度營收預期下調了約16%。

AMS表示,下調業績預期主要因為「來自一家消費者領域大客戶的訂單量在近期出現了下滑」。

此外,下調業績預期的還有為蘋果供應手機螢幕的Japan Display、為蘋果供應Face ID 3D傳感器的Lumentum,以及供應RF晶片的Qorvo。

蘋果的國內供應商也壓力巨大。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在納入觀察的36隻蘋果概念股中,共有10隻個股今年跌幅超過50%,跌幅超過30%的則有26隻。

其中蘋果的玻璃螢幕供應商藍思科技(300433.SZ)11月29日的收盤價為7.71元,而其今年最高曾突破30元大關。

在港股市場,為蘋果提供麥克風的瑞聲科技(02018.HK)11月29日收盤價為54.9港元,而其在今年3月的收盤價曾達到160港元。

進入11月,裁員和放假的消息也不時傳來。

蘋果的玻璃鏡片供應商伯恩光學惠州廠區在今年11月上旬停招,並要求勞務派遣公司撤走約5000名臨時員工。

蘋果代工廠偉創力位於深圳的子公司偉創力塑膠科技則宣布從11月12日起到明年2月1日分6批次放長假。

電子製造業承受的壓力是實體經濟遇冷的縮影。

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0%,位於榮枯線的臨界點。

而此前這個數字曾連續27個月位於榮枯線上方。

責任編輯:黃興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