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做到全球前五的華為雲,是給自己定的小目標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辯證法告訴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也就是說不僅要看到當下,更要結合過去看到未來。

在為期三天的HUAWEI CONNECT 2017(華為全聯接大會)中,華為雲正式成為一級部門,華為成立Cloud BU。

Cloud BU成立伊始,華為輪值CEO郭平發表主題演講《雲領未來,使能智能社會》時,便為華為雲定下基調:成為全球TOP5

在HC大會第一天的主題演講中,郭平舉了一個例子:1943年托馬斯·沃森說"我認為也許5台計算機就能滿足全世界的需要。

"而如今,隨著馬太效應,未來雲必然會走向集中化,可能未來只會有五朵雲,那麼華為必然是5多雲之一。

不難見得,華為對全球雲計算TOP5志在必得。

對於華為雲布局,郭平說"在中國,我們壓強投入,全力打造華為自己的公有雲,與此同時,我們也和夥伴一起建設合作公有雲,如天翼雲;在海外,我們選擇最有能力,最受尊重的當地企業共建公有雲,以獲得普遍信任,尤其是當地的政府和大企業的信任;基於華為自己的公有雲,以及和夥伴共建的雲,我們期望未來能在全球範圍內打造成雲聯盟……我們希望將來客戶接入到華為雲,即可通達全球。

"

憶往昔·十年打造華為雲

時間退回到十年前,在雲計算還沒有完全興起的2007年,華為首次成立了與雲計算相關的"聚焦雲計算的虛擬化研究部",為後來華為不斷擴展雲計算品牌打下了基礎。

三年後,華為發布了雲戰略,開始積極參與OpenStack社區建設,發布雲作業系統,積極布局雲戰略。

依託於華為"雲、管、端"協同發展的優勢,逐步構建華為雲解決方案。

看今朝·四大基因鑄造雲

雲計算真正的成熟應該看最近幾年。

據分析機構Gartner稱,在2017年全球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增長18%,相比2016年的2092億美元,總數將達2468億美元。

可以說這是一個規模很大, 潛力也很大的市場,那麼在這個市場中該如何保證自己的發展節奏?關鍵要看企業基因。

企業基因最初是由Noel Tichy教授提出的,他把企業比喻成一種活的,非自然生物,與生物體一樣有自己的遺傳基因,並由此引申出企業基因決定論,被現在商業中廣泛應用。

如果把華為雲BU比喻成活的非自然生物,想要知道華為未來將如何建構雲,如何看清華為雲的發展節奏,就要看華為雲BU的基因。

在華為雲發展過程中,一直致力於打造一朵適合政府、企業的混合雲。

根據郭平的分享:華為雲的商業模式選擇"靠技術和服務變現"。

華為雲有技術、安全、服務、分享四大基因。

首先是技術基因,技術是一切的基礎。

華為有30年的研發積累,華為下定決心強力投資,打造雲平台,不斷增強大數據/AI等新能力,滿足客戶業務升級、創新的需求。

第二是安全基因,安全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

華為提供從晶片到業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可以更高效地解決雲安全問題,能夠為客戶提供遠高於當前獨立IT系統安全水平的保障。

第三是服務基因,服務建構雲閉環的關鍵。

跟"生於雲"的企業不一樣, 華為是"長於雲"企業中的典型代表,華為內部的IT架構就極其複雜,因此,華為能深入理解全球化大企業的需求和挑戰,能協助政府和大企業實現數字化。

第四是分享基因,華為打造平台的平台。

去年在全聯接大會上華為就提出要打造哥斯大黎加式的生態,在生態圈中,華為只取1%。

合作夥伴的產品可以與華為一起走向全球172個國家的市場,一起實現商業成功。

為了更好的鑄造華為雲BU,今年3月,華為整合原IT產品線的雲計算產業務正式成立了雲服務部,並在公有雲領域增加了2000人。

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表示:"華為深入理解企業業務場景,緊貼客戶需求,所打造的華為雲,不僅能夠幫助企業進行平滑的數字化轉型,而且能夠幫助更多的創新企業實現商業成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全球TOP5 華為雲BU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

辯證法告訴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也就是說不僅要看到當下,更要結合過去看到未來。在為期三天的HUAWEI CONNECT 2017(華為全聯接大會)中,華為雲正式成為一級部門,華為成立Clou...

全球TOP5 華為雲BU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

辯證法告訴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也就是說不僅要看到當下,更要結合過去看到未來。在為期三天的HUAWEI CONNECT 2017(華為全聯接大會)中,華為雲正式成為一級部門,華為成立Clou...