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華為、聯想之間的手機戰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產手機廠商之間的戰火迅速蔓延。

小米、華為、聯想之間的口水仗也因為他們都具備了「網際網路思維」而變得非常熱鬧。

尤其是最近有調研機構公布了僅創辦4年的小米出貨量榮登全球前三後,這三家企業之間更是劍拔弩張。

那麼,三家國產手機廠商爭論的焦點都在哪些方面?國產手機是否真的迎來了輝煌期?手機市場的未來又將如何呢?

小米、華為、聯想明爭暗鬥

近日,國際調研機構IDC以及Strategy Analytics分別發布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三季度的調研報告,並公布出貨量以及市場份額前五名榜單。

在這兩份報告中顯示,中國的小米手機出貨量以及市場份額均排名全球第三位,緊隨三星與蘋果之後。

據IDC的報告顯示,中國的小米公司出貨量則驚人的增長了211.3%,市場份額由去年同期的2.1%飆升至5.3%,而聯想位居第四,華為並未出現在前五名中。

在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調研報告中,中國的小米公司在2014年第三季度出貨量達到了1800萬台,已經占據了5.6%的市場份額,LG位居第四,聯想位居第五,同樣華為未能進入前五名。

對於小米的迅速崛起,國產手機中的領軍者華為、聯想都顯得有些不適應。

在調研公司發布2014年第二季度手機市場份額報告後,華為終端負責人余承東曾在微博上表示:「佩服小米的營銷能力。

華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三,卻無人知曉。

而小米手機中國第一,開始家喻戶曉了。

華為手機早已在世界各地各國銷售,卻沒有任何消息。

而小米手機每進一個國家都是大新聞。

相比之下,我們網際網路營銷宣傳能力急需要提升啊!」

2014年9月,關於小米手機「點膠門」事件持續發酵,而小米雷軍也在微博上呼籲華為余承東有世界五百強的胸懷,將此事件的始作俑者默認為華為所為。

雷軍在微博上這樣表示:「華為是中國企業的驕傲,因為華為的原因,我們對華為終端一些做法一直容忍。

華為終端本質上不等於華為,某些人無節操的做法嚴重摸黑了華為的無比寶貴的品牌,讓每個人心疼痛!@余承東 強烈建議余總拿出世界五百強的胸懷,認真管管華為終端的風氣,共同推動國內手機行業發展。

對此華為終端負責人余承東也進行了回應:「我詢問了我們榮耀團隊,並沒有去黑小米!我們無法也不能去控制網際網路上人們發表意見的自由。

沒有大氣量,無以成大器。

堅持做好自己,不要去在意別人怎麼說吧!」這一來一回,讓華為與小米之間的火藥味頓然濃厚起來。

緊接著,在微博和網際網路上,出現大量關於小米手機抄襲的文章,指責小米一系列抄襲行為,甚至包括雷軍本人對蘋果賈伯斯衣著、手勢、語言的模仿,這也被小米認為是華為所為。

除了華為與小米之間劍拔弩張外,聯想也希望參與戰鬥。

聯想CEO楊元慶曾多次暗諷小米,2014年3月楊元慶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到如何看待小米,他回答:「小米是一個好的教材,但是他還不是對手。

我們有很多的地方要向他們學習,比如說市場營銷的方式、軟體開發的升級方式,但是你再網際網路,你得有人做製造、得有人做生產,這東西不能天上掉下來,你不做不能夠說這個環節就可以不要了,而這個恰恰是聯想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我們是品牌、製造、產品運營,這是端到端整合,這是我們的這個業務模式,而且還有再加一個國際化。

這段話其實是在譏諷小米在製造上、國際化上的短板。

2014年8月,楊元慶在參加亞布力論壇夏季高峰會上再次表揚華為否定小米,雖然沒有明確點名,他說:「有些企業試圖把價值鏈其他環節都外包,他們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營銷環節上,希望獲得快速成功,圈來資本市場的錢,他們不去琢磨如何苦練企業內功,怎樣做好研發、把控產品質量、管理好供應鏈、改善售後服務,這樣的業務模式最終是行不通的。

他們要麼讓用戶總是飢餓著,要麼產品質量、售後服務頻頻出現問題,消費者投訴不斷。

他還表示,隨著網際網路的概念日趨火熱,在社會上產生了兩種極端心態。

一種是恐懼,覺得傳統產業必將被網際網路顛覆。

另一種則是浮躁,認為網際網路包治百病,只有網際網路公司才能成功,因此急於求成,想通過網際網路概念一夜成名,忽視了健康企業對價值鏈均衡發展,對核心價值構建的需求。

而就在近日楊元慶開通了微博,並申請認證為聯想「首席產品經理」,事實上這和雷軍、余承東等人一樣,都希望利用微博來獲取用戶需求抱怨,楊元慶從聯想幕後走到了前台與用戶近距離溝通,產品為先的思路,而這也正是網際網路思維的一部分。

因此,楊元慶雖然在質疑小米的模式,同時也在學習小米的成功經驗。

他在回答記者關於這麼晚才開微博時表示:「雖然微博已經過了鼎盛期,但是對於我們來說,恰好是一個很好的工具,是一個可以了解客戶需求和反饋的重要渠道。

三星的衰敗與國產手機的崛起

如果從2014年第三季度的手機市場份額來看,國產手機確實在高速成長,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據IDC的報告顯示,在2014年的第三季度中,三星仍然位居首位,擁有7810萬台的出貨量以及23.8%的市場份額,但相比2013年第三季度,其出貨量下降了8.2%,蘋果市場份額變化不大,只下降了0.9%。

在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調研報告中,三星與蘋果仍然穩居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以及市場份額前兩名,不過其市場份額分別下滑了10.3%與1.1%。

三星除了份額下降外,利潤也出現大幅下滑。

2014年10月底,三星電子公布第三季財報顯示,三季度公司營業利潤4.06萬億韓元,同比下滑60%。

凈利潤4.22萬億韓元,同比下滑49%。

三星的份額與利潤雙下滑,與小米、華為等國產手機份額高速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也證明國產手機確實在崛起。

我們分析三星手機的崛起發現,三星崛起的最重要原因是強大的產業鏈控制能力,並且趕上了智能機的爆發期。

三星在螢幕、Memory晶片、製造工藝等領域的基礎讓人望塵莫及。

比如,AMOLED面板,在三星稱霸智慧型手機的過程中居功至偉。

AMOLED螢幕更柔和、更炫,配合大螢幕,迅速打開歐美市場,取代了HTC等競爭對手。

AMOLED是新型電子顯示螢幕,曾被日本、台灣等螢幕生產企業判斷為「技術難度太大,無法實現」,但三星投入大量時間、財力並取得突破。

AMOLED問世之時,恰逢智慧型手機崛起,AMOLED的清晰度、顯示性能、功耗等能力遠遠超出LCD顯示螢幕。

AMOED為三星手機獨家供貨,多年為三星在智慧型手機霸主寶座保駕護航。

與此同時,三星還是全球最大的內存、快閃記憶體晶片企業,擁有全球最尖端的晶片製造工藝,引領了AP處理器(應用處理器)的四核、八核潮流。

但是這種產業鏈優勢並不是一直被三星所掌控。

當前雖然AMOLED依然是三星自用,但LCD螢幕的性能已經可以媲美三星。

而LCD螢幕的清晰度、顯示效果均與AMOLED持平。

而LCD的供應商眾多,包括日本JDI、夏普,韓國LG,中國的京東方、天馬等等。

此外,高通、聯發科、展訊、華為推出的集成晶片,也幫助眾多手機廠商縮小了晶片處理器上與三星的差距,同時也瓦解了三星的供應鏈優勢。

除了三星的供應鏈優勢被瓦解外,中國手機企業通過「網際網路思維」在生產、營銷、渠道上的創新大大衝擊了手機廠商原有的生產製造銷售模式。

小米以及學習小米的華為等國產手機廠商紛紛採取網際網路研發產品的方式,找到產品痛點,讓用戶充分參與研發,然後再通過低成本的網際網路營銷進行大規模的炒作,接著再通過網上發售的方式降低渠道成本,以「饑渴營銷」吸引眼球,從而讓更具性價比的手機開始家喻戶曉。

這些「組合拳」是國產手機企業創造的嶄新競爭方式,在供應鏈、生產、銷售、營銷上都起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

雖然有報導稱小米手機有60%的商品是通過四家國代進行銷售,但是小米確實通過網際網路節省了廣告費,幫國代商們在高空製造了非常好的品牌效應,加之「搶購」模式帶來的缺貨影響,讓小米手機供不應求。

這都是三星在這種傳統手機企業無法實現的,畢竟作為一家老牌外資巨頭,在面對反應迅速的國產手機企業的時候,無法放棄固有的規則,而這些規則都成為他們前進的包袱,在競爭中必然會「拖後腿」。

三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強大的產業鏈,並且趕上了智慧型手機的爆發期,而當產業鏈優勢被高效率低成本的網際網路優勢侵蝕和瓦解的時候,自然會出現衰退。

國產手機的未來何去何從?

面對競爭壓力,三星已經準備做出改變。

從三星財報數據看,在連續10個季度錄得15%或以上的運營利潤率之後,三星IT與移動部門在第三季度僅錄得7.1%的運營利潤率,創2008年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三星移動通信部門高級副總裁Kim Hyun-joon指出,公司的新目標是,實現運營利潤率持續的雙位數增長。

三星將需要在市場兩端取得微妙的平衡:跟低端市場的競爭對手正面交鋒,同時確保旗下高端智慧型手機銷量不受影響。

三星智慧型手機部門的Kim Hyun-joon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雖然維持高額利潤不容易,但他希望通過增加金屬外殼和柔性螢幕的使用來差異化三星的高端設備。

低端機型方面,他指出,提升產品配置會帶來幫助,但三星會更專注於通過設計、用戶介面等差異點來跟競爭對手區分開來。

他還說,精簡製造流程和利用公司的規模效應也很重要。

「關鍵在於效率的提高,增加中低端機型相同的元件數量,從而進一步取得規模效益。

」三星Kim Hyun-joon說。

此外,有傳聞稱,三星準備降價20%以拓展市場份額,收復失地。

所有面對三星的反擊,國產手機企業必須做好幾個方面的準備。

首先,如何保證銷量的同時又保證利潤;其次,在中國市場增長率下滑的時候,拓展海外市場成為保證增長的關鍵,而在海外市場上專利戰、渠道戰都是三星等跨國公司強項。

目前,小米等國產手機公司的手機平均價格持續下滑,小米是2014年上半年最耀眼的明星品牌,但是從其出貨量看,2014年以來小米手機的主要銷量增長都來自於紅米系列,其手機平均售價從2013年下半年1568元,而到了2014年上半年大幅下降300元至1263元,而且在今年雙11紅米打出了更低的價格,這意味著其平均售價仍然會持續下降。

在如此低價競爭的階段,考驗小米等國產手機企業在供應鏈、成本控制以及質量控制上的能力。

2004年的時候,國產手機也是搶占了中國手機市場大半壁江山,但是由於瘋狂上量導致品質不可控,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也讓很多消費者受傷,最終出色的成績只是曇花一現。

而外資品牌成熟的供應鏈和強大的自有產業鏈能力,都為其控制品質打下基礎。

在海外市場方面,也是國產手機難啃的骨頭。

2014年第二季度,三星陸續丟失了中國、印度兩個全球最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第一份額。

而華為、小米也已經將印度作為最重要的國外市場進行大幅開拓,小米甚至再挖谷歌一名「大將」負責印度市場。

除了小米、華為外,聯想也將目光集中在了海外市場,除了耗資20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外,楊元慶在APEC峰會上向記者表示:「中國依然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市場。

但是今天在全球前10位的手機廠商裡面,有七八家中國廠商,這主要歸功於在過去,中國市場占了全球35-40%的市場份額,而且增長一直在全球是最快的。

但是如今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高增長的市場,最高的增長出現在中國以外的其他的新興市場。

進軍海外市場,不僅面臨本地化問題,以及網際網路思維在海外市場能否奏效,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了專利壁壘。

比如,2014年7月31日,據台灣媒體報導,小米公司在去年舉辦的3輪網購紅米手機活動,宣稱總共售出28000台紅米手機。

而台灣「公平交易委員會」稱,紅米在台的3輪搶購活動中,實際上每次都有約600台剩餘。

這與其廣告不符,違法了公平交易法。

據此,台灣「公平交易委員會」對台灣小米處以60萬元新台幣罰款。

此外,三星、HTC、蘋果、諾基亞、微軟等企業之間在手機專利上的官司已經司空見慣。

在蘋果和三星之間已經持續兩年多的專利大戰中,雙方可謂互有勝負。

2012年8月,美國地方法院裁定三星侵犯蘋果專利,並開出了10.5億美元的罰單,不過之後該法院也承認這一賠償金額並不合適;2013年6月,ITC裁定,蘋果公司一些產品侵犯了三星一項與3G移動通信技術有關的專利,並針對侵權產品發布了排除令和禁止進口令,不過後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推翻了這一裁定。

如果說華為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擁有海量的自有專利,並且華為麒麟手機晶片已經量產,華為還有著豐富的專利交叉授權和管理經驗;聯想通過收購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也獲得數千項手機相關專利,並有著海外拓展經驗,那麼小米可謂是專利戰中的新兵,而且作為一家初創公司,並無專利積累,其很可能面臨嚴峻的專利侵權案打擊。

目前,小米的主要專利保護傘為美國高通公司,而高通已經在中國遭遇反壟斷調查,如果海外市場高通的保護傘也因反壟斷被查,那麼小米的專利保護傘也將不復存在。

諸如小米,這些缺乏基礎通信專利的廠商則直接面對著眾多行業巨頭的專利費追索,產品成本會直接上升,並有可能遭遇不斷的專利訴訟乃至直接被迫出局。

在《解密小米-網際網路思維下的商業奇蹟》一書中,我也在「小米手機能否繼續高速增長」一章中談到進軍海外市場可能面臨的專利難題。

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上看,在2012年上半年,小米科技有限公司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發明專利為0,僅有少量外觀設計專利和3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2012年下半年,小米開始彌補自己的專利短板。

截至2013年5月,小米專利申請總數為336個,其中發明專利297個。

增長迅速,但與其他手機廠商相去甚遠。

專利已經成為手機廠商競爭的最具威力的武器之一。

愛立信曾起訴印度最大的手機廠商Micromax,索賠1800萬美元。

而諾基亞CEO里斯托希拉斯瑪也曾公開表示,「我們已經成功建立起了一整套專利和技術授權流程,公司計劃在未來利用這一優勢來增加營收和利潤。

」此前,諾基亞以72億美金將手機部門出售給,但保留了全部的手機專利。

而據了解小米公司現在在國內僅有一些屬於外觀設計之類的次要專利,而在通信核心專利儲備上幾乎為零,並沒有足夠的智慧財產權儲備與其他智能機製造商達成專利交叉授權協議。

而有新聞顯示,小米曾希望與Imagination合作,計劃購買後者20%的股份,但合作沒有談成。

據了解,Imagination為知名GPU內核提供商,其產品為智能終端提供強大的圖形處理能力。

公司從第一代iPhone、iPad至今,一直採用Imagination的Power VR系列產品,並且,蘋果於2008年入股Imagination,並於2009年增持,目前持有後者9.8%的股份。

由此,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國產手機仍然會以高性價比、高效率、低成本模式在海外市場複製在本土市場的成功,同時也會面臨供應鏈、智慧財產權等非常棘手的問題。

三星等外資公司也不會坐以待斃,手機市場到底何去何從,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

關於磐石之心

IT評論人,10年IT業者,新浪創事記專欄、百度百家專欄作者,1200萬閱讀量的知名IT博客,見證網際網路跨時代轉變,著作有《融合時代》《解密小米-網際網路思維下的商業奇蹟》(購買網址:京東商城,第一版已經售完,第二版加印中,預購從速),請千萬不要關注磐石之心公眾號:panshizhixin18,因為你會變得比別人更能看懂網際網路融合的驚人未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智慧型手機:「中國軍團」異軍突起

4月下旬,華為手機東莞松山湖工廠滿負荷運轉,年度旗艦智慧型手機P10、P10 Plus從生產線上組裝好,銷往全球各地。「P10的目標是全球銷量突破1000萬部,甚至會更高。」華為消費者業務CEO...

聯想華為小米烏鎮宣言:殺進全球前三再比拼

11月17日,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企業家代表集體採訪中,媒體對於前一天網易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丁磊邀請中國網際網路大佬在烏鎮聚餐的事情頗有興趣,有網友稱這是一次「網際網路半壁江山聚餐」,媒體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